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中關於誠信的句子,左傳誠信的名言

2025-05-02 09:55:14 字數 3199 閱讀 9131

1樓:代培勝寧衣

以下是《左傳》中關於誠信的句子:

1. 君子之言,信而有徵。

2. 修己而不責人。

3. 從善如流。

4. 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

5. 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6.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7. 樹德莫如滋,擊疾莫如盡。

8. 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9. 無德而祿,殃也。

10. 多行不義必自斃。

11. 臨患不忘國,忠也。

12.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13. 棄德崇奸,禍之大者也。

14. 宴安鴆毒,不可懷也。

這些句子都表達了誠耐頌弊信的重要性,以及乙個人應該如何以誠信昌族為櫻首本,做乙個有德行的人。

左傳誠信的名言

2樓:靜心面對發怒受

失立信不,誠信者,天下之結也,

8、請你默寫如下內容:《老子》關於誠信的名言();《左傳》關於誠信的名言()?

3樓:網友

8、請你默寫如下內容:

老子》關於誠信的名言:輕諾必寡信;

左傳》關於誠信的名言:失信不立。

左傳裡的哪句話告訴大家誠實守信非常重要?

4樓:達興老師聊汽車

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誠信,是國家的根基,人民(為人處事)的依據。)

原文: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衛侯毀滅邢。夏四月癸酉,衛侯毀卒。

宋蕩伯來逆婦。宋殺其大夫。秋,楚人圍陳,納頓子於頓。

葬衛文公。冬十有二月癸亥,公會為子、莒慶盟於洮。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

白話譯文:二十五年春季,衛軍進攻邢國,禮氏兩兄弟跟隨邢國大官國子在城上巡察,兩人左右挾持國子把他扔到城外,使他摔死。正月二十日,衛侯毀滅亡邢國。由於衛國和邢國同姓,所以記載衛侯的名字。

禮至在銅器上作銘文說:「我挾持殺死國子,沒有人敢來阻止我。」誠信,是國家的根基,人民(為人處事)的依據。

此文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僖公二十五年》

誠」,是儒家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立身處世,當以誠信為本。宋**學家朱熹認為:誠者,真實無妄之謂。

誠」是一種美德。《名人名言》∶「誠即天道,天道酬誠」。言行須循天道,說真話,做實事,反對虛偽。

意思為誠實。

誠」本是自然固有之,效法天道、追求誠信,這是做人的道理、規律。二者在哲學上雖有區別,但從道德角度看,「誠」與「信」則是同義等值的概念,故許慎在《說文解字》雲:「誠,信也。

信,誠也。」基本涵義都是誠實無欺,信守諾言,言行相符,表裡如一,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5樓:夕陽居士

從古至今,一層沒變,誠實守信不是非常重要,而是肯定重要,這是做人的基本要素,但現在你看看皮包公司普遍全國,**到處都有,己經無力挽救了,

6樓:a窈窕梅子

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

左丘明《春秋左傳》公曰: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

誠信,是國家的根基,人民(為人處事)的依據。

7樓:冰藍瀧桀

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左傳》

8樓:ai叔叔叔

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

左傳講信用的名言?

9樓:阿鑫聊生活

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誠信,是國家的根基,人民(為人處事)的依據。)

原文: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衛侯毀滅邢。夏四月癸酉,衛侯毀卒。

宋蕩伯來逆婦。宋殺其大夫。秋,楚人圍陳,納頓子於頓。

葬衛文公。冬十有二月癸亥,公會為子、莒慶盟於洮。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

白話譯文。二十五年春季,衛軍進攻邢國,禮氏兩兄弟跟隨邢國大官國子在城上巡察,兩人左右挾持國子把他扔到城外,使他摔死。正月二十日,衛侯毀滅亡邢國。

由於衛國和邢國同姓,所以記載衛侯的名字。禮至在銅器上作銘文說:「我挾持殺死國子,沒有人敢來阻止我。

誠信,是國家的根基,人民(為人處事)的依據。

10樓:花花

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左丘明《春秋左傳》公曰: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誠信,是國家的根基,人民(為人處事)的依據。

11樓:網友

1、不以一眚掩大德。

2、失信不立。

左傳裡面哪句話是告誡別人說話要講誠信?

12樓:zjc**座

《左傳》裡提到「忠」「信」沒有直接說「誠信」。

忠信,翻譯現代語言,是「忠誠信義」的意思。

在《左傳》「桓公王以諸侯伐鄭」一段裡,就出現了「忠信」二字。

.《採蘋》、《雅》有《行葦》、《洞酌》,昭忠信也。

翻譯過來:《採蘋》、《雅》有《行葦》、《洞酌》的篇章,都是昭忠誠信義的。

在《左傳》「桓公楚武王伐隨」一段裡,也有「信」字的出現: .公曰:「吾牲栓肥腯,栥盛豐備何則不信」?

翻譯過來:隨國國君說:「我祭祀用的牲畜都很肥壯,盛的穀物豐滿而完備,怎麼能說是不誠信呢?」

左傳》相傳為左丘明著。

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是中國古代一部敘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標誌著我國敘事散文的成熟。

13樓:來自水立方有禮貌的天目瓊花

左傳裡面有句話所說的人無信而無立。

14樓:愛靜靜愛圖圖

君子之言,信而有徵。出自《左傳·昭公八年》。君子說過的話,就要講信用,言之鑿鑿而有驗證。

8、請你默寫如下內容:《老子》關於誠信的名言();《左傳》關於誠信的名言()

15樓:小溪趣談生活

1、《老子》關於誠信的名言: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譯文:那些輕易發出諾言的,必定很少能夠兌現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勢必遭受很多困難。

2、《左傳》關於誠信的名言: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

譯文:誠信,是國家的根基,人民(為人處事)的依據。

16樓:lord九爺

老子:「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左傳:「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

關於誠信的俗語,關於誠信的諺語

1 生命誠可貴,誠信價最高。意思是 生命雖然很珍貴,但是誠信的價值最高。2 人無信不立,信以誠為本。意思是 人沒有誠信是沒辦法立足的,誠信是一切的根本。3 言必信,行必果。意思是 答應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4 寧可失錢,不可失信。意思是 寧可丟掉錢,不能丟掉信任。5 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沒有什麼可以...

《左傳》是誰寫的,《左傳》是誰寫的?

左丘明,生卒年不詳,1 都君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稱左丘明 關於左丘明的姓名,長期以來由於先秦及漢代文獻對左傳作者左丘明的記載非常有限,歷代學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況問題爭論不休 眾說紛紜。2 一說複姓左丘,名明 一說單姓左,名丘明,但史載,左丘明乃姜子牙後裔,嫡系裔孫丘 邱 氏較為可靠,旁...

關於誠信的現代詩,關於誠信的詩歌

舒婷 人心的法則 為一朵花而死去 是值得的 冷漠的車輪 粗暴的靴底 使春天的彩虹 在所有眸子裡黯然失色 既不能阻擋 又無處訴說 那麼,為 而死去 是值得的 為一句話而沉默 是值得的 遠勝於大潮 雪崩似地跌落 這句話被嘴脣緊緊封鎖 汲取一生全部誠實與勇氣 這句話,不能說 那麼,為不背叛而沉默 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