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表的營業成本包括哪些?包括期間費用嗎

2022-06-02 04:20:15 字數 5584 閱讀 8461

1樓:娛樂這個feel倍爽兒

營業成本是指企業所銷售商品或者提供勞務的成本。營業成本應當與所銷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勞務而取得的收入進行配比。營業成本又分為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它們是與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相對應的一組概念。

營業成本是與營業收入直接相關的,已經確定了歸屬期和歸屬物件的各種直接費用。營業成本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一、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按主營業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期末,將主營業務成本的餘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餘額。

企業應通過「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核算主營業務成本的確認和結轉情況。

企業結轉主營業務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科目。期末,應將「主營業務成本」科目餘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二、其他業務成本

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確認的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支出。其他業務成本包括銷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出租無形資產的攤銷額、出租包裝物的成本或攤銷額等。

企業應通過「其他業務成本」科目,核算其他業務成本的確認和結轉情況。

企業發生或結轉的其他業務成本,借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原材料」、「週轉材料」、「累計折舊」、「累計攤銷」、「銀行存款」等科目。期末,應將「其他業務成本」科目餘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

銷售產品、商品和提供勞務的營業成本,是由生產經營成本形成的。工業企業產品生產成本(也稱製造成本)的構成主要包括:

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包括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直接用於產品的生產,構成產品實體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直接工資

直接工資包括企業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

其他直接支出

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職工福利費等。

製造費用

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對成本構成專案進行適當調整。

2樓:匿名使用者

不包括,只是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至於期間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費用)會單獨列式,讓你填列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我覺得你對於損益表與所得稅表的表結構與概念不是很清楚1)對於損益表來說:利潤產生於:

營業收入

— 營業成本

營業費用

營業稅金及附加

= 經營利潤 ..........俗話說的毛利—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 營業利潤

加減 營業外收支

等於 利潤總額...........所得稅即根據他來計算並交納的2)由此,你可以很容易地得出:企業所得稅表的營業成本包括哪些了,你應該注意到所得稅表的【實際利潤】這一欄的資料與上面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沒有加減關係的。

4樓:匿名使用者

營業成本實際就是直接費用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視同銷售成本。期間費用指企業本期發生的、不能直接或間接歸入營業成本,而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各項費用。

企業所得稅營業成本包括期間費用嗎

5樓:法妞問答律師**諮詢

企業所得稅營業成本不包括期間費用,從利潤表上可以看出,企業的營業成本就是製造成本,商貿企業的營業成本就是進貨成本及商品購進、調撥、儲存、發生的費用。所以所得稅申報營業成本不包括期間費用。

【法律依據】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企業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額,可以從其當期應納稅額中抵免,抵免限額為該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超過抵免限額的部分,可以在以後五個年度內,用每年度抵免限額抵免當年應抵稅額後的餘額進行抵補:

(一)居民企業**於中國境外的應稅所得; (二)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取得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絡的應稅所得。

6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我覺得你對於損益表與所得稅表的表結構與概念不是很清楚1)對於損益表來說:利潤產生於:

營業收入

— 營業成本

營業費用

營業稅金及附加

= 經營利潤 ..........俗話說的毛利—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 營業利潤

加減 營業外收支

等於 利潤總額...........所得稅即根據他來計算並交納的2)由此,你可以很容易地得出:企業所得稅表的營業成本包括哪些了,你應該注意到所得稅表的【實際利潤】這一欄的資料與上面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沒有加減關係的。

7樓:常雅蒿昆峰

從利潤表上可以看出,企業的營業成本就是製造成本,商貿企業的營業成本就是進貨成本及商品購進、調撥、儲存、發生的費用。

所以所得稅申報營業成本不包括期間費用。

企業所得稅季度申報表中的營業成本是單指營業成本還是包括管理費用等期間費用?

8樓:拼命考滿分

企業所得稅季度申報僅僅是預申報,沒有特別強調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總額之間的鉤稽關係,通常按照會計核算的資料來填列,這裡的營業成本是單指營業成本,不包括三項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利潤總額也不是營業收入一營業成本之差,具體見企業所得稅季度申報填表說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

填報說明

一、本表適用於實行查賬徵收方式申報企業所得稅的居民納稅人及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的非居民納稅人在月(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時使用。

二、本表表頭專案:

1、「稅款所屬期間」:納稅人填寫的「稅款所屬期間」為公曆1月1日至所屬月(季)度最後一日。

企業年度中間開業的納稅人填寫的「稅款所屬期間」為當月(季)開始經營之日至所屬季度的最後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況填報。

2、「納稅人識別號」:填報稅務機關核發的稅務登記證號碼(15位)。

3、「納稅人名稱」:填報稅務登記證中的納稅人全稱。

三、各列的填報

1、「據實預繳」的納稅人第2行-第9行:填報「本期金額」列,資料為所屬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後一日;填報「累計金額」列,資料為納稅人所屬年度1月1日至所屬季度(或月份)最後一日的累計數。納稅人當期應補(退)所得稅額為「累計金額」列第9行「應補(退)所得稅額」的資料。

