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仉憐蕾
再遣信令還,而太傅留之」的意思:兩次讓人叫東陽回去,但謝安。
卻留住不放。出自《林道人詣謝公》又名《恨不使朝士見》,是南北朝詩人劉義慶。
所著的**《世說新語》
中的一篇文言文。
原文:林道人詣謝公。東陽缺哪漏時始總角。
新病起,體未堪勞,與林公講論,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後聽之,再遣信令還,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雲:
新婦少遭家難,一生所寄,唯在此伏爛兒。」因流涕抱兒以歸。謝公語同坐曰:
家嫂辭情慷慨,致可傳述,恨不使朝士見!緩散」
翻譯:僧人支道林。
去見謝公(謝安),東陽(謝朗)那時還是小孩,病剛好,身體經不起勞累。他和林公談論玄理,以至於互相辯駁,毫不相讓。東陽的母親王夫人在牆壁後聽他們辯論,兩次讓人叫東陽回去,但謝安卻留住不放。
於是王夫人親自出來,說道:「我年輕時家門就遭不幸,一生的寄託都在這個孩子身上。」隨即哭著把兒子抱回去了。
謝公對同座的人說:「家嫂言辭情義都很感人,實在值得稱頌,只是遺憾不能讓朝中**一見。」
解析:因為當時謝家都以兒童接客,謝公多次阻止王夫人接兒是為了讓謝朗與客交談玄理,王夫人接兒以歸表現了王夫人對謝朗的愛。對於王夫人的行為,謝公既又無奈,同時又深為其言行所感動。
2樓:佴詠德
兩次讓人叫,東陽回去,但謝安不放。
再遣信令還,而太傅留之的意思是什麼?
3樓:驕學相長
兩次派人傳信叫東陽回去,但謝安卻留住不放。
出自:《林道人詣謝公》劉義慶〔南北朝〕
母王夫人在壁後聽之,再遣信令還,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雲:「新婦少圓孫遭家難,一生所寄,唯在此兒。」
翻譯:東陽的母親王夫人在牆壁後聽他們辯論,兩次派人傳信叫東陽回飢猜去,但謝安卻留住不放。於是王夫人親自出來,說道:「我年輕時家中就遭橘肢鏈遇不幸,一生的寄託都在這個孩子身上。」
作者簡介。劉義慶(403年 - 444年),彭城郡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
人,南朝宋宗室、文學家。宋武帝劉裕。
的侄子。襲封南郡公,永初元年(420年)封臨川王,徵為侍中。
文帝元嘉時,歷仕秘書監、丹陽尹、尚書左僕射、中書令、荊州刺史等。著有《後漢書》
徐州先賢傳》、《江左名士傳》、《世說新語》。
謝太傅問諸子侄子弟亦何預人翻譯
4樓:挺拔且透亮丶銀杏
謝太傅問諸子侄:「子弟亦何預人」翻譯:太傅謝安問眾子侄:
子侄們又何嘗需要過問政事。」出自《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問諸子侄:
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車騎答曰:
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
譯文:謝太傅問子侄們:「後輩的事又跟長輩有多少關係呢,而長輩們橋譁卻一心只想到要他們好?
世說新語·言語》是《世說新語》的第二門,共108則。作者劉義慶,字季伯,南朝宋政權文學家。言語指會說話,善於哪迅言談應對。
世說新語·言語》所記的是在各種語言環境中,為了各種目的而說的佳句名言,多是一兩句話,非常簡潔,可是一般卻說得很得體、巧妙,或哲理深迢、或含而不露、或意境高遠、或機警多鋒、或氣勢磅礴、或善於抓住要害一針見血,值得回味。
無逺弗屆,後發先至
5樓:網友
無逺弗屆——沒有什麼遠的地方不能到達(就是任何遠的地方都能到達)
後發先至——比別人慢出發,卻反倒比別人先到達。
要做到無逺弗屆,後發先至,那得全憑真本事!
《後漢書》載班超定西域遣甘英窮臨西海而還。」這裡的西海是指A 地
答案是 d波斯灣。1 波斯灣是阿拉伯海西北伸入亞洲大陸的一個海灣,介於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島之間,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東南至霍爾木茲海峽,長970多千米,寬56 338千米,面積24.1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約40米,最大深度104米。2 亞洲一些海域冠某國名或民族名,是國際地理標識 不是某國主權名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