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入水還是水入酸,酸在水時為何會產生酸性

2025-05-09 12:50:07 字數 3499 閱讀 7238

1樓:內蒙古恆學教育

酸入水。

由於濃硫酸有強烈的腐蝕性,溶於水時又放出大量熱,易使水沸騰而引起濃硫酸飛濺至**和衣前晌正物上慧悔導謹叢致嚴重的後果。

所以使用和稀釋濃硫酸必須嚴格按要求進行:稀釋濃硫酸時,必須將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要攪動液體,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

2樓:花為誰栽

稀釋濃硫酸的時候是酸入水。稀釋濃硫酸時濃硫酸溶於水會會放出大量的熱,水的密度比濃硫酸的密度小,所以如果將水倒入濃硫酸中水會浮在濃硫酸滑蘆的上面而沸騰造成液滴飛濺,所以稀釋濃硫酸一定要將濃硫酸沿著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並不斷攪拌行纖使熱量迅速散失。

一、脫水性

1、就硫酸而言,脫水性是濃硫酸的性質,而非稀硫酸的性質,即濃硫酸有脫水性且脫水性很強。

2、脫水性是濃硫酸的化學特性,物質被濃硫酸脫水的過程是化學變化的過程,反應時,濃硫酸按水分子中氫氧原子數的比(2∶1)奪取被脫水物中的氫原子和氧原子。

3、可被濃硫酸脫水的物質一般為含氫、氧元素的有機物,其中蔗糖、木屑、紙屑和棉檔讓仿花等物質中的有機物,被脫水後生成了黑色的炭(炭化),並會產生二氧化硫,故實驗一定要在通風良好的情況下進行,否則有一定危險。

二、強氧化性

1、跟金屬反應。

常溫下,濃硫酸能使鐵、鋁等金屬鈍化。主要原因是硫酸分子與這些金屬原子化合,生成緻密的氧化物薄膜,防止氫離子或硫酸分子繼續與金屬反應,如鐵一般認為生成四氧化三鐵。

加熱時,濃硫酸可以與除金、鉑之外的所有金屬反應,生成**金屬硫酸鹽,本身一般被還原成二氧化硫。

2、跟非金屬反應。

熱的濃硫酸可將碳、硫、磷等非金屬單質氧化到其**態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還原為二氧化硫。在這類反應中,濃硫酸只表現出氧化性。

3樓:

在進行酸鹼反應時,應該是先加入水再加入酸。這是因為當酸被加入到水中時,會立即溶解並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如果反過來將水倒入濃硫酸或濃鹽酸中,則可能會發生劇烈的放熱反應,旦頌導致熱水和騰汽噴出,甚至可能會造成燙傷。因此,在實驗室操作中,必須嚴格按照「先加入液沒水,再加入酸」的順序進行,模埋鄭以確保實驗安全。

4樓:

您好,親,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哦。將酸和水混合時,應先加入乎液水,再加入酸。這是因為加入酸時,反應會放出大量的熱量,如果先加入酸,可能會導致反應過程中的熱量不斷積累,從而引起燙傷或甚至燒燃的歲李物危險。

因此,為了安全起見,加入水時應該慢慢滴加,將溶液冷卻後再慢慢地加入酸。這樣可以減擾畢緩反應的速度,保證操作的安全。

5樓:

親親,這是乙個化學問題,答案是「酸入水」。這是因為在將酸加入水中時,酸分子會被水分子所包圍,這樣能夠有雀孝顫效地防止酸濺濺出來,從而保證實驗的安全性。如果將水倒入酸中,由於酸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很容易引起劇烈的反應和噴濺,導致人員受傷和實驗失敗。

當酸被加入水中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 先準備好所需的水,再加入酸,而不是先加入酸再加入水,這是因為酸和慎棚水反應時會放熱,如果先加入酸,可能會導致水沸騰和濺濺,從而造成危險。

2. 將酸慢慢地滴入水中,不要一次性加入過多,以免引起劇烈的反應。3.

在將酸加入水中的過程中,應該頃敗不斷地攪拌,使酸和水充分混合,以避免區域性反應過程過快而引起不穩定的現象。總之,酸入水是一種常用的化學實驗操作,需要遵循一定的安全規範和操作流程,以確保實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希望我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歡迎隨時諮詢哦!

