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詩文點選朝三暮四答案,朝三暮四文言文閱讀答案

2022-11-24 21:15:07 字數 5464 閱讀 3605

1樓:匿名使用者

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 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慾。

俄而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於已也,先誑之曰:「與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從狙皆伏而喜。

註釋 狙——音居,獼猴,一種猴子的名稱。

損——損失,減少的意思。

家口——本意是人口,這裡是家裡的糧食的意思。

充——充實,這裡是滿足的意思。

俄——俄頃,不久的意思,表示時間短暫。

匱——音潰,缺乏,不夠的意思。

馴——音尋,馴服,順從的意思。

誑——音狂,欺騙,瞞哄的意思。

若——文言人稱代詞,就是「你」、「你們」的意思。

茅——音敘,橡實,一種糧食。

宋朝有個叫狙公的人,喜歡猴子,成群的養它們(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知道他的意思.(狙公)減少家裡的口糧來滿足猴子的食慾.

不久(糧食)不夠了,打算限制猴子的食量,擔心猴子們將不馴服與自己先騙它們說:"給你們橡果,早上四顆晚上三顆,滿足嗎?"猴子們都高興地拜倒在地上.

評點 這個故事原來的意義,是揭露狙公於弄的騙術,告誡人們要注重實際,防止被花言巧語所矇騙。但是後來,這個故事的意義有了些變化,被引申為反覆無常,用來譴責那種說話、辦事經常變卦、不負責任的人。

朝三暮四文言文閱讀答案

2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編輯

宋有狙公(1)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2)狙(3)之意(4);狙亦得(5)公之心(6)。損(7)其家口(8),充(9)狙之慾(10)。俄而(11)匱(12)焉,將限(13)其食,恐(14)眾狙之不馴(15)於己也。

先誑(16)之(17)曰:「與(18)若(19)芧(20),朝(21)三而暮四,足(22)乎?」眾(23)狙皆(24)起而怒(25)。

俄而曰:「與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26)。

——選自《列子·黃帝》

3譯文編輯

宋國有一個很喜歡飼養猴子的老頭。他家養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寧可減少全家的食物,也要滿足猴子的要求。

然而過了不久,家裡越來越窮困了,打算減少猴子吃橡子的數量,但又怕猴子不順從自己,就先欺騙猴子說:「給你們的橡子,早上三個晚上四個,夠了嗎?」猴子一聽,都站了起來,十分惱怒。

過了一會兒,他又說:「給你們橡子,早上四個,晚上三個,這該夠吃了吧?」猴子一聽,一個個都趴在地上,非常高興。

4註釋編輯

1. 狙(jū)公:養猴子的老人。。

2. 解:瞭解,理解,懂得,明白。

3. 狙:獼猴

4. 意:心意。

5. 得:懂得。

6. 得公之心:瞭解養猴老人的心思。

7. 損:減少。

8.口:家口,口糧。

9. 充:充實,這裡是滿足的意思。

10.欲:慾望

11.俄而:一會兒,不久。

12.匱:缺乏。

13.限:限制。

14.恐:恐怕。

15.馴(xùn):馴服,順從,聽從。引申為服服帖帖。

16.誑(kuáng):欺騙,瞞哄。

17.之:代詞,它,代指猴子們。

18.與:給。

19.若:文言文中的人稱代詞,代「你」、「你們」,文中指猴子們。

20.芧(xù):橡樹的果實,俗稱「橡實」,一種糧食。

21.朝:早上。

22.足:夠,足夠。

23.眾:所有的。

24.皆:都。

25.起而怒:一齊生氣起來。怒:惱怒,生氣。

26.伏而喜:都很高興地趴在地上(一般是動物感到滿足時的動作)。

5翻譯句子編輯

狙亦得公之心。

猴子們也能理解養猴子的老人的心。

2.損其家口,充狙之慾。

因此那人減少了他家的口糧,來滿足猴子們的慾望。

3.恐眾狙之不馴於己也。

害怕猴子們不聽從自己。

4.與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

給你們的橡樹果實,早上四顆,晚上三顆,這樣足夠嗎?

