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窯的考古謎團
1樓:驚嘆
由於原來被認為哥窯的龍泉黑胎開片瓷被認為是「龍泉仿官」和「龍泉官窯」,宋代似乎就不存在哥窯,文獻關於哥窯的記述被認為是以訛傳訛。然而,仔細研究和分析,就會發覺事情並非如此簡單,其關鍵在於「龍泉官窯」和杭州郊壇下官窯孰先孰後的問題並未真正得到解決。由於「龍泉官窯」的立論建立在「龍泉仿官」的基礎上,認為仿官是不可能的,卻又與官窯相一致,自然是官窯,並認為杭州郊壇下不能滿足朝廷之需,再在龍泉燒造以充不足。
這一觀點很自然地派生出杭州郊壇下官窯早於龍泉官窯的定論。
然而,沒有足夠的考古資料證明這一觀點,並由此還引發出種種疑團:郊壇下不能滿足朝廷之需,為什麼不就地擴充、就近擴充,而要到千里之外的龍泉建窯燒造?宋室南渡帶來了北方工匠,他們慣於圓窯用煤燒造,何以能在杭州建立龍窯用柴燒造?
文獻關於哥窯的論述難道一定都是空穴來風嗎?哥不能仿官,但官卻可以仿哥,各朝各代的官窯都建立在民窯的基礎上,難道就不存在官仿哥的可能嗎?宋室南渡,皇帝漂泊13年,這期間南渡窯工在何處生存?
如何生存?是吃皇糧還是自謀出路?這些疑問最終都聚焦在龍泉最初的黑胎開片瓷的年代和性質上,也就是說龍泉最初的黑胎開片瓷會不會是皇帝顛沛流離的十餘年中北方工匠和龍泉窯工技藝結合的產物?
燒造傳世瓷器的哥窯在**?
2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有人認為它可能在江西景德鎮,因為明清兩代景德鎮哥瓷燒得很成功,但沒有證據能夠證明宋元時的傳世哥窯也在那裡。也有人判斷也許在吉州窯的產地江西吉安,因為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論》裡提到該地有乙個「碎器窯」,但直到現在還沒發現這個碎器窯。在另乙個明代人高濂《遵生八箋》裡談到哥窯取瓷土於杭州鳳凰山下,好像是指瓷窯在這裡,有人以此來推斷窯址在杭州。
目前關於哥窯窯址究竟在何處,人們眾說紛紜,考古學家們還在**,希望得到乙個正確的答案。
歷史上真的有哥窯嗎?
3樓:匿名使用者
有。哥窯是宋代「柴、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一。相傳南宋時有龍泉章氏弟兄章生。
一、生二,兄弟倆人各自建立一座燒瓷的窯口,各主一窯,章生一是兄長,所以他的窯稱為哥窯,名稱因輩分而來;章生二所主理的窯建在龍泉,以地名命名為「龍泉窯」。哥窯以紋片著稱。其特徵可歸納為:
黑胎厚釉,紫口鐵足,釉面開大小紋片,術語叫作「冰裂紋」,俗稱「金絲鐵線」。因為燒製用的胎土土質含鐵量較高,燒胚時發生還原,瓷器胚呈紫黑鐵色,瓷器沒有塗釉的底部顯現瓷胚本來的鐵色,叫「鐵足」,而釉彩較薄的口部呈紫色,叫「紫口」,俗稱「紫口鐵足」。關於金絲鐵線的傳說:
相傳,宋代龍泉縣,有一位制瓷藝人,叫章村根,就是傳說中的章生。
一、章生二的父親。章村根的擅長制青瓷而,兩個兒子自小跟他學藝,老大章生一老實肯下苦工,深得其父真傳;老二章生二也算不錯,身有絕技。章村根去世後,兄弟分家,各開窯廠。
老大章生一所開的窯廠就是哥窯,相應的,老二章生二所開的窯廠就被稱為弟窯。兄弟倆都燒造青瓷,各有成就。但畢竟老大技高一籌,燒出「紫口鐵足」的青瓷,聲名遠播,最後被欽定指名為皇家燒造青瓷。
章生二心生妒意,趁章生一不注意,把粘土扔進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摻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燒成後=開窯,發現滿窯的瓷器的表面的釉面全都開裂了,而且裂紋長短粗細、直彎曲向全部沒有規律。 哥哥欲哭無淚,他為了重新振作精神,泡了一杯茶,不經意把濃濃的茶水塗在燒壞的瓷器上,裂紋馬上變成茶色線條,於是生一又把墨汁塗上去,裂紋立即變成黑色線條,這樣,不經意中形成「金絲鐵線」。遺憾的是經歷多年滄海桑田後,宋哥窯已經在歷史長河中湮滅,原址所在至今還沒有被人們發現或考證出來,我們只有從傳世作品上去解讀哥窯的歷史。
而哥窯的每一件遺留下來的產品自明清之時起即為瓷中精品,價值不菲——現在傳世的真品每件都價值百萬,精品更是連城不易的國寶級寶物。
4樓:君何以思卿
有的,哥窯是宋代五大窯之一。
哥窯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稀世珍品,明代文獻中記載的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歷來受到收藏家、鑑賞家、考古學家等專家學者的重視和關注,對哥窯的課題研究從未間斷且方興未艾。然而到現在未找到確切窯址。哥窯瓷器非常珍貴,據統計,全世界大約有一百餘件,遠少於元青花的存世數量。
