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那種相機的感光器反應速度快,連拍功能強,手抖也沒事 不要防抖功能也能拍出清晰的影象

2022-07-09 12:45:11 字數 5744 閱讀 1902

1樓:匿名使用者

要是有這樣的相機估計就不需要三腳架這種玩意了~~~赫赫如果你願意犧牲畫質實現高速快門的話,可以嘗試調高iso指數。

現在一般的數碼相機都支援到iso1600的高感光度,能提升不少的快門速度,但出來的**是不是還滿意就看你自己了,

你說的子彈軌跡**叫高速攝影,或者高速連拍攝影,需要在一定的光線環境下才能實現,如果是連拍更需要告訴頻閃燈來輔助。目前市面上的相機快門速度在最快1/8000秒,但即便是這樣還需要有閃光燈的輔助或光線強烈的情況下實現。當然這是專業需求,如果你不去拍這種高速運動物體的話 有1/2000-1/5000秒快門速度相機就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了!!

記住一點最高的快門速度並不是在任何環境下都適用的!!

快門速度是要配合現場光線的亮度下來計算,如果在很暗的環境下即便你有1/8000秒的快門速度也是用不到的!!!所以完全不用去追求相機有很高的快門速度,那種子彈的**咱們一般人是拍不了的!!

2樓:洋洋洋的小店

那你就買個佳能的1ds maii3,感光度達到12800,絕對好用

3樓:匿名使用者

你說的這種相機太厲害了。我是沒見過。就連數碼單反也不能像你說的那麼完美啊。

4樓:瞳孔光圈

「xx」牌~~ 絕對讓你滿意~ ^-^

5樓:匿名使用者

做夢牌相機,相機中的戰鬥機!

只有這個了。呵呵。

數碼相機的防抖功能重要嗎?

6樓:塵土飛揚

初次接觸數碼相機的人常常會有這樣的困惑,即拍攝出來的畫面不夠清晰,老是會發生重影或模糊的情況。究其原因,除了偶爾的失焦(即相機未能正常對焦)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快門速度過低所致。一般而言,在手持條件下,拍攝到清晰**的快門速度應該達到焦距倒數甚至更高。

舉個簡單例子:佳能a75的鏡頭等效焦距是35mm―105mm,那麼在廣角端,快門速度應該至少保持1/40秒才能保證拍攝的**較為清晰,而在長焦端,快門速度應該要達到1/125秒才行。而且如果現場的光線條件不能滿足這一要求,那麼拍攝出清晰的**便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可想而知,對於那些10倍光學變焦的產品而言,防抖技術則是更加必要,因為這些產品的長焦端往往達到370mm以上,因此,快門速度必須要在1/400秒以上才算合格,否則就只能望遠興嘆了。

最早推出防抖概念的是日本尼康公司,在2023年推出了具有減震(vr)技術的袖珍相機。次年,日本佳能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支帶有影象穩定器的鏡頭eos 75~300mm f/4~5.6 is,其中is是影像穩定系統(image stabilizer)的縮寫,這就是習慣上提到的「防抖系統」。

其實在實際拍攝中拍攝者的手在膠片或是ccd/cmos感光過程中的抖動是客觀存在的,防是防不住的,只能是靠特殊的機構來減小由於攝影者手的抖動帶來的影像模糊。防抖,到目前為止,分三大型別:光學防抖、電子防抖和感光器(ccd)防抖。

目前推出過具有光學防抖功能的數碼相機的廠家有:佳能、尼康、奧林巴斯、柯尼卡美能達、松下和適馬。

瞭解了以上幾種型別,讓我們再看看現在到底有那些優秀的防抖熱賣機型。

1、松下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er)

2、佳能is(image stabilizer)

3、柯尼卡美能達as(anti--shake)

防抖的好處,在一定的快門以下,防抖技術可以非常好的解決手抖問題,小dc 上的防抖對於新手來說尤其重要,使他們可以獲得更多的清晰的**。但是,同時,防抖技術也會造成成像銳度的降低。畢竟鏡頭裡多了個浮動的鏡片。

這對於要求較高的攝影愛好者來說,也是比較不好接受的,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所有的防抖系統都會有個開關,使用者可以選擇取消或開啟防抖。加上 防抖系統是非常耗電的,所以我一般不開啟防抖開關,而是要用的時候才開。

所以,不要完全迷信防抖,關鍵還是要儘量使用安全快門,或更快的快門,有條件的情況下,儘量使用好的三腳架。

7樓:匿名使用者

目前的防抖技術分為光學防抖和ccd防抖,還有一種所謂自然防抖。

1.光學防抖技術的代表性廠商是尼康和佳能。以尼康為例來談談光學防抖的原理。

尼康的光學防抖技術是在鏡頭內的陀螺儀偵測到微小的移動,並且會將訊號傳至微處理器立即計算需要補償的位移量,然後通過補償鏡片組,根據鏡頭的抖動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補償,從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機的振動產生的影像模糊。尼康的is系統僅需要極短的時間就可完成is鏡片組的移動,所以效果還是非常好的。通常能有效預防快門時間短於1/60s範圍之內的抖動。

