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到達
1樓:野半下獨
1、及。例句: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
翻譯:農夫告訴我春天到了的訊息,將要到西邊的田地耕作。
2、往。例句:先秦·孔子《論語》:「譬如平地,雖覆一簣搏孝,進,吾往也。」
3、至。例句:先秦·孟子《趙威後問齊使》:「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翻譯:大王不要歸罪於年成,這樣,普天下的百姓便會湧向到您這兒來了。
4、之。例句:清·彭端淑 《為學》:「吾欲之南海。」
翻譯:我想要到南海去。
5、達。例句:清·蒲松齡《促織》:「自昏達曙,目不交睫。」
翻譯:從黃昏到黎明,完全沒有閉眼睡覺。
至的本義為「達到」。
致本義為「送達」,《說文解字》:致,送詣也。(送到,送往)
在「到達」上,主要在於主客觀的不同。這是它們的區別。
如:致富——通過……手段和辦法達到富,是主觀努力或人為施加外力的作用。
由窮至富——從原來的窮困達到後來的富有,強調的是客觀過程。
一般情況下,二者不能混用。
但是,在古文中,致,有時與至通。如「諸侯皆許諾,齊嫌搜車千乘,卒先致緣陵」(各國諸侯都許諾了,齊國出了一千乘兵車,士卒提前到了緣陵。——出自《管子》)當致與至通時,「致」也就是「至」了,相通時沒有區別。
拿走文言文怎麼表達
2樓:成大文化
指東向西君說得不錯。
古代的走是跑的意思,相當於現代漢語的「走」可以用行、步、履、舉步如:日行千里 乃自強步,日三四里旦空埋。(乃自強步:就自己勉強行走。)
如履薄冰 舉步輕捷 不能舉步 「趨」是急走、快步走的意思。 如果表達的是快走用「趨」。
如:鯉趨而過庭。(古代晚輩不能在長輩跟前慢吞吞地走,所以孔鯉在他父親孔子面前快步走過庭院。)
至於說「步在古文裡頭是現在走兩步的意思」,用古話說就是「再舉足為步」。舉足兩次在古代為一步,就是說現在的兩步在古代稱為一步。
但是這個步字是名詞,與當動詞用的步是兩碼事。今天還常說「步入會場」,意思是「走進會場」,這個步字是文言動詞,由古漢語而來,相當於白話的「走」。
指東向西君說得不錯。古代的走是跑的意思,相當於現代漢語的「走」可以用行、步、履、舉步。
如:日行千里。
乃自強步,日三四里。(乃自強步:就自己勉強行走。)
如履薄冰。舉步輕捷 不能舉步。
趨」是急走、快步走的意思。 如果表達的是快走用「趨」。如:鯉趨而過庭。(古代晚輩不能在長輩跟前慢吞吞地走,所以孔鯉在他父親孔子面前快步走過庭院。)
至於說「步在古文裡頭是現在走兩步的虧毀意思」,用古話說就是「再舉足為步」。舉足兩次在古代為一步,就是說現在的兩步在古代稱為一步。但是這個步字是名詞,與當動詞用的步是兩碼事。
今天還常說「步入會場」,意思是「走進會場」,這個步字是文言動詞,由古漢語而來,模螞相當於白話的「走」。
好友傳文言文,親友文言文怎麼表達
親友文言文怎麼表達 令 用在名詞或形容詞前表示對別人親屬的尊敬,有 美好 的意思。如 令尊 令堂 對別人父母的尊稱盯花馳拘佻餃寵邪觸矛 令兄 令妹 對別人兄妹的敬稱 令郎 令愛 對別人兒女的敬稱 令閫 尊稱別人的妻子 令親 尊稱別人的親人 家 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戚。如家父 ...
文言文問題,文言文問題
柳宗元 范仲淹 歐陽修 吳均 酈道元 蘇軾 第一冊 論語 十則 扁鵲見蔡桓公 韓非子 狼 蒲松齡 短文兩篇 兩小兒辯日 列子 樂羊子妻 範 曄 詩五首 歸田園居 陶淵明 過故人莊 孟浩然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 遊山西村 陸 遊 為學 彭端淑 木蘭詩 賣油翁 歐陽修 宋定伯捉鬼 幹...
文言文蝙蝠,文言文翻譯蝙蝠
把兩面派的人物作為蝙蝠,見風使舵,左右逢源,不斷改變自己的原則和立場,來投機鑽營,謀取私利的人。文言文翻譯 蝙蝠 原文鳳凰壽,百鳥朝賀。唯蝙蝠不至。鳳凰責之曰 汝居吾下,何如此倨傲?蝙蝠曰 吾有足,屬獸,何為賀汝?一日,麒麟生誕,蝙蝠亦不至。麒亦責之。蝙曰 吾有翼,能飛,屬禽,何為賀歟?繼而,鳳凰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