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兵制與均田制是什麼關係,府兵制崩壞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2022-03-26 18:03:57 字數 3400 閱讀 8756

1樓:離落蒾薍

唐太宗時府兵制以均田制為基礎,達到了比較完善的地步。**將農民按貧富分為九等,六等以上的農民,每三丁選一丁為府兵,免其租庸調,但兵器、糧食衣裝等均須自備。當兵者二十歲開始服役,六十歲免役。

唐太宗時,全國分置634個折衝府,均由十二衛和東宮六率分領。府分三等:上府兵1200;中府兵1000;下府兵800。

每府最高長官為折衝都尉。府兵除出征與輪流衛戍外,其餘時間均居家種田;農隙時,由折衝都尉統率教習攻戰之術。遇有戰事,府兵由**任命將領率領出徵,戰事結束,便兵散於府,將歸於朝,平時每年須輪流宿衛京師,還需定期鎮戍邊疆。

府兵制寓兵於農,是一種徵兵制。府兵由六等以上農民之精壯子弟組成,平時在家鄉耕作勞動,農閒時接受軍事訓練,遇有戰事,則奉命徵調,事畢返回所屬之折衝府。因此,在府兵制下,凡兵皆農,兵農一體。

府兵之兵器、糧食、日常用品,均需自備。加上由於府兵平時務農,生活無異於農民,國家毋須為其負荷軍餉,因而節省了大量養兵費用。戰爭時期,由**臨時配備將領,率領府兵往赴征戰;戰爭結束,兵歸其府,將帥則解除兵權。

這種措施使軍隊不至於成為將帥私有,減少了軍人擁兵專擅或割據的可能性。

2、募兵制:為了補充府兵制在發生重大戰事時候聚集慢,兵源不足的弱點而設立的臨時徵兵辦法。唐中後期成為主要的兵役制度

2樓:几上街

府兵制與均田制是在五代十國時就有的

後者是前者的經濟基礎

武則天后期就崩潰了

唐玄宗改用了募兵制!

兩者是互相依賴的

必須同時進行!

3樓:匿名使用者

府兵制和募兵制發區別:

1、 府兵制是一種兵農合

一、寓兵於農的兵役制度,起源於西魏,完善於北周、隋兩朝,盛於唐太宗之時。

府兵制遂與均田制結合成為兵農合一的制度。

唐太宗時府兵制以均田制為基礎,達到了比較完善的地步。**將農民按貧富分為九等,六等以上的農民,每三丁選一丁為府兵,免其租庸調,但兵器、糧食衣裝等均須自備。當兵者二十歲開始服役,六十歲免役。

唐太宗時,全國分置634個折衝府,均由十二衛和東宮六率分領。府分三等:上府兵1200;中府兵1000;下府兵800。

每府最高長官為折衝都尉。府兵除出征與輪流衛戍外,其餘時間均居家種田;農隙時,由折衝都尉統率教習攻戰之術。遇有戰事,府兵由**任命將領率領出徵,戰事結束,便兵散於府,將歸於朝,平時每年須輪流宿衛京師,還需定期鎮戍邊疆。

府兵制寓兵於農,是一種徵兵制。府兵由六等以上農民之精壯子弟組成,平時在家鄉耕作勞動,農閒時接受軍事訓練,遇有戰事,則奉命徵調,事畢返回所屬之折衝府。因此,在府兵制下,凡兵皆農,兵農一體。

府兵之兵器、糧食、日常用品,均需自備。加上由於府兵平時務農,生活無異於農民,國家毋須為其負荷軍餉,因而節省了大量養兵費用。戰爭時期,由**臨時配備將領,率領府兵往赴征戰;戰爭結束,兵歸其府,將帥則解除兵權。

這種措施使軍隊不至於成為將帥私有,減少了軍人擁兵專擅或割據的可能性。

2、募兵制:為了補充府兵制在發生重大戰事時候聚集慢,兵源不足的弱點而設立的臨時徵兵辦法。唐中後期成為主要的兵役制度

什麼是均田制,其與府兵制和租調庸制的關係?要具體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均田制:我國從北魏到唐代中期實行的計口授田的制度。始於北魏,北齊、北周、隋、初唐時均沿此制。

唐中葉后土地兼併加劇,均田制瓦解。「計口授田」是指**根據所掌握的土地數量,授予每口人幾十畝桑田和露田。桑田可繼承,露田在年老或死亡後要收回

府兵制:中國古代兵制之一。該制度最重要的特點是兵農合一。府兵平時為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府兵參戰**和馬匹自備,全國都有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折衝府。

調庸制和均田制的區別

府兵制崩壞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最主要的是府兵平常是在家耕田的,有戰鬥時自備兵器糧草去打仗,所以到了和平久了,府兵都是新兵蛋子,一群耕地的能打好仗嗎?而募兵制當兵就是一種職業,**糧草國家給你發,沒有戰鬥平常也練兵,和平久了戰鬥力不會下滑