2.ccd防抖的原理就是將ccd安置在一個可以上下左右移動的支架上,先檢測出是否有抖動,由於使用陀螺感測器,抖動的檢測與其他公司基本相同。然後感測器檢測出抖動的方向、速度、移動量……檢測的訊號經過處理,計算出可以足以抵消抖動的ccd移動量。

3.自然防抖,富士的幾款機器中有這個技術,就是將iso提高到1600度,以此提高快門速度來彌補抖動,但是這種技術也同時大大提高了**噪點,所以在實際使用中缺乏實際意義。

至於防抖的作用,主要是在使用長焦時由於進入鏡頭的光線較少(比如用在大倍數的變焦和光線相對比較暗時的拍攝),因為,大倍數變焦時手的抖動會很容易使**照模糊,而光線較暗時拍攝因快門速度會比較慢,所以只能用較長的**時間,而且此時手部的微小顫動都會產生虛糊,在沒有三腳架的情況下光學防抖還是有用的

總的來說如果不是五倍以上光學變焦的相機,防抖的作用不是十分有用,它還很費電,但是你如果認為自己拍攝時手老不穩,也還是有用的。

8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的說,數碼相機防抖功能是為了減少由於手抖而產生的**模糊的現象。

說到「防抖」,就要知道怎麼會「抖」。

初次接觸數碼相機的人常常會有這樣的困惑,即拍攝出來的畫面不夠清晰,老是會發生重影或模糊的情況。究其原因,除了偶爾的失焦(即相機未能正常對焦)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快門速度過低所致。一般而言,在手持條件下,拍攝到清晰**的快門速度應該達到焦距倒數甚至更高。

舉個簡單例子:如相機的鏡頭等效焦距是35mm―105mm(一般的3倍光學變焦鏡頭),那麼在廣角端,快門速度應該至少保持1/40秒才能保證拍攝的**較為清晰,而在長焦端,快門速度應該要達到1/125秒才行。而且如果現場的光線條件不能滿足這一要求,那麼拍攝出清晰的**便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可想而知,對於那些10倍光學變焦的產品而言,防抖技術則是更加必要,因為這些產品的長焦端往往達到370mm以上,因此,快門速度必須要在1/400秒以上才算合格,否則就只能望遠興嘆了。所以「防抖」對長焦相機來說應該是更有用一些了。

所以在拍攝時,快門速度達不到「安全」速度,**就容易出現重影或模糊的情況,也就是所謂的「抖」了或「糊」了。其實,在實際拍攝中拍攝者的抖動是客觀存在的,防是防不住的,機器的「防抖」功能只能是相對減小由於攝影者手的抖動帶來的影像模糊,也不是萬能的。

至於防抖的作用,主要是在使用長焦時由於進入鏡頭的光線較少,所以只能用較長的**時間,而且此時手部的微小顫動都會產生虛糊,在沒有三腳架的情況下光學防抖還是有用的。

比如,當你拍攝某個場景本來需要用到1/500s的安全快門速度,但在開啟了「防抖」功能後,你可以1/125s(慢4倍)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並能保持**清晰。

所以有防抖功能,往往能在光線較弱的環境下、拍攝運動場景、拍攝微距作品和使用長焦段拍攝中大顯身手。

防抖的好處:在一定的快門以下,防抖技術可以非常好的解決手抖問題,小dc機上的防抖對於新手來說尤其重要,使他們可以獲得更多的清晰的**。但是,防抖技術也會造成成像銳度的降低,畢竟鏡頭裡多了個浮動的鏡片。

這對於要求較高的攝影愛好者來說,也是比較不好接受的,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所有的防抖系統都會有個開關,使用者可以選擇取消或開啟防抖。加上防抖系統是非常耗電的,所以一般不開啟防抖開關,而是要用的時候才開。

但說到這,也不是說沒有防抖的相機就不能買,恰恰相反,一些功能很好的相機,雖然沒有防抖,卻非常受攝影愛好者追捧,因為要實現「防抖」,技術比機器更重要。可以看到,攝影論壇中對一些攝影高手的「鐵手功夫」,大家都是很佩服的,只要技術到家,在非安全快門下也一樣可以拍出比用了「防抖」技術還清晰的**的。

另外,如果你大多數時間是在室外拍攝,光線好,也可以不用過多考慮防抖。因為只要快門上去了,也就不用「防抖」了。還有,要想真正「防抖」,那什麼技術都不會超過「三腳架」的防抖作用,比如要拍夜景,什麼防抖技術都是徒勞的,只有三腳架最防抖,呵呵。

另外一定注意,在用三腳架時,一定要關閉「防抖」,因為三腳架不抖了,但相機的「防抖」功能會自己「抖」,所以可以看到,一些「防抖」的相機用三腳架時的**反而更模糊,呵呵。

當然,在選擇相機時,同等條件下,有防抖總比沒有防抖強,當然**自然要更貴一些,但只要自己願意,買個帶防抖功能的也更好,大不了不用時關閉功能就是了,呵呵。

這裡也要注意一個問題,防抖功能只是一個附加功能,要防止商家把防抖當噱頭。目前,防抖分三大型別:光學防抖、感光器(ccd)防抖、自然防抖(iso防抖)。

一般來說,光學防抖和感光器(ccd)防抖屬於真「防抖」,而自然防抖(iso防抖)是以犧牲成像質量為代價的假「防抖」。

另外儘管無數人一再強掉「防抖」對長焦數碼相機的重要性,但是多花數百元買一個防抖真的划算麼?如果有幾百塊錢,買一個優質的三角架不是更能解決問題!而且看起來也更專業麼?

