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格物」是什麼意思

2022-03-24 20:46:15 字數 6603 閱讀 3148

1樓:匿名使用者

無善無噁心之體,

(體:本也;根本、本來。心之體:心的根本,心的本來。)句釋:心本來是沒有善沒有惡的。

有善有惡意之動。

(意:內心的思想、內心的想法。意之動:思想在活動,想法在活動)句釋:有善有惡是你的思想在活動了。

知善知惡是良知,

(良知:良好的知道。)

句釋:知道善知道惡是一種良好的知道。(你說知善知惡有什麼用,就是使你明白那些應該做那些不應該做,使你生活過得順。)

為善去惡是格物。

(格物:窮究事物的道理。)

句釋:有好的作為及去掉惡行都是基於對事物的理解。

2樓:孫楠

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檢視

回答意思是:去做好的作為和去掉惡行都是糾正心中不正的事物。

出處:《王陽明四句教》

原文: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譯文:心的本體晶瑩純潔、無善無惡;但意念一經產生,善惡也隨之而來;能區分何為善、何為惡這種能力,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更多6條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啥意思? 20

3樓:二孃呀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

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意思是,心本來是沒有善沒有惡的,有善有惡是你的思想在活動了。

你說知善知惡有什麼用,就是使你明白那些應該做那些不應該做,使你生活過得順,有好的作為及去掉惡行都是基於對事物的理解。

知識拓展:

這句話是《傳習錄》中記載的王陽明的"四句教"。他是是我國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王陽明(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他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

王陽明說的這句話本意是,作為人心本體的至善是超經驗界的,它不是具體的善的行為。有所為而為的善是手段,無所為而為的善才是至善。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間具體的善惡。

具體的善行只是無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發用流行。王陽明說人心之無善惡是要人們不要去執著具體的善行而認識本心。

4樓:岱宗山人

陽明先生晚年對自己的心學理論總結為: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第一句:無善無噁心之體。道無善惡之分別,道生萬物。人之初心性與道相合,是無善無惡的。就像呱呱落地的嬰孩的赤子之心。

第二句:有善有惡意之動。人的意念一經產生,善惡,好壞也隨之而來,這也就是佛家說的起心動念。

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這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人看到惡的現象後,會痛恨惡行;看到善的事物就喜歡。

這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大學》所說的「明明德」,就是要人弘揚內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做一個對得起自己良知,對得起別人信任的人。

第四句:為善去惡是格物。人主動的去除不合理的私慾所產生的惡行,主動做善事。儒家的格物,意為**事物的道理糾正人的行為,「格」在此有「窮究」之意。

5樓:匿名使用者

無善無噁心之體,

(體:本也;根本、本來。心之體:心的根本,心的本來。)句釋:心本來是沒有善沒有惡的。

有善有惡意之動。

(意:內心的思想、內心的想法。意之動:思想在活動,想法在活動)句釋:有善有惡是你的思想在活動了。

知善知惡是良知,

(良知:良好的知道。)

句釋:知道善知道惡是一種良好的知道。(你說知善知惡有什麼用,就是使你明白那些應該做那些不應該做,使你生活過得順。)

為善去惡是格物。

(格物:窮究事物的道理。)

句釋:有好的作為及去掉惡行都是基於對事物的理解。

6樓:胡劍三

無善無惡是人心本性 就是動物本性 一切為了生存 繁衍 爭取更好的資源 其實是沒有善惡的 就像狼吃羊不存在善惡 有善有惡意之動 腦子裡有了不同的想法意念一動就產生了善惡 知善知惡是良知 很多人悲觀地認為 唯有陽光與人心不可直視 無非是認為人性本惡 而後慢慢 隨波逐流了 其實殊不知 所謂性惡知識動物本能無善惡 而人分別善惡 的分別就恰恰證明了 人是有良知的 而為善去惡就是戰勝我們的生物本性 成仁成聖是大者 獨善修身也是好的

7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王陽明心學的觀點,下面的比喻有助於理解:

你有一把菜刀:無善無噁心之體

菜刀可以切菜,可以砍人:有善有惡意之動

識別菜刀的用途應當依照一定的規律,傷人為惡,切菜為善:知善知惡是良知用菜刀切菜不砍人:為善去惡是格物

8樓:望月

這說的很好,不知樓主是從哪看到的。

要從唯識的角度才好講,沒接觸過這學問同等看天書。

或許打個比喻,您理解下:

無善無噁心之體,這是講體,譬如金屬,非關善惡。心之本體也非關善惡。

有善有惡意之動。這是講作用,有體就有作用,金屬能鑄造成各種東西,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造車造船,能方便旅行,造槍造炮能保家衛國,但也能用於侵略。金屬本無關善惡,但用處就有善惡了,心之體與心之用亦復如是,意之動就是心的作用,有善有惡。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比較好理解,為善去惡首先必須明白什麼是善惡,就是良知啦。格物,指的是革掉對物質的貪慾,人的惡念,一般源於對物質的貪慾,物質貪慾太強,難免會做出些傷害別人惡行,故為善,首先第一步是格物,把自己對物質的貪慾降服。

9樓:8萬4千法門

前面幾句更究竟的解釋如下,格物致知的解釋在後一段

佛法跟世法不同的地方,就是佛能夠幫助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脫離輪迴,這是大事,頭等大事,沒有比這樁事情更重要了。這就是佛法殊勝之處、佛法超越之處。幾個人能超越?