水是酸嗎

6樓:健康小馬甲

水不是酸也不是鹼,屬於中性物質。在水中能電離出氫離子並飢伏且不產生其它陽離子的物質屬叫酸。在水中能電離出氫氧根離子並且不產生其它陰離子的物質叫鹼。

酸鹼中和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成水。

水的簡介

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爛圓攜素組成的,乙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乙個氧原子構成的.乙個水分子h2o由兩個氫原子和乙個氧原子構成。

水(化學式:h₂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腔穗的源泉。

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氣水、海水、地下水等),蒸餾水是純淨水,人工制水(通過化學反應使氫氧原子結合得到的水)。

水是酸嗎

7樓:你身邊的資質專家

水的電離產物確實只有h+(h3o+)和oh-,不過在中學階段內,並不把水當做酸或是鹼處理。如果你想了解的更多,可以看看下面一段引用的:

按照阿累尼烏斯酸鹼理論,酸指在水溶液中能電離產生h+(h3o+)的物質。水能部分電離產生h+(h3o+),因此水是酸。[可是按照這一理論,鹼指在水溶液中能電離產生oh-的物質。

但水也可以部分電離產生oh-,那麼水又是鹼嘍!]

按照布朗斯臺特的酸鹼質子理論,凡能給出質子(氫離子)的物質(分子或離子)都是酸。水部分電離能產生h+,因此水是酸。[可是按照這一理論,凡能結和質子的物質都是鹼。

但水也可以結合h+產生h3o+,那麼水又是鹼嘍!]

按照路易斯的酸鹼電子理論,凡能接受電子對的物質(分子、離子或原子團)都稱為酸。水能接受電子對,因此水是酸。[可是按照這一理論,凡能給出電子對的物質都稱為鹼。

但水給出電子對,那麼水又是鹼嘍!]

公認的,水既不是酸也不是鹼——它兄褲螞是中性的。按照傳統觀點,水中電離出的h+(h3o+)和oh-的物質的量比是1:1,表明水中的酸鹼性相互「抵消」。

事實上,水既是酸也是鹼。根據前面三種純悶酸鹼理論中酸和鹼的定義,水既能體現酸性,又能體現鹼性。當水與鹼性物羨埋質發生反應時,比如水與活潑金屬鈉的反應,水中的h+(h3o+)參與反應,體現了酸性;當水與酸性物質發生反應時,比如水與活潑非金屬氯氣的反應,水中的oh-參與反應,體現了鹼性。

水是酸和鹼的統一體。水中的h+(h3o+)保持其酸性,oh-保持其鹼性,而兩種離子濃度相等使水體現中性。

酸在水時為何會產生酸性??

8樓:華源網路

酸能釋放出氫離子(h+)/水合氫離子(hydronium ion)昌枯(h3o+) 酸的性質包括: 1.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能使酸鹼指示劑變色。

主要是因為酸能釋放出氫離子(h+)。2.和鹼發生中和反應 酸 + 鹼 → 鹽 + 水。

主要是因為酸中的氫離子(h+)和鹼中的氫氧根離子oh-結合成水(h2o),是複分解反應。 hcl + naoh = h2o + nacl 3.和鹽發生反應(複分解反應) 酸 + 鹽 → 新鹽 + 新酸(強酸 → 弱酸) 2hcl + na2co3 = h2o + co2↑ +2nacl 碳酸差兆不穩定會繼續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4.和金屬氧化物發生反應 酸 + 金屬氧化虛迅租物 → 水 + 鹽 2hcl + cuo = cucl2 + h2o 5.和某些金屬單質反應 酸 + 某些金屬單質 → 氫氣 + 鹽(和金屬活躍性有關) h2so4 + ca = h2↑ +caso4

酸是一種含氫的化合物,溶於水時會電離,產生氫離子。這個過程稱為電離作用。氫離子就是令酸顯示其特性的關鍵。

參考: 教科書。

水是酸是還是鹼,水(H2O)是酸還是鹼

首先,你必須要明確一點 水 是難電離的物質,因為是氧化物啊 純水是中性的,因為對酸和鹼的定義就是在 水是中性的 這一前提下而來的,這是因為人們把 水是中性的 作為參考系,由此才引入了酸性和鹼性物質的分類的啊!要是還不理解,從 中和反應 可以側面看出水是中性的,因為 氫氧根 和 氫離子 是一比一反應的...

水H2O是酸還是鹼

水不是酸也不是鹼,屬於中性物質。在水中能電離出氫離子並且不產生其它陽離子的物質叫酸。在水中能電離出氫氧根離子並且不產生其它陰離子的物質叫鹼。酸鹼中和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成水。根據酸鹼質子理論,酸鹼在溶液中所表現出來的強度,不僅與酸鹼的本性有關,也與溶劑的本性有關。能測定的是酸鹼在一定溶...

人被水溺死後,屍體是會浮在水面還是沉入水底

以上回答還不夠全面 補充如下 先沉入水底,過幾天腐敗發酵產氣浮出水面,再過幾天無人認領,受各種微生物 動物及外力作用被分體,分解,部分密度低於水的繼續漂浮,其他部分又沉下去,最後慢慢溶解消失。該過程分析不考慮預先附加條件及外界不可抗力影響 因喝了大量水,先沉入水底。過幾天腐敗發酵產氣浮出水面。先是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