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嗦丟這道菜嗎,「嗦丟兒」是什麼菜?

2025-05-01 02:20:11 字數 1394 閱讀 5193

1樓:乾萊資訊諮詢

湖北恩施的土家族人有一道下酒菜「嗦丟念銀汪」,也就是爆炒鵝卵石

他們一般會用正經的,河裡的鵝卵石。據說河裡的鵝卵石有一股魚腥味,炒出來比較鮮美。

炒嗦丟要用豬油。

爆香辣椒蔥薑蒜,加入鵝卵石,加入平時炒菜的家常調料品,爆炒幾分仔仔鍾出搏野鍋。

鵝卵石放進嘴裡嗦掉表面的味道,就丟開,大概這就是菜名字的由來。」

2樓:從洛樹鵬鯤

嗦丟」這道菜的名字**於湖北恩施的土家族語言,意悉雹為「不用啃不用嚼,用嗦的,而且嗦過就丟掉」。這道菜主要是用鵝卵石作為食材,製作步驟如下:

食材清單: 鵝卵石:需要直徑1cm左右的小伍陸灶石頭,腔扮需要清洗乾淨。

辣椒、花椒、麻油、蔥、姜、蒜:用於炒制嗦丟的調料。

製作步驟:1. 熱鍋涼油,放入鵝卵石,翻炒均勻,直到鵝卵石表面乾燥。

2. 加入幾頭蒜瓣兒幾塊姜,一把花椒,一把辣子,一把鹽,用鍋鏟翻動出香。

3. 將炒好的鵝卵石裝盤,趁熱上桌,用筷子或勺子挖出一顆,嗦一口,然後把鵝卵石丟掉。

嗦丟這道菜需要注意的是,鵝卵石只是用來做菜的味道和口感,並不食用。因此,在嗦完丟掉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要誤食鵝卵石。此外,嗦丟的做法也有一些變體,比如有的地方會加入一些肉類或蔬菜一起炒制。

「嗦丟兒」是什麼菜?

3樓:暑假工

嗦丟兒,顧名思義,嗦完就丟。這道號稱世界上最硬的菜,不僅硬在其罕見,更硬在其材質,它的「肉」是五顏六色的小石頭。

詳細內容:

最近,隨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來到屈原故里——湖北秭歸,有幸嚐到了大名鼎鼎的嗦丟兒。幾塊小石頭竟如此耐人尋味,將石頭含在嘴裡,彷彿看見了以前老船工嗦著石頭、小酌著苞谷酒的場景李鍵。

在秭歸縣流傳著乙個故事,說以前的老船工從上海到重慶,幾塊石頭嗦一路,一大壺苞谷酒喝完了,石頭上還有香味兒。據一些曾長期往返於重慶、上海之間的老船工介紹,嗦丟兒這道菜主要流傳於三峽地區(秭歸、巫山、奉節等),但它是一道很小眾的菜,不到迫不得已一般不哪汪巧吃。

老船工介紹,過去的長江沿岸經濟發展水平有限,港口碼頭少,承載能力不足,貨船大多是沒有自航能力的駁船,需要靠人力(縴夫)或拖頭(又叫拖船)推拉。船工出門,行船陵鬥中吃完了儲備的食物,尚且可以沿途補給,一旦停下來,被丟在江心時,就有可能面臨斷糧斷菜的情況。

因為港口承載能力不足,貨船卸完貨一般會被拖到很遠的錨地(拋錨停船處),給其他貨船讓位,船動不了,有時候等上十天半月,食物和菜吃完了,只剩些油鹽作料和靠岸時撿來的一些小石頭,「硬菜」嗦丟兒就成了不二之選。撿一些蠶豆大小的石子清洗、過油,再加佐料(蔥薑蒜、胡椒、辣椒等)和鹽翻炒,一道苦中作樂的下酒菜也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