理上講,人人有分;事上講,有分的人不多。這什麼原因?佛法教導我們,因、緣、果,這三個字要認識清楚,緣是緣分,因,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是平等的。

雖有佛性,但是這一生迷了,不僅這一生迷,生生世世都迷,迷得很嚴重。怎麼知道很嚴重?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分別、起妄想,或者我們說起心動念,就是迷。

迷再加深,不但有起心動念,還有分別、還有執著。起心動念沒造業,沒有善惡,分別執著就有善惡了,善感三善道,惡感三惡道,這就出不了六道輪迴。誰有本事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分別、不執著,這是真修行、真功夫。

凡是成就的人,他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沒善惡。

但是分別執著就有善惡,他分別什麼?他執著什麼?他分別執著阿彌陀佛,好!

這就對了。一天到晚,起心動念是無量無邊,跟著就分別執著,但是幾個念頭是迴歸到阿彌陀佛。為什麼要回歸阿彌陀佛?

唯有阿彌陀佛這一念能幫助我們脫離六道輪迴。這一念不可思議,這一念與佛相應、與法相應。真正能相信的人不多。

佛教我們離欲,儒教我們格物,格是什麼?格是格鬥,就是打仗。跟誰打仗?

跟慾望打仗。如果打勝了,我這一關通過了,把慾望真正放下,不受它干擾了,這叫格物。因為物慾障礙性德,我們自性裡面的智慧、德相不能現前,就是受它的障礙。

我能把它克服,這個障礙沒有了,障礙沒有了,智慧就現前。

所以,格物而後致知,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現前了,這個智慧不是從外來的,是自己本有的。智慧現前意才誠,意誠之後心才正,它有連帶關係,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傳統文化裡面的,佛經上都有解釋,而且比它解釋得還透徹,講得還清楚。

格物千萬不能當做研究講,中國有人用這個來解釋,這個解釋錯了。司馬光是個佛教徒,司馬光的解釋就是格除物慾,跟佛經是一個意思,就是斷煩惱。致知就是學法門,煩惱不斷不能學法門,煩惱斷了,學法門,智慧就開了。

這個東西要從這裡學起。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注(第四二五集)

10樓:有水酵素

無善惡是心之先天本性,有善惡是腦之後天【添】分別,知善惡是天生【心】本能不用學而有的智慧,作善事不做惡是糾正行為,僅供參考,

11樓:對面包的愛

沒有善念沒有惡念只是一具身體,有善意有惡意是心靈有了動搖,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是有良知,為了善念除去惡念就是格物致知。

這句話出自:王陽明《心學》

拓展資料:

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至明朝,由王守仁(號陽明,下文王陽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學」兩字,並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

其中心學最著名者六人,據黃宗羲《明儒學案》載:「南中之名王氏學者,陽明在時,王心齊、黃五嶽、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馮江南,其著也。」

心學講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陸九淵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

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他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

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準,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

12樓:

無善無噁心之體:在沒有外物影響的情況下,內心是無善惡之分的。

有善有惡意之動:有了外物的影響(存在),內心會對此(外物)有善惡之分別。

知善知惡是良知: 用「良知」來實現「知善知惡」。

為善去惡是格物: 用「格物」去實現「為善去惡」。

後兩句充分體現了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

13樓:匿名使用者

上面的解釋第一句就錯的離譜了,簡直就是狗屁!心之體就是留下一個身體嗎?那是心的本體好嗎?不懂別胡說八道!

14樓:匿名使用者

這四句話是明朝大儒王陽明所做,是陽明心學的觀點。 儘管是心學,但是用佛法來解釋更加的準確。

第一句無善無噁心之體。是指人的清淨自性(「真如佛性」或者「真心」)是無善無惡的,既不是孟子的性善論,也不是荀子的性惡論。清淨自性不著一物,沒有名相,離語言文字相,所以古大德講,說似一物即不中。

從善惡的角度上來講是善惡俱遣的。真如佛性是眾生本自具足的,釋迦牟尼佛成道之時不禁感嘆,「奇哉,奇哉,一切眾生鹹具如來智慧德相」,釋迦世尊所指的就是這個無善無惡的真如佛性。

第二句有善有惡意之動。為什麼凡夫眾生都是有是非善惡的觀念的呢?而且很多人的是非善惡的觀念非常強烈,常常看到別人的惡和非,從而導致自己內心裡面無盡的煩惱。

然而我們的真如佛性本來是沒有非善惡分別的。圓覺經講,「眾生都具有無始無明,一念妄動起了分別執著」,於是就生髮出了一個善和惡的分別,也就落入了二元對立的觀念,也就是有善有惡,有對有錯。因為這個區分是非善惡的就是我們第六意識的分別心,它本質上就是妄念。

