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平凡的世界》梗概(不超過500字)

2025-05-24 00:55:13 字數 952 閱讀 6901

路遙是怎樣寫作《平凡的世界》的?

1樓:網友

1、背景。《平凡的世界》是從1975年開始創作的,1988年5月25日完稿,而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種文學新思潮風起雲湧,現代派、意識流等文學觀念風靡一時,文學創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變求新令人目不暇接。與此相反,傳統現實主義創作卻受到「冷落」 。

甚至有批評家認為,路遙的另一部**《人生》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遙仍然堅持創作完成了這部**。

2、作品簡介。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全書共三部。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程序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第一版於1986年12月在文聯出版社出版;第二版於2012年3月在北京十月文藝於出版社正式發行。

3、作者簡介。

路遙(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中國當代作家,生於陝北清澗縣乙個世代農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恢巨集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該作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後因肝病早逝,年僅42歲。

由於路遙出身農村,他的寫作素材基本來自農村生活,他始終認定自己是乙個「農民血統的兒子」,是「既帶著『農村味』又帶著『城市味』的人」,他堅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許在於創作的過程,而不在於那個結果」。所以他認為「只有在無比沉重的勞動中,人才活得更為充實」。他始終以深深糾纏的故鄉情結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陝北大地作為乙個沉浮在他心裡的永恆的詩意象徵,每當他的創作進入低谷時,他都是乙個人獨自去陝北故鄉的「毛烏素沙漠」,他在那裡審視自己,觀照社會。

來評價下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對路遙《平凡的世界》的文學評價

每個人物的心理描寫都那麼恰到好處,沒有一句讓人感覺不真實,路遙是怎麼寫出這麼多真實鮮活的人物呀!太傷心傷腦了,難怪英年早逝。六十年代末出生的我,雖然與筆下的人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但那個年代經歷的一些事情還是有點感受的,因為我家祖宗十九代也都是農民,父母還是生產隊普通的小幹部!感謝勤勞善良的父母,感謝...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你們看完有什麼感受

人生有太多的無奈,太多的不得已,一件事的存在只是為了去擠壓另一件事。為了生存,我們必須要放棄些什麼。孫少安的一生經歷的太多,他每天在人生的低潮高潮裡來來回回。為了生存,為了改變艱苦的生活環境,他開始孜孜不倦地幹活,成長讓他失去了愛情,而值得慶幸的是,他和秀蓮也算是 一見鍾情 婚姻美滿的滋潤讓他嚐到了...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對女性形象塑造有哪些獨特的藝術手法?

路遙。是當代文學史上被眾多讀者得以銘記的作家之一,他以現實主義創作的手法將深刻的生活體驗,透徹的感悟融入作品的創作中。他的作品因其恢巨集壯闊的畫卷 跌宕起伏的情節和感人至深的情感給無數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為當代現實主義文學中為數不多的常銷書籍之一。那麼路遙在 平凡困核的世界畢尺亮 中對女性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