其實,即便是具有防抖功能的數碼相機,其適用性也是有所侷限的。這是因為防抖並非萬能,雖然在相同的光線條件、以及相同的焦段下,防抖機型確實要優於非防抖機型,但是在夜晚、室內等光照極低的情況下,無論有沒有防抖,如果沒有三角架都不可能拍出清晰的相片。相反的,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則不管有沒有防抖,只要快門速度夠快,一樣可以拍出清晰的相片。

防抖功能

初次接觸數碼相機的人常常會有這樣的困惑,即拍攝出來的畫面不夠清晰,老是會發生重影或模糊的情況。究其原因,除了偶爾的失焦(即相機未能正常對焦)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快門速度過低所致。一般而言,在手持條件下,拍攝到清晰**的快門速度應該達到焦距倒數甚至更高。

舉個簡單例子:佳能a75的鏡頭等效焦距是35mm―105mm,那麼在廣角端,快門速度應該至少保持1/40秒才能保證拍攝的**較為清晰,而在長焦端,快門速度應該要達到1/125秒才行。而且如果現場的光線條件不能滿足這一要求,那麼拍攝出清晰的**便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可想而知,對於那些10倍光學變焦的產品而言,防抖技術則是更加必要,因為這些產品的長焦端往往達到370mm以上,因此,快門速度必須要在1/400秒以上才算合格,否則就只能望遠興嘆了。

最早推出防抖概念的是日本尼康公司,在2023年推出了具有減震(vr)技術的袖珍相機。次年,日本佳能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支帶有影象穩定器的鏡頭eos 75~300mm f/4~5.6 is,其中is是影像穩定系統(image stabilizer)的縮寫,這就是習慣上提到的「防抖系統」。

其實在實際拍攝中拍攝者的手在膠片或是ccd/cmos感光過程中的抖動是客觀存在的,防是防不住的,只能是靠特殊的機構來減小由於攝影者手的抖動帶來的影像模糊。防抖,到目前為止,分三大型別:光學防抖、電子防抖和感光器(ccd)防抖。

目前推出過具有光學防抖功能的數碼相機的廠家有:佳能、尼康、奧林巴斯、柯尼卡美能達、松下和適馬。

瞭解了以上幾種型別,讓我們再看看現在到底有那些優秀的防抖熱賣機型。

1、松下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er)

2、佳能is(image stabilizer)

3、柯尼卡美能達as(anti--shake)

防抖的好處,在一定的快門以下,防抖技術可以非常好的解決手抖問題,小dc 上的防抖對於新手來說尤其重要,使他們可以獲得更多的清晰的**。但是,同時,防抖技術也會造成成像銳度的降低。畢竟鏡頭裡多了個浮動的鏡片。

這對於要求較高的攝影愛好者來說,也是比較不好接受的,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所有的防抖系統都會有個開關,使用者可以選擇取消或開啟防抖。加上 防抖系統是非常耗電的,所以我一般不開啟防抖開關,而是要用的時候才開。

所以,不要完全迷信防抖,關鍵還是要儘量使用安全快門,或更快的快門,有條件的情況下,儘量使用好的三腳架。

請問橙子是不是感光食物?橙子是感光食物嗎

感光主要是指紅外和紫外光,這兩種光在陽光中都有,但是一般的日光燈裡是沒有的,白熾燈 燈泡 是有一定的紅外光的,所以給人暖暖的感覺。維c具有還原性,所以容易在光和熱的作用下和空氣中的氧發生作用,或者被紫外光破壞,水果變黑也是因為氧化作用,但不全是維c的氧化,也有其他物質比如糖的氧化。橙子應該算感光水果...

分析數碼相機的成像質量與畫素數和感光元件面積的關係

先了解一下畫素密度這個概念 畫素密度 畫素數 感光元件面積 解釋 同樣的感光原件面積,畫素越高,畫素密度就越大 同樣的畫素密度,畫素越高,感光原件面積就越大。畫素密度特性 畫素密度越低,越有利於相機噪點控制,其成像質量也就越優秀。畫素密度越高,畫素點與畫素點間隔縮小,畫素點之間相互干擾,最終導致高畫...

前幾年那種相機一般的畫素是多少

膠片相機的畫素要看膠片的質量 一般膠片沒有畫素之說 因為膠片用的是銀鹽,數量級達到分子 剛剛出來的數碼相機是沒有的比的.如果換算成畫素的話一般可以是1200w左右。看膠片質量可以更高剛剛出來的數碼相機才200 300w 然後 500 600w 再800 1000 w 現在的canon可以達到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