心本不有因境生,我們對一切事情不生分別就是佛,擁有的就是佛的平等性智,我們執著於別人的是非對錯和善惡,就是用的第六意識的分別心,而它恰恰是我們煩惱的根源。

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王陽明的意思是人們能夠區分善和惡,從而棄惡從善,這就是良知。這個說法從佛法的角度來看不究竟,前面講佛擁有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就是對世間萬法不起分別。

知善知惡,說明還有一個分別心在,就不是佛陀的平等性智,而是有分別的邪見。楞嚴經講「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還有個能知所知,能分別和所分別的東西在,還是在相上,所謂「見見之時,見非是見」,還是不究竟,還沒有悟到真心之所在,還停留在於第六意識層面。金剛經講「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如果我們能對世間任何的事物不起分別執著心,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假相,都是因緣而生的,那麼我們當下就是佛,我們就擁有佛陀的大智慧,同時也就能消滅一切的煩惱。般若智慧和世間知識的區別就在於這個能知善知惡的分別心,所謂有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我們應該追求智慧,而不是知識。

儘管是分別,是妄念,但是究其源頭,還是那個無善無惡的本體在起作用。有分別能力而不去分別,因為善惡都是緣起法,是有相的東西,緣起性空而不可得。世間萬法平等,萬法無咎,一切事情都是平等不二的。

換句話說世界沒有不平,唯有我們的心不平。煩惱痛苦都是自找的,放下一切,看一切平等,內心如如不動,這樣的生活會非常的好過。當然從來另一個角度來講,作為世間人如果沒有區分是非善惡的能力,那是愚痴,和佛陀的平等性智無關。

第四句 為善去惡是格物。這裡的格物經常被錯解,現代人理解格物是研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這不是古人造這個詞的本意,這種錯誤的認知印光大師曾予以批判。

所謂格物就是格除物慾,人有私心物慾,就不能獲得正確的知見。我們的真如佛性如同鏡子一樣,朗照一切而纖塵不染,我們的物慾私心如同塵垢一樣遮蓋了鏡子的表面,從而讓我們變的狹隘,愚痴,煩惱叢生。王陽明講為善去惡,就是在格除自己的物慾和私心,掃除鏡子表面上的塵垢,從而找回我們那個原本充滿智慧和光明的真心。

格物在佛家來講也就是持戒,就是做到身口意五戒十善。朱熹理學講心外無物,佛家講心外無法,萬法從心想生。(萬法在這裡就是指萬事萬物)我們每一個人原本像佛一樣具足智慧和福德,但是我們追求的方向卻是錯的,追求財色名利這些空花水月般的東西,落入無邊的煩惱陷阱。

所以釋迦牟尼佛講我們就像是衣服裡藏著摩尼寶珠的乞丐一樣,本來十分的富有,可惜不知道。這顆摩尼寶珠不在別處,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裡。心外無法,向外求是求不來的,有智慧的人向內求,向心地上求,無盡的寶藏,應時會自然顯發。

放下一切其實就是得到,拼命追求恰恰是迷失了自我,放下一切,智慧就現前,這才是真正的財富。絕大多數人因為迷失在這個有相的世間,秉持著眼見為實的邪見,不能看破世間森羅永珍的假相,顛倒執著妄想,生不能自在,死不能解脫,實在是可悲!

最後,總結一句,陽明心學取材於佛學,但是不能超越佛學。所以欲學心學者,儘可以先研佛學,佛學通,則世間學問自然通矣。

善與惡是如何分辨,如何分辨善與惡

善惡本來就相伴而生,無善就沒有惡,無惡就沒有善,善惡難辨,善惡難分 善,墮落到烈火的地域。貪婪 權利 野蠻 暴力,讓善撕裂偽善的面具,美麗的心在不見天日的暗域裡,滋生他的 人性本善,虛偽卻在啃蝕人們極力想要保護的面罩,善與惡永遠對立存在,生的希望哺育了純潔的善,死的利慾浸染了善。心的自由,決定著善惡...

人性是善還是惡?人性是善還是惡呢

讀過三字經的人都知道人 性本善 絕大多數人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而堅持了善的本性。但是,也有少數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違背了善的本性而墮落,這才有了惡行,成為社會的負擔。本性 即天性,固有的性質或個性。人性,是指在一定的社會制度和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根據 薩德 的說法,人本身沒有本性,人是存在先於本...

什麼是同時擁有善與惡的神

雙子座的撒加同時擁有善與惡兩種內心.人就同時擁有善與惡 這個世界是平衡的 有善自然就能體現出惡 有長才能知道什麼是短 有高就有低 沒魔也就沒佛了 沒有所謂的正,也沒有所謂的邪 其實正邪乃在人的一念之間 只要心中存有正道,邪道其實不復存在 好與壞也一樣,好壞不分彼此 所謂有光明就會有黑暗的道理一樣 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