3樓:匿名使用者

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 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慾。

俄而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於已也,先誑之曰:「與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從狙皆伏而喜。

宋朝有個叫狙公的人,喜歡猴子,成群的養它們(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知道他的意思.(狙公)減少家裡的口糧來滿足猴子的食慾.

不久(糧食)不夠了,打算限制猴子的食量,擔心猴子們將不馴服與自己先騙它們說:"給你們橡果,早上四顆晚上三顆,滿足嗎?"猴子們都高興地拜倒在地上.

註釋 狙——音居,獼猴,一種猴子的名稱。 損——損失,減少的意思。 家口——本意是人口,這裡是家裡的糧食的意思。

充——充實,這裡是滿足的意思。 俄——俄頃,不久的意思,表示時間短暫。 匱——音潰,缺乏,不夠的意思。

馴——音尋,馴服,順從的意思。 誑——音狂,欺騙,瞞哄的意思。 若——文言人稱代詞,就是「你」、「你們」的意思。

茅——音敘,橡實,一種糧食。 評點 這個故事原來的意義,是揭露狙公於弄的騙術,告誡人們要注重實際,防止被花言巧語所矇騙。但是後來,這個故事的意義有了些變化,被引申為反覆無常,用來譴責那種說話、辦事經常變卦、不負責任的人。

朝三暮四文言文閱讀題

4樓:支迎絲陽槐

朝三暮四

【選文】

宋有狙公者①,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能得公之心。損其家口②,充狙之慾③。

俄而匱焉④,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於己也⑤,先誑之曰⑥:「與若芧⑦,朝三暮四,足乎?

」眾狙皆起怒。俄而曰:「與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

」眾狙皆伏而喜。

文言文朝三暮四的全文翻譯

5樓:別搶我題啦

翻譯:宋國有一個養獼猴的人,他很喜歡獼猴,養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們的心意,猴子們也能夠了解宋公的心思。那人減少全家的口糧,來滿足猴子們的慾望。

然而過了不久,家裡缺乏食物了,他想要限制猴子們吃橡粟的數量,但又怕猴子們不聽從自己,就先瞞哄獼猴們:「(我)給你們橡粟,早上三顆,晚上四顆,夠嗎?」猴子們一聽,都站了起來,十分惱怒。

過了一會兒,他又說:「給你們橡粟,早上四顆,晚上三顆,夠嗎?」猴子們聽後都服服帖帖了。

《朝三暮四》原文:

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慾。

俄而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於己也,先誑之曰:「與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

」眾狙皆起而怒。俄而曰:「與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

」眾狙皆伏而喜。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本文出自戰國·莊周《莊子·齊物論》,記載了狙公賦芧的故事,意思是實質不變,用改換眉目的方法使人上當。不過現在我們多比喻變卦,反覆無常。

《齊物論》是《莊子·內篇》的第二篇。全篇由五個相對獨立的故事連珠並列組成,故事與故事之間雖然沒有表示關聯的語句和段落,但內容上卻有統一的主題思想貫穿著,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現出一種似連非連、若斷若續、前後貫通、首尾呼應的精巧結構。

作者簡介

莊子,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姓莊,名周,宋國蒙人,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他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

與老子並稱為老莊。

6樓:匿名使用者

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慾。俄而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訓於己也。

先誑之曰:「與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眾狙皆起怒。

俄而曰:「與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

譯文宋國有一個養猴子的老人,他很喜歡猴子,養的猴子成群,他能懂得猴子們的心意,猴子們懂得那個人的心意。那位老人因此減少了他全家的口糧,來滿足猴子們的慾望。但是不久,家裡缺乏食物了,他將要限制猴子們的食物,但又怕猴子們生氣不聽從自己,就先騙猴子們:

「我給你們的橡樹果實,早上三顆,晚上四顆,這樣夠嗎?」眾多猴子一聽很生氣,都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他又說:

「我給你們的橡樹果實,早上四顆,晚上三顆,這樣足夠嗎?」猴子們聽後都很開心地趴下,都很高興對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

7樓:0豆豆

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 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慾。

俄而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於已也,先誑之曰:「與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從狙皆伏而喜。