府兵制的建立者是誰 府兵制崩壞原因是什麼

6樓:你的小身影

宇文泰建立了獨具特色的府兵制

府兵制崩壞原因:

當一種制度不能給統治者帶來利益的時候,它就會被停廢。府兵制和均田制有緊密的關係,均田制若是被破壞,府兵制就得不到實行,所以均田制的破壞是府兵制破壞的真正原因。

在唐初的時候,國家有很多的土地,就把手裡的土地分給百姓。不過發展到後期,隨著農民手裡的土地不斷被豪奪併兼並,國家的土地逐漸流失,這使得均田制不能繼續實施。當國家沒有土地分給百姓,誰也不願意白白做府兵。

以上是府兵制崩壞原因之一,是最重要的原因。

當打仗的時候無法及時徵集足夠的府兵也是府兵制崩壞原因。府兵的服役年齡是20歲到60歲,當年長的逐漸失去戰鬥力且年幼的又沒有作戰能力的時候,他們在和平年代噹噹宿衛還可以。若是打仗的話,根本沒有作戰能力。

當一批人死在戰場的時候,國家就需要另一批人前去打仗。由於田地的限制,短期內無法徵集到足夠的壯兵是府兵制的致命點。

古時人分三六九等,國家實施府兵制的原則是先富後窮,先強杆後弱。因為府兵打仗的時候需要自備糧食和兵器,一般貧窮的人拿不出打仗所需的糧草,更別提自備兵器了,所以這樣實施有一定的道理。不過真正打仗的時候,富人都不願意去送死,所以出現了不少的逃兵。

府兵制又受到了進一步的打擊,再加上府兵不是正規軍,作戰能力非常弱,所以真正大戰來臨時還得靠正軌訓練有素的軍隊

均田制和租庸調製度的含義,區別和關係。

7樓:手機使用者

均田制是土地分配製度,即古代帝王見無主土地按人頭劃給小農耕作,土地為國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後歸其所有,地主階的土地並不屬於均田範圍,推行於中國古代北魏至唐中葉,最早由北魏孝文帝於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頒佈並開始執行。

租庸調則是賦稅政策,主要實行於中國唐代前期,對每一男丁授田百畝,其中永業田20畝,口分田80畝。在這基礎上實施租庸調法,規定:每丁每年向國家輸粟2石,為租;輸絹2丈、綿3兩( 或布2丈4尺、麻3斤),為調;服役20日,稱正役,不役者每日納絹3尺(或布3.

6尺),為庸。

區別:二者定義不同,適用範圍不同,沿革歷史時期不同聯絡:租庸調以均田制為基礎和存在的依據,同時也正是由於均田制沒有真正得到貫徹而使得租庸調製在中唐之後為兩稅法取代(由於唐代均田制未能保證百畝授田,土地買賣之風又使均田制趨於瓦解,加上安史之亂後的動盪局面,均田制至大曆年間已無法繼續下去,租庸調法遂於德宗建中元年為兩稅法所代替。)

府兵制和募兵制發區別

8樓:匿名使用者

前者隸屬於國家,終年為戰,不解甲

後者為戰爭時期臨時招募,戰後解甲歸田

發於隋朝

簡析唐府兵制的影響是什麼,唐朝募兵制和府兵制的區別是什麼?

府兵制實際是由北周宇文泰創制,隋沿用,到唐初,也實行府兵制,其基本單位為折衝府,衛士21歲入軍到60歲免役,主要任務是輪番到京城宿衛,叫 番上 平時則在家鄉進行農業生產.有戰事則應徵作戰.不服徭役,不納租調,但由於要番上,出征,而且自備兵甲衣糧,故負擔也較重.府兵制是與均田制聯絡在一起的.高宗之後戰...

文化與體制是什麼關係,文化與體制是什麼關係?

文化是基礎,體制是在文化這個基礎上建立的具有約束力的 機制和體制分別是什麼意思?機制的意思 機制 由有機體喻指一般事物,重在事物內部各部分的機理即相互關係。泛指一個工作系統的組織或部分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和方式,如 市場機制 競爭機制 用人機制等。體制的意思 體制 指的是有關組織形式的制度,限於上下之...

配樂與電影是什麼關係,音樂與電影有什麼關係 詳細點哈

一,電影中來 的 是源電影的一部分。動作片裡面 配合動作,力與美的結合。喜劇片裡面 深刻場景主題,吸引觀眾入戲。愛情片裡面 人物感情悲喜更加明顯。二,電影中的 使人對電影印象更加深刻 現在的電影裡面,往往會借鑑現成的 例如我剛剛看過的 豚鼠 隊 裡面很巧合地跟另外一個我剛剛看過的美國動作電影 片名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