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族元素的原子結構及其對性質的影響

2022-11-23 07:20:02 字數 1949 閱讀 8311

1樓:匿名使用者

這麼給你說吧,副族元素也就是過渡元素,性質的遞變和主族元素不太一樣,因為d,f軌道開始充填電子,且由於「鑭系收縮」的原因,使得同一族的元素性質非常相似,同時在是電子上都相對較難,像我們知道的金,銀,鉑系元素都是副族元素

過渡金屬由於具有未充滿的價層d軌道,基於十八電子規則,性質與其他元素有明顯差別。

由於這一區很多元素的電子構型中都有不少單電子(錳這一族尤為突出,d5構型),較容易失去,所以這些金屬都有可變價態,有的(如鐵)還有多種穩定存在的金屬離子。過渡金屬最高可以顯+7(錳)、+8(鋨)氧化態,前者由於單電子的存在,後者由於能級太高,價電子結合的較為鬆散。高氧化態存在於金屬的酸根或醯基中(如:

vo43-釩酸根,vo22+釩醯基)。

對於第一過渡系,高氧化態經常是強氧化劑,並且它們都能形成有還原性的二價金屬離子。對於

二、三過渡系,由於原子半徑大、價電子能量高的原因,低氧化態很難形成,其高氧化態也沒有氧化性。同一族的

二、三過渡系元素具有相仿的原子半徑和相同的性質,這是由於鑭系收縮造成的。

由於空的d軌道的存在,過渡金屬很容易形成配合物。金屬元素採用雜化軌道接受電子以達到16或18電子的穩定狀態。當配合物需要價層d軌道參與雜化時,d軌道上的電子就會發生重排,有些元素重排後可以使電子完全成對,這類物質稱為反磁性物質。

相反,當價層d軌道不需要重排,或重排後還有單電子時,生成的配合物就是順磁性的。反磁性的物質沒有顏色,而順磁性的物質有顏色,其顏色因物質而異,甚至兩種異構體的顏色都是不同的。一些金屬離子的顏色也是有單電子的緣故。

大多數過渡金屬都是以氧化物或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於地殼中,只有金、銀等幾種單質可以穩定存在。

最典型的過渡金屬是4-10族。銅一族能形成配合物,但由於d10構型太穩定,最**只能達到+3。靠近主族的稀土金屬只有很少可變價態。

12族元素只有汞有可變價態,鋅基本上就是主族金屬。由於性質上的差異,有時銅、鋅兩族元素並不看作是過渡金屬,這時銅鋅兩族合稱ds區元素。

2樓:匿名使用者

三言兩語很難說清,自學無機化學吧

副族元素原子結構圖式什麼樣的?

3樓:天使的喵

太多了自己根據核外電子排布規律寫需要的吧

或者拿張元素週期表看原子實也是一樣的

4樓:匿名使用者

你上大學嗎?

大學之前最好不學

要把你搞瘋的

5樓:狸閹薨

大學之前最好不學(搞競賽除外)

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的原子結構有什麼特點

6樓:匿名使用者

在主族元素中,電子最後填充在最外層的s軌道或p軌道上,最外層電子數在1~8之間,其族序數等於原子最外層上的電子數。

7樓:市永望

1,主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等於主族序數,而副族不一定,比如26號鐵元素最外層有兩個電子,屬於第ⅷ族

2,主族元素最高化合價除氟,氧外都等於最外層電子數

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分為幾課時?

8樓:匿名使用者

選修3第一章第二節 我是分三個課時上的

第一課時原子結構與元素週期表

第二課時原子半徑和電離能

第三課時 電負性

關於所謂的副族原子結構示意圖到底是咋樣的?

9樓:教授王

fe (+26) 2 8 14 2

元素的原子結構決定其性質和在週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元素週期表中位於金屬和非金屬分

10樓:幻世萌_小極

d金屬和非金屬分界線附近的元素全部是主族元素,過渡元素在副族中,故a錯誤;c選項,過氧化氫是共價化合物,錯誤。

原子結構的探索,人類認識原子結構經歷了哪幾個探索歷

道爾頓最先提出原子學說,他認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實心球體。湯姆生髮現電子後,提出原子的棗糕模型,即帶負電的電子嵌在均勻帶正電的原子內。盧瑟福根據阿爾法粒子散射實驗提出核式結構,認為原子分為原子核和電子。原子核集中了全部正電荷和大部分質量,電子繞原子核旋轉。波爾根據氫原子光譜對電子軌道做了量子化,認為電...

原子序數11 17元素的符號和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請結合下圖

bai1 原子序數為15的元素du是磷元素,最外層zhi有5個電子,故填 磷,5 dao 2 原子序內數為13的原子在化學反應 容中易失去3個電子形成帶三個單位正電荷電荷的鋁離子 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的物質有金屬,固體非金屬 稀有氣體 故填 al3 鈉 鎂 3 從11 17,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加,其原子...

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是逐漸深入的,下列原子結構模型中最切近實

a 20世紀初湯姆生提出了原子的棗糕式模型,認為原子是一個球 體,正電荷均勻分佈在整個球內,而電子卻象棗糕裡的棗子那樣鑲嵌在原子裡面,不切實際,故a不選 b 玻爾的量子原子結構理論,解決了紐西蘭物理學家盧瑟福經典原子理論中 原子坍塌 的問題,最切實際,故b選 c 1909 1911年,英國物理學家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