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時比丘們不吃素是否算不如法的行為

2022-04-07 10:20:21 字數 3954 閱讀 8180

1樓:冥想音主站

無論什麼時候,出家、在家四眾不吃素,都是不如法的。吃眾生肉屬於犯殺戒,是不絕對可以的。

2樓:冰霜雪舞

小乘佛教是可以吃肉的,只要是三淨肉,就可以吃的!

當今的佛教團體都有哪些不如法的行為

3樓:水中映天

當今佛教團體沒有什麼不如法的行為。只是個別的人不懂佛法才會出現一些偏差,但是那都只是個人行為與佛教團體無關。

4樓:無量光無量壽

違背佛法教義根本,違背因果貪慾為念,違背常識智慧規律,不悟如來法義妙訣,認是為非,歪曲事實依據,一味執著形式外相空言是非,如此種種似佛非佛的言詞行為舉心動念,即是不如法的行為。

佛家五戒中「不殺生」是否意味著不能吃葷?

5樓:匿名使用者

只有出去四處討飯、討來的有肉也算三淨肉,符合不為己殺的不聞不見不疑,超市買的肉是交易,不算三淨肉,更附帶使他人造惡業。

當然這是屬於相當較真的一種修行,能那樣修行(不是因為乞丐的原因)的人顯然吃素等五戒更不在話下。

一般人不必太認真,顯然沒到那種修行境界,就算少林高僧把他們練的易筋洗髓功夫教給你練也於事無補,所以,你還是應該先修練一般的健身養身功夫,先把身體調理好。

飲食方面以清淡可口為標準,不必刻板要求不肉,只要口味清淡,就在飲食這方面可以助益佛教修行。如果是要通過吃來磨礪修行的心性,就應該先絕對不吃肉葷之類,然後可以進一步參考苦行僧的做法。不過個人認為純粹把吃當成修行最多達到淨壇使者的水平。

不如觀禪直接智慧。

6樓:道法然

兩個概念,但是有一定聯絡。

對於一般人來說,不殺生是不殺生,吃肉一樣吃。

佛教內部關於吃素不吃素的爭議

請教幾個佛教的問題。

7樓:水在江湖雲在天

一般教徒認為吃肉湯中的素菜也要用清水洗淨才可以吃,是住相。六祖是明心見性的大師,當然不會住相。佛陀用七寶衣和獵人換取一張鹿皮,權作衣服,也是不住相,不是凡愚可以理解的。

六祖說:「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凡愚不能理解佛祖的大慈悲,心生疑惑,而不信仰修行佛法。

吸菸損人害己,對眾生百害而無一利,不合佛法,應當戒菸。

世尊成佛,眾生墜入輪迴,皆不出因果。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世間一切事,都不能出因果。受持《金剛經》、《六祖壇經》可以消除罪業,但不能消除因果。

受持不是讀,也不是傳播、解說,是要心行。

在家居士看到出家法師不如法的行為到底該怎麼辦

為什麼和尚不吃肉

8樓:腦洞快歷史

他們認為要是吃了肉的話,那麼就一定會殺生的。因為有人吃肉,就肯定會有人殺生的。

9樓:輪迴過患

沒人說和尚不吃肉,只不過佛教本身並不規定和尚「必須」吃肉,如果你高興你可以選擇不吃,有人會讚歎你,如果你選擇吃,至少在戒律上你也沒什麼不對。

武僧吃不吃肉,是他自己的選擇,不能說武僧吃了其他人也得吃。而且佛教嚴格來說哪分什麼文僧武僧?僧人習武也只是歷史產生的一種「中國特色」。

10樓:惟有真心

誰說和尚不吃肉了~

請問大家.為什麼武僧就吃肉啊~他們也是和尚的哦!

和尚為什麼不吃肉.

肉是哪來的,是重動物身上來的.動物是什麼,動物是生命.

有2種理解.1和尚心善,不忍傷害生命.2和尚不想接這果,然後還這因.多麻煩!

武僧為什麼吃肉?他可是和尚~為什麼不是不吃肉的呢!為什麼很矛盾~誰知道啊

11樓:彌陀村長

和尚不吃肉是基於對有生命眾生的慈悲。

12樓:匿名使用者

不光是出家人,普通人最好也不吃肉。素食對健康有好處已經成為不可爭議的事實。

13樓:原清昶

佛教有戒律不得吃昏,即不得殺生的意思..