隨著文獻資料的不斷發現和考古資料的不斷充實,對哥窯的認識已漸趨清晰。然而;由於缺乏同代文獻,且後代文獻常是一鱗半爪,零零碎碎,有的還互相矛盾,仍無法揭開層層面紗,呈現它的真實面目。
5樓:匿名使用者
有,宋朝時的五大名窯中有哥窯。
6樓:氺月冰
哥窯」名列宋代五大名窯,在陶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黃褐色。釉為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公尺黃、灰青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合。
經染色後大紋片呈深褐色,小紋片為黃褐色,也稱『金絲鐵線』「墨紋梅花片」「葉脈紋」『文武片』等。這是傳世哥窯的主要特徵之一。器形有各式瓶、爐、尊、洗及碗、盆、碟等。
多見仿古造型,底足製作不十分規整,釉面常見縮釉和棕眼。
而《中國陶瓷史》這樣敘述:
造型有各式瓶、爐、洗、盤、罐等。論胎有厚薄之分,其胎質有瓷胎和砂胎兩種,胎色有黑灰、深灰、淺灰、土黃多種色調,釉色也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黃各色。從時間上講,這裡應有早晚之別,從產地說也有恐非乙個瓷窯的作品,情況是比較複雜的。
記載「哥窯」的古文獻主要有:元代的《至正直記》,明代的《格古要論》、《遵生八箋》,清代的《博物要覽》以及明代的《浙江通志》等。但究竟哥窯窯址何在?
性質如何?一直是陶瓷史研究中眾說紛紜、懸而未決的問題。
流傳於世的「哥窯」經典器大多源自清宮舊藏,由於這批器物與古文獻中的記載的「哥窯」特徵不符,而且沒有考古資料佐證,因而造成了中國陶瓷史上最大的懸疑。
為區別於明、清文獻中所記載得哥窯(龍泉章生一窯),宮中名為「哥窯」的傳世品,後世鑑賞家稱其為「傳世哥窯」。
7樓:網友
哥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至今還有許多傳世品為世所珍。宋代未見有關哥窯的文獻記載,元人中有「哥哥洞窯」的記載。明代的《宣德鼎彝普》一書中有「內庫所藏:
柴、汝、官、哥、鈞、定」的記載。才正式名列於宋代名窯。《格古要論》對哥窯產品作了描述:
哥窯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即使目前對哥窯是否存在仍有不同看法。
從傳世品中看哥窯之特徵:一是,其器物有碗、盤、洗、碟、瓶、爐、鼎等;二是,此胎有堅緻的瓷胎和粗松的砂胎兩種;三是,胎色有淺灰、深灰、土黃、黑灰等,釉色有粉青、月白、公尺黃、油灰等色調;四是,釉面龜裂有網狀開片,俗稱「金絲鐵線」;五是,釉層厚,有的與胎的厚度相等。釉中有致密的氣泡,好象「聚沫攢珠」;六是,有「紫口鐵足」特徵;七是,哥窯釉屬無光釉,釉面有一種含蓄的「酥光」。
這些都是用傳統方法鑑別真偽哥窯的主要依據。
哥窯之址,至今仍未發現,因此對哥窯窯址地點現有各種觀點:一是在杭州。二是在江西吉州。三是在浙江龍泉。
哥窯瓷器燒造時間也有各種觀點:一、南宋說。二、宋末元初說。三、元代說。四、南宋以後歷朝仿官窯器說。
中國考古未解之謎的圖書目錄
古代遺址的不解之謎 半坡遺址之謎 中國也有金字塔嗎 華夏第一都到底在 塞外雄關玉門關之謎 湖北銅綠山礦冶遺址開始於何時 長城的兩端到底在什麼地方 南越王國宮殿之謎 故宮為何稱為紫禁城 樂山大佛如何能儲存得如此完好 懸空寺之謎 阿房宮真的是項羽燒的嗎 秦始皇陵兵馬俑之謎 敦煌莫高窟之謎 扶風法門寺地宮...
未解的數學之謎,中國十大未解之謎
數學的歷史 什麼是數學 數的形成 數覺與等數性 甲骨文上的十進位制與八卦中的二進位制 結繩記事 九九歌 從 九九八十一 開始 佛掌上的明珠 阿拉伯數學 數學之橋 古希臘數學 數學的搖籃 巴比倫人的泥版 埃及的金字塔和紙草書 數學寶殿 具有無窮魅力的 分割 幾何學的璀璨明珠 勾股定理 數學的 聖經 幾...
外星人未解之謎的內容摘要,外星人未解之謎的內容簡介
外星人未解之謎 地球是否已經存在外星人 對於外星人的存在我想很多人都已經達成了共識,就是相信外星人是存在的,許多人都認為在廣闊的宇宙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肯定不只有地球,而且還有科學家提出地球上已經存在外星人的觀點,他們認為那些地外文明的生命可能已經和人類的生活融為一體,已經融入進了人類的社會。其實這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