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三味史怪
在中國古代,編纂史書是乙個極受歷朝歷代封建王朝重視的浩大工程,其中典章制度這一塊是史書的重要組成部分。
記載歷朝歷代典章制度的專書就稱之為「政書」。
政書在各個時期的稱呼都有所不同,比如《隋書·經籍志》稱之為「舊事」,兩唐志稱之為「故事」,到了清朝《四庫全書總目》才稱之為「政書」。
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用紀、傳來記載人事變化,又創造性的使用「八書」以紀天文、地理和文物等制度。
後來許多斷代史都沿襲「八書」體制,設定「志」來記載歷朝歷代的典章制度。
著名啟蒙思想家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認為:「紀傳體中有書志一門,蓋導源於《尚書》,而旨趣在專紀文物制度。此又與我儕所要求之新史較為接近者也。
然茲事所貴在會通古今,觀其沿革。各史既斷代為書,乃發生兩種困難:苟不追敘前代,則源委不明;追敘太多,則繁複取厭。
況各史非皆有志,有志之史,其篇目亦互相出入,遇所闕遺,則斯滯矣。於是乎有統括史志之必要。其卓然成一創作以應此要求棗畝者,則唐杜佑之《通典》也。
>梁啟超說的這段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典章文物制度是歷史內容的一部分,還是比較重要的部分,作為史書當然應該加以詳細記載。
但是歷朝爛巖拿歷代典章制度的演變有因襲繼承性,斷代為書,勢必造成原飢搭委不明和繁複累贅的情況。況且在斷代正史的「志」時有時無,也很難給人難以清晰而系統的理清相關內容。
隋唐時期,中國重新進入封建大一統王朝,政治、文化、經濟、思想全面開花,社會變得越來越富庶繁榮,便有了重新制定統一的政治、法律和封建禮儀等典章制度相關社會規範的必要,因而也就出現了把歷朝歷代制度沿革與演變當作一條完整的歷史發展體系加以考查和總結的專著。
唐玄宗時期,著名史學家劉知幾的兒子劉秩編纂完成《政典》三十五卷,頗為完善,為後人稱讚。
杜佑在《政典》的基礎上加以擴充,編纂成著名史書——《通典》。
通典》是中國留存至今的第一部專記歷代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典章制度沿革與演變的專門著作。
此後,記載歷朝歷代典章制度沿革和演變的繼作陸續出現。
其中最著名的繼作就是宋朝鄭樵編纂的《通志》和宋末元初時期馬端臨編纂而成的《文獻通考》這兩本書。
2樓:小自信
因為裡面的一些事情並不是真實發生的,而是虛構出來,杜撰出來的,屬於人們的想象,並不是真實的。
3樓:愛貓咪的葉子
這是因為很多的歷史典籍,都在磨滅前朝所創下的功績,而是在大肆的誇獎當朝皇帝,沒有任何的真實性。
4樓:小九七
故」這個字的意思就是陵燃已經過去的東西,所以政書和史書都是可以被尺改虛稱為「故事」的,都殲旁是已經過去的事情。
中國古代記述典章制度的圖書有哪幾類?
5樓:網友
中國第一部記述歷代典章制度沿革的專門著作是唐代杜佑撰寫的《通典》~
通典》在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是典章制度專史的開創之作。杜佑以前的典章制度史,基本集中於紀傳體史書中的書志部分。在史實容量和撰述體例上都有諸多的限制,無力承擔完整記述社會政治經濟制度 發展變化歷史的任務。
而《通典(全5冊)》把這一體裁獨立出來,為這一體裁的發闢了廣闊的天地。從此典制史成為傳統史學中的乙個重要門類。
通典》專敘歷代典章制度的沿革變遷,從遠古時代的黃帝起,到唐玄宗天寶末年止(肅宗、代宗以後的變革,有時也附載於注中),分為九類,以食貨居首,次以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每類又各分子目。對於歷代典章制度,都詳細地敘述了它們的源流,有時不但列入前人有關的議論,而且用說、議、評、論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6樓:休息的風
中國古代記述典章制度的圖書主要有以下幾類。首先就是儒家的經典學說,在四書五經當中的禮記和尚書都詳細的談到了周代的禮儀制度和夏商兩代的一些禮儀制度情況。第2點是歷朝邊轉的典章制度的官方書籍,比如說大明會典宋會典等官修的典章制度圖書。
第3種是觀修的一些叢書,如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太平廣記,等官方編纂的大型圖書當中有專門收錄典章制度的圖書。第4種是在各朝代的,正是中有專門關於典章制度的部分,比如說明時就有職官表,等專門記述百官職務和變化的,包括刑法志,食貨志等一些專門章節。第5點就是在一些私人編撰的史書或者說野史當中,如廿二史札記包括申時行所寫的召對錄第6點就是一些**當中如東京夢華錄。
和明季北略三朝北盟彙編摁著一些史學**,或者說當時的市民文學當中會涉及到朝廷的典章制度。
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章典制度書籍是什麼
7樓:網友
應該是秦朝的《雲夢秦簡》
如果對你有所幫助,別忘記加分哦。。
灌籃高手三大經典章節在哪看?
我覺湘北打海南那戰也是相當燃。灌籃高手這本書好在 毫不誇張的說,我是看著灌籃高手這個故事成長起來的。這部電影總體上總體上還原了原著滿足了預期 這部電影加入了新的元素帶來了全新的感覺,以及這部電影喚起了很多人年輕時的回憶帶來強烈共鳴這三個方面。第一,這部電影在總體上還原了原著,滿足了預期。從總體上說,...
那歷史記載也有假的嗎?史書上記載的,就是真的嗎?
史書對於很多重大事件的記錄是一定會有的,史書造假這個比較難以確定,但是會進行粉飾一下。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造成的 第。一 史官的主觀性。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但寫史書的史官是人,人就會有思考,有思考就有立場,難免不客觀,會主觀。雖然中國歷史上也有很多直筆寫史的傳統,所謂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其實,董狐...
中國誰負責記載國家歷史,中國最早的有記載的歷史是什麼
是史官。在中國歷史上,設立史官,記錄國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種由來已久的制度和傳統。在夏代的奴隸制國家機構中,已設定了史官。呂氏春秋 先識篇 記載 夏桀荒淫無道,太史令終古出其圖法進行勸諫,無效,即棄而奔商。商周時代,甲骨文中有 作冊 史 尹 等字。說文解字 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即史的初義是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