14樓:舊了紅顏

和尚不能殺生的。不殺生怎麼能吃肉呢~~

是不是滿

15樓:匿名使用者

bu hao xiao hua

16樓:管朵景密

釋迦摩尼當初在菩提樹下悟後走出樹林,有個牧女給了他一碗「糜」,就是牛奶里加了碎肉,佛教徒是可以吃肉的,但要吃「三淨肉」,就是你剛見過的動物不能吃(很多海鮮類餐廳會把龍蝦等先拿給食客看,最好別看),那個動物不能以你的名義被殺(點菜時別說「來個龍蝦」等或有人說請你吃龍蝦你很高興地答應了),不能聽見動物被宰殺時的叫聲。就是三淨肉。但一般為了不殺生,儘量不吃肉。

17樓:阿巨集

酒肉穿腸過,佛主留心中,誰說和尚就不能吃肉了

你可以不關心大乘正法。當初佛講《妙法蓮華經》時,也有五百比丘不能接受此大乘涅槃法而退席。當

18樓:法華三昧

退席的是五千,不是五百。「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法華經 方便品)」 原因是「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

世尊默然而不制止。(法華經方便品)

退出的原因不是你說的「當時有很多小乘根性之人就認為涅槃是斷滅」,而是法華經難解難信。五千人退席後,佛對大眾說了一個祕密,諸佛出世真正的目的就是說法華經佛之知見,小乘、中乘、權教大乘都是方便引導,都是為了後來說法華經。「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

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還說「唯此一事實, 餘二則非真,」,只有說一佛乘的法華經是真實了義,別的是不了義,在《法華經 方便品》有詳說。

增上慢者是很難接受這些的,難解難信,因此退席,佛也不阻止。

還有就是佛說二乘人的涅槃是方便涅槃,不是真涅槃:「汝等所作未辦,汝所住地近於佛慧。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非真實也。」這些要是說出來,二乘人裡的增上慢者是接受不了的。

最後看看佛怎麼說《妙法蓮華經》:「我所說經典無量千萬億,已說、今說、當說,而於其中,此《法華經》最為難信難解。藥王,此經是諸佛祕要之藏,不可分佈妄授與人。

諸佛世尊之所守護,從昔已來未曾顯說,而此經者,如來現在猶多怨嫉,況滅度後!(法華經 法師品)」

「一切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屬此經,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是《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今佛教化成就菩薩而為開示。藥王,若有菩薩聞是《法華經》驚疑怖畏,當知是為新發意菩薩。

若聲聞人聞是經驚疑怖畏,當知是為增上慢者。(法華經 法師品)」

「宿王華,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諸水之中,海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如來所說經中,最為深大······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法華經 藥王菩薩本事品)「

19樓:世間法多浮雲

心性所致,遇緣不同,學習在乎明理,信願行,身口意,貴在專一,做完放下,清淨自在。

小乘或是大乘提出來為了讓我們明白修習法門眾多,並無分別,適應自己受用都是好方法,循序漸進也好,一念頓悟也不錯。如同穿鞋,各有各的尺寸。隨緣修,不執著,不分別。阿彌陀佛!

20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根據因緣不具足!

所以佛說法都是量衣體裁,對症下藥的。是融入眾生心識,是度度精準的。。。

21樓:東武子

大乘佛法之所以不被五百比丘接受,是因為五百比丘執於空見,對於非有非空的涅槃不能理解。歷史發展表明,小乘佛教容易走偏,執於空見、神通、自了而誤入魔道。唐玄奘之所以到西天取經就是已經覺察到小乘佛教不能得到究竟的解脫。

小乘佛法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沒有破法執。當然小乘是大乘的基礎。慧能那樣的利根器雖然能夠頓悟成佛,對於五濁末世的我們,從小乘入手學佛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但是切忌不可有小乘的法執。

古代城門都是木門,為什麼將士們攻城時不選擇用火燒?

因為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守在東門的守軍非但沒有撲滅大火,反而火上澆油,火勢越來越大,成功地阻止了叛軍的進入。古代對於防火的認識其實是很重視的,沒有如現在的燃火劑或者純度較高的石油情況下,古時城門所用的防火保障在當時的助燃水平下很難點燃城門火燒成功。因為古代的人們在製作城門時,選擇的木頭都是不易燃燒木...

請佛弟子幫我解答,請佛弟子們答疑解惑,非常感謝

學佛法和認真修行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佛陀說 一切皆苦。所以佛家所追求的是平靜,不是快樂。你要想從根本上去除憂愁,這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慢慢來吧。不要迷信,找到一個真正的修持方法,增加自己的慧,然後慢慢就會意識到自己為什麼會憂愁,知道原因之後就能明白是應該與之共存還是慢慢消除了。佛說,我們世間的一切...

念阿彌陀佛時怎麼心念耳聽,念南無阿彌陀佛時應該觀想啥?

心中稱念佛號,可以讓人的心沒有雜念,用心傾聽自己心中稱念的佛號,可以讓自己的耳朵清靜,聽不到其他可以擾亂思想的聲音。想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其實沒有捷徑可以走的,需要一點點的去努力,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對於佛法的領悟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念南無阿彌陀佛時應該觀想啥?念阿彌陀佛,歷代祖師總結有四種念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