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初「三監之亂」的具體內容,求詳細

2025-05-24 23:30:13 字數 3003 閱讀 7966

1樓:匿名使用者

三監之亂是西周初商王畿地區的三位統治者叛亂的事件。

武王滅商後,分商王畿為三部分,設三監治理。三監的具體人物及轄地,說法不一。一說為紂王子武庚和武王弟管叔、蔡叔。

一說為周公弟管叔、蔡叔、霍叔。前說出現較早,較可信。三監地域,一般認為,商都以北地區為邶;商都以南地區為鄘;商都以東地區為衛。

武王病逝後,周公攝政,三監作亂,周王朝渣猜面臨嚴峻的形勢,周公東征,誅武庚,殺管叔而放蔡叔,平定了三監之亂。

三監之亂後,使周初統治都更深刻地認識到封建親戚、蕃屏周室的重要性。在武王分封的基礎上,周分、成王再次大規模分封諸侯。相傳周公分封七十一國,其中有五十三人是姬姓子弟,他們都是文王、武王和周公的後人,如文王之弟封於東虢、西虢,文王之子封於邗、晉、應、韓;周公之子封於凡、蔣、邢、茅、砟、祭。

原來屬於武庚的封和殷遺民被一分為二,一部分紂兄微子啟,他在滅商後投降周,也未捲入叛亂,因此封於商丘,國號宋。另一部分封給成王的叔父康叔,在殷商故墟。國號衛。

此外,還有一些異姓貴族為周公、成王所封。兩次分友衫封,不僅使周人鞏固了在原屬殷商的好梁腔廣大地區的統治,而且擴大了周人的勢力和影響,使周成為國力和疆域遠遠超過商朝的強大國家。

2樓:匿名使用者

周武王年少時,周初定天下樑橘緩。周公怕諸侯反叛,於是自己攝政當國,管叔、蔡叔懷疑周公,於是與武庚作亂。周公奉命平叛武庚、橡模管叔被誅,蔡叔被流伍晌放。

以微子開替代商後人,國號宋。

周朝「三監之亂」指的是哪三家?

3樓:

魯國,侯爵,姬姓,始封周公子伯禽,都國於曲阜。存滅:獲麟後二百三十二年,頃公二十四年,滅於楚。

蔡國,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叔度,都國於蔡,昭侯遷州來。存滅:宣公二十八年,入春秋;靈公十二年,為楚所滅;後十二年,平公復興;成公十。

三監之亂為周王朝帶來了哪些影響?

4樓:歷史小管家

<>《三監之亂為周王朝帶來了哪些影響?

三監之亂,又稱管蔡之亂或武庚之亂,為西周初期(西元前1042年-1039年)商畿地區(今河南省安陽市附近)的三位貴族(稱三監)叛亂的事件,為中國第乙個宗室之亂。這場叛亂的特殊性在於,發動叛亂的三位貴族,是武王一母同胞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剛剛平定天下之際,周王室爆發這樣的戰爭,對王朝的存續極為不利。

而且這場戰爭似乎也有些莫名其妙,至親兄弟在王朝初定,兄長過世時叛亂?怎麼看從邏輯上都說不通。那這場叛亂又是如何發生的呢?又對周朝造成了哪些影響呢?

周武王逝後,周成王年少登基,周公攝政。管、蔡不服,於是散播周公有意奪位自立的謠言,並聯同武庚,霍叔和一些小諸侯起兵叛變。

然而周公執政有武王的遺命與託孤作為法理依據,就因為周公執政而發動叛亂,似乎有些名不正言不順。那管叔,蔡叔,霍叔又為什麼要發動叛亂呢?這其中有紂王之子武庚的慫恿,然橋察而如果這三人輕易就能被慫恿到對至親兄弟拔刀相向,也太匪夷所思。

這場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是周公登上了王位。成為周王,而不是所謂的攝政。這樣一來,在管叔三人看塌卜來,就成了篡位之舉,而並非攝政。