註釋 狙——音居,獼猴,一種猴子的名稱。 損——損失,減少的意思。 家口——本意是人口,這裡是家裡的糧食的意思。

充——充實,這裡是滿足的意思。 俄——俄頃,不久的意思,表示時間短暫。 匱——音潰,缺乏,不夠的意思。

馴——音尋,馴服,順從的意思。 誑——音狂,欺騙,瞞哄的意思。 若——文言人稱代詞,就是「你」、「你們」的意思。

茅——音敘,橡實,一種糧食。

宋朝有個叫狙公的人,喜歡猴子,成群的養它們(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知道他的意思.(狙公)減少家裡的口糧來滿足猴子的食慾.

不久(糧食)不夠了,打算限制猴子的食量,擔心猴子們將不馴服與自己先騙它們說:"給你們橡果,早上四顆晚上三顆,滿足嗎?"猴子們都高興地拜倒在地上.

8樓:富貴的納多王子

宋朝有個叫狙公的人,喜歡猴子,成群的養它們(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知道他的意思.(狙公)減少家裡的口糧來滿足猴子的食慾.

不久(糧食)不夠了,打算限制猴子的食量,擔心猴子們將不馴服與自己先騙它們說:"給你們橡果,早上四顆晚上三顆,滿足嗎?"猴子們都高興地拜倒在地上.

9樓:匿名使用者

猴子,猴子,猴子要猴子,猴子猴子,要不就猴子,猴子,養猴子,猴子,猴子,養猴子。

10樓:mei濄麮

朝三暮四

解 釋 :原指使用騙術欺騙人。後比喻經常變卦,反覆無常。

出 處 莊周《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

'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

'眾狙皆悅。

原文: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 得公之心。

損其家口,充狙之慾。俄而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於已也,先誑之曰:「與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

」從狙皆伏而喜。

解釋原文: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養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裡養了許多猴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溝通講話了。

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隻猴子四顆栗子。幾年之後,老人的經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目卻越來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顆改為七顆,於是他就和猴子們商量說:「從今天開始,我每天早上給你們三顆粟子,晚上還是照常給你們四顆栗子,不知道你們同不同意?

」猴子們聽了,都認為早上怎麼少了一個?於是一個個就開始吱吱大叫,而且還到處跳來跳去,好像非常不願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這個情形,連忙改口說:「那麼我早上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三顆,這樣該可以了吧?」

猴子們聽了,以為早上的粟子已經由三個變成四個,跟以前一樣,就高興地在地上翻滾起來。

朝三暮四今晚開什麼動物,朝三暮四是什麼號碼

猴子 猴子。朝三暮四指動物猴,朝三暮四是一個成語,源於莊周 莊子 齊物論 原來比喻用詐術欺騙人,後來用以比喻常常變卦,反覆無常,變化多端,捉摸不定的意思。猴子是一個總稱。靈長類中很多動物我們都稱之為猴。靈長目是哺乳綱的1目,動物界最高等的類群,大腦發達 眼眶朝向前方,眶間距窄 手和腳的趾 指 分開,...

朝三暮四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什麼,「朝三暮四」這個成語現在用來比喻什麼?

原來比喻用詐術欺騙人,後來用以比喻常常變卦,反覆無常,變化多端,捉摸不定 朝三暮四詳解 2 示例 釐定規則 怎樣服役,怎樣納糧,怎樣磕頭,怎樣頌聖。而且這規則是不象現在那樣朝三暮四的。魯迅 墳 燈下漫筆 3 近義詞 朝秦暮楚 反覆無常 4 反義詞 墨守成規 一成不變 比喻做人做事比較善變的人,不能腳...

真的是朝三暮四的人嗎,感情上朝三暮四是人的本性嗎?

回答親親你好稍等片刻 朝三暮四的人不好 專一不是一輩子只喜歡一個人,而是喜歡一個人的時候能一心一意。其實,人都怕找到一個花心的物件,可偏偏容易因為喜歡而喪失判斷力,又或者總是自欺欺人,是很不甘心,才總幻想著會好的,結果只可能是把自己越拖越深。說實在的,一個朝三暮四的女人,不全是品性的問題,也有貪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