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那至早唯少來說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只要誠心向善的話,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都是非常倡導的,不過還是嗯,向佛教多一點吧,道教的話,她她提上乙個無為而治的思想,比較向上嚮往著念睜晌自由仔鋒。
2樓:巋欣怪樂賾
途徑不同。比如道家注重性舉碧握命(身心)雙修,佛家的途徑只注重修性(心),以便用有限的人生正慶悟慧陸求無上的大道。道家注重修行的穩定性。
請問善心同佛心有優分別?
3樓:溫嶼
更新1:(打錯字) 請問善心同佛心有何分別?
善心是基本學佛的方向!亦是做人的應有的本義!渡人向善亦即指引人們走向博愛棈神主義。
簡略地說:善心是一種義行。 佛心是一種救世心,慈悲為懷。
普渡眾生。離苦得樂。地藏菩薩悲願是: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其用意,立志所有地獄眾生皆可脫離地獄之苦,共生佛道。享天上之清福!
佛心包含持戒,行菩薩道,自利利他,自覺覺他。到最後。沒有說他自己作佛。
卻也成佛了!這些偉大的精神,是利樂有情,無我利他,俱犧性奉獻。佛心是廣大心,般若心,無分善惡對待。
因為脊薯物善人與惡人他們同樣被救渡。只看眾生所立何種心?如何取捨吧!
如說:善心的人他願意舍財、願意分享、樂意助人。這種義行與佛心的廣大寬巨集,則尚有一大段距離。
注:佛、菩薩眾多,在下略說其一:(地藏王菩薩)。
2011-04-10 03:03:06 補充:
佛心包含善心。善心不一定指向佛心。 因為教門不同,道理雖近,演煉則有不同。
2011-04-10 10:48:56 補充:
補充分析~ 從知見上看:善心與佛心,倆者就會有以上的分別。再者~ 善心與佛心可以分時間,階段演煉而成就。
從表裡看倆者二即一,一即二。 [華嚴經]雲: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
執著而不能證得。
佛心是覺者心,慈悲圓滿善心亦包括了般若。善心一下捨己時喜心讚歎別人善行喜心。佛這個手啟慈心悲心櫻液喜心舍心到達圓滿可以發光,意思就是多生多世這個心發開到無量大和無量光。
在於個用家。可以二合一。也可分別。
在我眼中,已經冇分別!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本來無佛心,何來有分別??
當然有不同。
善心是指一顆行善的心。
至於佛心是指好像佛的心一樣。
即是利他。引領別人行善。
甚至修行佛法。
離苦得樂。
佛家的善是什麼意思
4樓:煩惱即菩提
佛家的善有幾種:
人天乘以行善為善。
小乘以自我解脫為善。
大乘以自覺覺他為善。
5樓:西江月明人未知
不為他人增添煩惱為善。
什麼叫即心是佛無心是道 道是什麼
6樓:網友
即心是佛。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倓虛法師開示說,心是性之量,佛是性之體,生是量之具。則量是體具之量,體是量具之體。又說無心是道,無心是無意識分別心,是道,道是法身,是理法聚,又叫理體,是真理所聚。
7樓:網友
人的覺悟能力,就潛藏在人的本性裡,本性就體現在人的起心動念裡,所以有「即心是佛」。
人要找到本源的佛性,需要放下「貪」「嗔」「痴」,放下「眼」「耳」「鼻」「舌」「身」「意」,進入「無我執」「無法執」「無分別」境界,即稱「無心」。
8樓:地藏沒落藝術家
馬祖道: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無心是道_
先看兩個經典所言:
華嚴經》有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祖堂集》卷二十《瑞雲寺》上有文如下:
此相者,迷頭認影相。何以故?若有人不了自己佛及淨土,情知他方佛淨土,一心專求往生淨土。
見佛聞法,故勤修善行。唸佛名號,及淨土名相。故表此相也。
志公笑雲「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騎驢覓驢」者, 即此相也。
然後,不可說,不可說。
末學慚愧,善巧方便,簡單說說:
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本來圓滿,不必向外求佛。」
9樓:網友
既心是佛是你有心本來就是佛。因為有了意思執著而產生了我的執著故有意思非真道也。道本自然,無執著,無分別,亦無我。
佛教引人向善,可是善惡本是一體,那為什麼還要向善?
