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粵劇中的班本是什麼,請問粵劇中的班本是什麼?

2022-04-30 10:10:14 字數 2904 閱讀 5997

1樓:慕北

1、介紹: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或者「廣府戲」,漢族傳統戲曲之一,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唸做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

粵劇是廣東省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隨著粵語華人的移民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被傳播到美國、加拿大、英國 、東南亞等廣府華僑聚集地。如新加坡素有「粵劇第二故鄉」之稱。

2、起源和發展:

普遍認為,粵劇於明朝中葉開始萌芽,孕育於本地班。關於本地班**一般來說,是引用麥嘯霞所撰《廣東戲劇史略》的說法,按《史略》所說:「雍正繼位……,時北京名伶張五號攤手五……逃亡來粵,寄居於佛山鎮大基尾……以京戲崑曲授諸紅船子弟,變其組織,張其規模。

創立的瓊花會館「,作為記載粵劇本地班始源,其實這是大大縮短了粵劇本地班的歷史,瓊花會館也非是在雍正年間才建立 ,據史載,早在明代嘉靖至萬曆年間,在佛山、廣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瓊花會館這一行業組織。經過不斷髮展,由弋陽腔和崑腔與廣東本地流行的南音、龍舟、木魚、粵謳、鹹水歌等民間曲調以及廣東器樂樂曲結合而成。直至清末民初,逐漸演變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以廣州話演唱,從而形成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地方戲劇――粵劇。

粵劇有別於外省戲曲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既屬於中國寫意派戲劇範疇,又具有輕快流暢、**善變的個性,享有「南國紅豆」的美譽 。

粵劇源自南戲,舊稱「廣府大戲」,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發源於佛山 。早在漢代,佛山的表演藝術已十分盛行。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出現,粵劇是揉合唱唸做打、 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

是融匯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腔、弋陽腔、崑山腔、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劇稱西皮)、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

粵劇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 19世紀40年代中,廣府戲已從開埠後的香港,傳到東南亞的星馬(新加坡、馬來西亞)了。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使廣州人更容易明白。

粵劇的名稱,雖在清光緒年間才出現,但其源流卻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中葉。建國以前的三十年間,粵劇基本上分為「省港大班」與「過山班」(或稱「落鄉班」)兩大派系。

明代,南戲——弋陽腔已在廣東流行,昆班、徽班及江西、湖南戲班常入粵演出。受外來的薰陶,粵人亦習演戲,繼而組成本地人為主體的戲班,並過渡到本地人為全體的戲班。」為區別兩者,前者被稱為「外江班」,後者被稱為「本地班」。

清道光時,楊掌生先生認為:「廣東樂部分為二:曰外江班,曰本地班」。

「大抵外江班近徽班,本地班近西班,其情形局面,判然迥殊」。儘管如此,但本地班建立的初期(明代),它與外江班的區別,主要非是指聲腔的迥異,而主要是指該班是由本地人組成。狹義來說,它是指本地藝人組成的專業戲班;廣義來說,也可包括農民、手工業者在進行季節性演出活動而臨時組成的演出團體 。

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閃耀,名伶輩出,如千里駒、肖麗湘、小生聰、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馳名於海內外。千里駒有「花旦王」之稱,李雪芳則被康有為譽為「南雪北梅」,與梅蘭芳並提。

三十年代在粵劇史上稱為「薛馬爭雄」的時代,薛覺先接近京劇風格,表演技巧比較

全面,生旦淨醜無所不能,有「萬能老倌」的綽號,但以演小生出色,代表性劇目有《胡不歸》等四大悲劇的馬師以丑角取勝。他在以「孤寒種」(吝嗇鬼)為主角的組劇中,盡情揭露封建財主資本家的醜態,有莫里哀之風。不但在兩廣、港澳和東南亞等地,為廣大觀眾所傾倒,在美國多年,也深受歡迎。

2樓:匿名使用者

粵劇,原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公元2023年~2023年(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

到了清朝末期,知識分子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廣州話,使廣東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公元2023年5月20日公佈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公元2023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粵劇是從什麼時候流傳的?

3樓:宿命本無能為力

粵劇是從明朝嘉靖年間開始流傳的。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或者「廣府戲」,漢族傳統戲曲之一,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唸做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

粵劇名列於2023年5月20日公佈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23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粵劇是廣東省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隨著粵語華人的移民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被傳播到美國、 加拿大、英國 、東南亞等廣府華僑聚集地。

如新加坡素有「粵劇第二故鄉」之稱。

最早的粵劇行會是( )

4樓:幸福承諾

瓊花會館

「未有吉慶,先有八和,未有八和,先有瓊花」這是粵劇行內人士經常說的一句話,說的是建立於清代同治光緒年間的粵劇本地班行會組織吉慶公所和八和會館,均出現在瓊花會館之後。瓊花會館是何時出現的呢?

有史記載,明代,戈陽腔已在廣東流行,昆班、徽班等外地戲班經常入粵演出,受外來影響,廣東人開始學習演戲。為區別兩者,前者被稱為「外江班」,後者被稱為「本地班」。而佛山戲劇演出的歷史也是從這時開始,佛山張槎《大江馮氏族譜》、《石灣太原霍氏族譜》等本地文獻以及一些碑刻資料,都記載了明代佛山戲劇演唱活動的活躍。

由於演出頻繁,藝人數量不斷增加,明萬曆年間,在佛山大基尾建立了粵劇本地班最早的行會組織———瓊花會館,並在其附近建造供戲船停泊的瓊花水埠。

瓊花會館建成之後,粵劇演出更加繁盛。「梨園歌舞賽繁華,一帶紅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貝兄節,萬人圍住看瓊花。

」這首出現在清乾隆十九年《佛山忠義鄉志》裡的詩句就是針對粵劇演出的盛況所寫。這樣的盛況,今天已不復存在,不過當年那個曾經繫住不知道多少隻紅船的瓊花水埠的埠碑還在佛山粵劇珍藏館珍藏著,它是當年粵劇發展的最好見證。

請問文字是什麼意思,請問文字含義

就是旁邊寫的 丙午神鉤君高遷 篆體,雖然寫的比較差。這個你可以搜一下,是一個帶鉤上的吉祥話。意思就是你帶了這個寶貝褲帶鉤子,就能步步高昇了。注 帶鉤就是古代的皮帶頭。請問文字含義 已經過期了 保質期至2016 09 21 高手們 請問這文字什麼意思?中的印章為 濁酒不銷憂國淚。語出清代詩人秋瑾的 黃...

請問這些字是什麼意思,請問這些文字是什麼意思?

再接再厲 z i ji z i l 生詞本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z i ji z i l 唐韓愈和孟郊 鬥雞聯句 中孟郊的詩句 一噴一醒然,再接再厲乃。指公雞相鬥,每次交鋒以前先磨一下嘴。後用以指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接 交戰。厲 同 礪 磨快。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解釋 接 接戰 厲 磨快,引伸為奮勉,...

請問這書法的中文字是什麼字,請問這個書法作品四個字是什麼字?見下圖

春陰垂柳草青青 時有幽花一樹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 滿川風雨看潮生 請問這個書法作品四個字是什麼字?見下圖 中匾上的四個字右起為 隔窗聽草 希望能幫到你。請問這副書法作品中的字的簡體字是哪幾個 5 首先你沒有搞清楚什麼是簡化字,簡化字是怎麼來的,一部分簡化字是從草書來的,在草書作品中都能找到一定的簡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