2、「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平均額預繳」的納稅人第11行至14行及「按照稅務機關確定的其他方法預繳」的納稅人第16行:填報表內第11行至第14行、第16行「本期金額」列,資料為所屬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後一日。

四、各行的填報

本表結構分為兩部分:

1、第一部分為第1行至第16行,納稅人根據自身的預繳申報方式分別填報,包括非居民企業設立的分支機構:實行據實預繳的納稅人填報第2至9行;實行按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額預繳的納稅人填報第11至14行;實行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的納稅人填報第16行。

2、第二部分為第17行至第22行,由實行彙總納稅的總機構在填報第一部分的基礎上填報第18至20行;分支機構填報第20至22行。

五、具體專案填報說明:

1、第2行「營業收入」: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收入,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按其會計制度核算的收入填報。

2、第3行「營業成本」: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成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按其會計制度核算的成本(費用)填報。

3、第4行「利潤總額」: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利潤總額,其中包括從事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在本行填寫按本期取得預售收入計算出的預計利潤等。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比照填報。

4、第5行「稅率(25%)」: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的25%稅率計算應納所得稅額。

5、第6行「應納所得稅額」:填報計算出的當期應納所得稅額。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減免所得稅額」:填報當期實際享受的減免所得稅額,包括享受減免稅優惠過渡期的稅收優惠、小型微利企業優惠、高新技術企業優惠及經稅務機關審批或備案的其他減免稅優惠。 第7行≤第6行。

7、第8行「實際已預繳的所得稅額」:填報累計已預繳的企業所得稅稅額,「本期金額」列不填。

8、第9行「應補(退)所得稅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的本次應補(退)預繳所得稅額。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時,填0, 「本期金額」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填報上一納稅年度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本行不包括納稅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應納所得稅所得額」:填報納稅人依據上一納稅年度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的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按季預繳企業:第12行=第11行×1/4

按月預繳企業:第12行=第11行×1/12

11、第13行「稅率(25%)」: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的25%稅率計算應納所得稅額。

12、第14行「本月(季)應納所得稅額」:填報計算的本月(季)應納所得稅額。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13、第16行「本月(季)確定預繳的所得稅額」:填報依據稅務機關認定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出的本月(季)應繳納所得稅額。

14、第18行「總機構應分攤的所得稅額」:填報彙總納稅總機構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預繳所得稅額為基數,按總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計算出的本期預繳所得稅額。

(1)據實預繳的彙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9行×總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25%

(2)按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額預繳的彙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4行×總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25%

(3)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的彙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6行×總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25%

15、第19行「**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所得稅額」:填報彙總納稅總機構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預繳所得稅額為基數,按**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預繳比例計算出的本期預繳所得稅額。

(1)據實預繳的彙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9行×**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預繳比例25%

(2)按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額預繳的彙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4行×**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預繳比例25%

(3)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的彙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6行×**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預繳比例25%

16、第20行「分支機構分攤的所得稅額」:填報彙總納稅總機構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預繳所得稅額為基數,按分支機構分攤的預繳比例計算出的本期預繳所得稅額。

(1)據實預繳的彙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9行×分支機構分攤的預繳比例50%

(2)按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額預繳的彙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4行×分支機構分攤的預繳比例50%

(3)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的彙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6行×分支機構分攤的預繳比例50%

(分支機構本行填報總機構申報的第20行「分支機構分攤的所得稅額」)

17、第21行「分配比例」:填報彙總納稅分支機構依據《彙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分配表》中確定的分配比例。

18、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稅額」:填報彙總納稅分支機構依據當期總機構申報表中第20行「分支機構分攤的所得稅額」×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數額

企業所得稅的哪些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有哪些優惠政策

一 根據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範圍有關征管問題的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40號 規定 一 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無論採取查賬徵收方式還是核定徵收方式,其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0萬元 含100萬元,下同 ...

企業所得稅有哪些可以減免,企業所得稅減免政策有哪些

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有哪些?我國2017年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哪些 2017年小微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為的年應納稅所得額50萬元的,其所得減按50 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 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在2019年的最新規定中,將這一上限提高到了100萬元,且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

企業所得稅的特點有哪些,稅法中企業所得稅有哪些特點?

企業所得稅與其他稅種相比較,具有以下特點 1 以所得額為課稅物件,稅源大版小受企權 業經濟效益的影響 企業所得稅的課稅物件是總收人扣除成本費用後的淨所得額。淨所得額的大小決定著稅源的多少,總收人相同的納稅人,所得額不一定相同,繳納的所得稅也不一定相同。2 徵稅以量能負擔為原則 企業所得稅以所得額為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