10樓:網友
善惡本一體,皆出自爾心;人心有二心,即真心與妄心;真心本善,妄心生惡,此妄心能時刻對外物生出貪嗔痴三妄念。修行者就是借善法調伏妄心,顯露真心。
1.救人是發善心,發慈悲心而為之;自是功德無量,因為這是在為自己種善因,日後會有善果。
2.即便被救的人日後成為殺人不眨眼的惡魔,但對於那些你並不知道,你救人只是憑著善心而為,因而你救人是在為善,也是在為自己培積了福德;
3.個人有個人的因果,對於被救的人;因有人給了他做人的機會,卻不思行善積德,而大開殺戒,這是他自己在為惡;他的惡報將會被自己嚐到。
佛教的善惡觀是非常徹底的;在平等看待一切眾生的前提下,教導眾生棄惡從善,深信因果,以徹底改善個人命運從而離苦得樂。對於佛法的善惡觀與平等心切不可曲解。
11樓:一休君
善惡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怎麼理解?意思是善惡有時候只是體現在一件事情上面的兩個對立面,而不是簡單去評定乙個人的標準。
你殺雞給孩子吃,誰善誰惡?還有佛教還是不要信吧,偽善的邪教而已。
12樓:艾幻
救人是善事,不管那人以後有多麼殘暴不仁那是那個人的惡,但若你見死不救那就是你的不該。
善惡來自自身判斷,沒有決定的答案,無愧於心便好。
13樓:三毛藏經閣
1、善惡本一體,是說人的心靈正是人之本體,本體無善無惡,純真純潔,沒有任何人工的做作,這就是超越人意的至善。
2、善惡雖是一體所生,但是作用完全不同,善可以給人以快樂;惡給人以災難。
14樓:網友
希特拉認為自己是在行善。 當然這個說法很可笑。但從你的言語中只能得到這個結論。
佛講的是利已利他利眾生。你的那個說法可笑。不利已,你怎麼知道這是善的呢》?希特拉其實就是這樣,先利全世界,再可能利已,只是利全世界他沒有先做到。歪了歪了。
15樓:世間法多浮雲
如果真正明白善惡不二,心中不會分別,行善只是一種與大眾結緣的方便法,幫助眾生覺悟有很多方法,都在根椐自己能力,隨緣取捨,行方便道,能否保持住清淨心,要看平時修行的功夫。修行常能放下得失之心,自然能少煩惱。
深信因果而不昧因果,內修清淨平等,外行慈悲隨緣。阿彌陀佛!
16樓:匿名使用者
有善有惡有因果,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17樓:段半凡
希特拉是天象,不完全是個人行為。
佛是善心,還是懦弱?
18樓:自信的龍龍
佛是善因不是懦弱。
當你作為乙個強者的時候你可以去憐憫弱者幫助苦難。
而面對乙個某些方面比你更強的人你要虛心求教,但對方狂妄至極目中無人的時候你可以選擇正面硬剛或者轉身離開。
而佛陀的教育則是教化眾生,從善而終,佛陀身為一名老師,身為一名尊者在人們心中自然有著至高無上的尊敬,為了不破壞這份尊敬,為了能更好的教化頑固的人們所以佛陀採用以柔克剛,以理服人,要知道佛陀的某一世是皇親國戚,擁有者至高無上的權利,但他並沒有利用這些權利來控制某個區域或者些許人心,佛陀為了讓大眾脫離苦海讓大家互助互愛所以創立了佛教,在當時那個年代的文化與教育事實上根本教化不了當時的眾人,因為那個年代人的基因好,人高馬大對面臨的危險與處理問題的方式都實行簡單粗暴來解決問題,所以也就是體力武力來化解很多事情,所以就造成了殺戮與奔波勞苦,佛陀作為至高無上的皇子看到這些心生悲憫所以創立了佛教文化,教化人們修心養性,用人類的文明來化解諸多矛盾,這樣就不會破壞家庭,團體以及國家,是一種治理國家幫助弱者的一種手段,就像一塊土地,而佛陀的文化就像水一樣慢慢滲透滋潤逐漸的使乾枯的泥土,使它有營養有凝聚而滋養出更高的文明,是人類得以發展與前行,不會因為戰爭殺戮而枯竭。
人的思想有兩面佛教來說是善與惡,道教是陰與陽,佛教的許多知識都是圍繞著善與惡來衍生出文化的,最終的目的就是棄惡揚善,和平共處!
就像乙個國家要求每個孩子都要上學並學習國家的文化考究國家的歷史一樣,只有你對某種事物的過多瞭解你才能更好的去鑽研去研究最終得出結果與成就…
19樓:蝴蝶榔君
儒佛好善良忠義正氣。梳張孝、悌情正氣長存。
20樓:求索
太多時候因為懦弱所以得到善報!
21樓:開發自性
善分四種。佛之善即大慈大悲。
一:愛緣慈。有愛才會有慈悲。(如家人)。
二:眾生緣慈。義務奉獻者。
三:法緣慈。從事義務工作但是絲毫義務的念頭都沒有,心裡面清清靜靜。
四:大慈大悲。佛之境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完全瞭解宇宙人生真相,眾生與我是一體。佛對眾生就像對待自己一樣沒有爭的必要,又豈是懦弱?
22樓:浩星毅君
當然是善心,但是不會造業。
心即是佛,無心是道。無心是道的道和佛有什麼關係
23樓:定心樓文玩木質佛珠
你所舉無心是道這個詞彙,在道教與佛法中都曾經出現過。所以他和佛法有一定關係。
是佛、道兩家的修持者在用功境界上詞彙。古大德曾有名言;莫說無心便是道,無心尚隔萬重關。可見這個無心的境界是不究竟的,屬於小乘極果的乙個階梯。
與佛法的關係是因為在佛法中,有時候把道、佛、心、空、如來、法性等等名詞都作為乙個比喻說明性的作用出現,所要比喻說明的就是萬事萬物的那個本體功能,因這個功能是形而上的。所以在大家老子的《道德經》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教義出現,也就是佛法中所言;是法過語言文字,的道理。
表達方式不同,衷心思想一致。這些詞彙所表達的都是相似,而非真實。
願您快樂。
24樓:網友
道是道法,本源的意思。
佛是覺悟的人。
25樓:網友
都是這個心字鬧的。心的解釋太多了,不僅讓你迷惑,也迷惑了不少求道人。
26樓:網友
都是一樣的意思。只是名字不一樣罷了。就像你的兒子管你叫爸爸,你的老婆管你叫老公,但無論是叫「爸爸」還是「老公」,你還是你。
佛教我們一心向善、請問什麼是善?
27樓:匿名使用者
真善,佛陀已經為眾生宣說了,即是《十善》為根本標準,依次善修,必獲勝報,無有虛假。世間人所謂的善未必就是真善,都說是為了對方的利益考慮,然利益的同時另一面即是傷害。
人去世時是中午12點半,走的是佛道嗎
佛道和人什麼時候去世沒關係。佛道在於你是否能以智慧力破除我見,以慈悲心普度眾生。中國有哪些傳統家庭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彙整合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 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 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 ...
這個彌勒佛,是和田玉嗎,你好老師,請問這彌勒佛是和田玉來的麼?白度屬於什麼級別的,達到羊脂白玉級別麼?值多少錢?
這個彌勒佛,不僅是和田玉,而且是正宗的新疆和田籽料 青白籽料 隨形雕,真皮色,彌勒佛吊墜,可以放心佩戴。玉質緻密度不錯,有較好的油性糯性表現,缺點是白度不夠,屬於青白小籽,個頭不大,雕工規範,但不出彩。屬於有質感,看相不出色的和田玉吊墜。目前玉器市場 在2000 2500元左右為正常賣價。白度較好的...
請問中國珠寶,跟金六福珠寶是同公司嗎
中國珠寶和金六福珠寶不是同一家公司經營的。中國珠寶是央企。而金六福珠寶全名是香港金六福珠寶,2002年在香港成立的公司。這兩個品牌都是加盟為主的,母公司未必是同一個老闆,但你們當地如果出現這兩個品牌,背後的加盟人可能是同一個。中國 和中國珠寶是同一個品牌嗎 中國珠寶首飾進出口股份 簡稱中國珠寶,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