如此一來三監之亂的爆發,也就有情可原團消穗了。當然關於周公是否登上王位,歷來的史學家們看法不一。為春秋筆法考慮,這種說法是大逆不道的。

然而在某些史料中,卻或多或少地提到了這件事,如王在魯一詞。這場叛亂對周王朝帶來了哪些影響呢?首先一點,由於這場叛亂是周朝宗室發動的,因此周朝宗室力量受損是難以避免的。

而一旦宗室力量受損,對比而來就是異姓諸侯做大。

在周公東征之後,其斬殺武庚、管叔,流放蔡叔,並將霍叔廢為庶人,平定了三監之亂。但這同時也代表管國,蔡國,霍國三個周王朝宗室國家,從此退出歷史舞臺。不能再起到保護周王室的作用,這長遠來看,對周王室是極為不利的。

當然也不是說是周朝宗室就會忠於周王室,鄭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因此這個損失還算可以接受,而對於周王朝最大的損失是周王朝在應該擴張的時機,因為內亂失去了擴張的機會。以至於分封諸侯之後,諸侯自己自行擴張後的實力,甚至超過了周天子。而這些被諸侯們佔領的無主土地,實際上在周朝早期,周王室是可以將它們納入囊中的。

可惜失去了這個機會,想從諸侯國拿回這些土地就不是那麼容易辦到的。

三監之亂的起因與最終結果

5樓:高許許愛教書

<>《三監之亂的起因與最終結果。

三監之亂,又稱管蔡之亂或武庚之亂。是西周初期分封於商王畿地區(今河南省安陽市附近)周圍的三位統治者叛亂的事件。武王滅商後,聽取周公旦意見採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紂王之子武庚於殷,利用他統治殷民。

同時武王派遣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衛三國以監視武庚史稱「三監」。

三監地域,一般認為,商都以北地區為邶;商都以南地區為鄘;商都以東地區為衛轎扮枝。武王滅商後不久即病逝,周公旦攝政,引起管叔、蔡叔及其群弟的疑忌,武庚見機拉攏發動叛亂。周王朝面臨嚴峻的形勢,周公東征,誅武庚,殺管叔閉敏而放蔡叔,廢霍叔為庶民,平定了三監之亂。

起因:《史記·周本紀》曰:「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諸侯畔周,公乃攝行政當國。

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與武庚作亂叛周。」《史記·魯周公世家》亦曰:「其後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

周公恐天下聞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踐阼代成王攝行政當國。管叔及其群弟流言於國曰:周公將不利於成王。

尚書·金縢》亦云:「武王既喪,管叔及其群第乃流言於國。曰:

公將不利於孺子。」中國史書《尚書》《史記》的三則記述把「三監之亂」的原因說得再明白不過了,那就是:「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將不利於成王」故「流言於國」而「與武庚作亂叛周」結果:

武庚覆滅後,周公繼續東征,經過三年艱苦鬥爭這場動亂才告平定。

東征範圍似較廣闊,窮追猛打,聲勢達於江南。《呂氏春秋·古樂》記載:「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踐伐之。

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周公遂以師逐之江南。」周公東征至江南,可以在銅器銘文中找到旁證。丹徒出土的《俎侯夨簋》銘曰:

唯四月,辰在丁未武王、成王伐商圖,遂省東或圖。王於俎,饗。」

王令虞侯夨曰:「侯於俎。錫土,厥川三百,厥百又邑卅又五,百又卌,錫在宜。王人又七姓;錫缺枝鄭七伯,厥五十夫;錫俎庶人六百又六夫。俎侯夨揚王休,作虞公丁尊彝。」

代表的具體內容是什麼,三個代表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內容是什麼?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1 代表著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2 代表先進文化的方向 3 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三大改造的具體內容和意義,三大改造的內容 歷史意義是什麼?

一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對於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點。二 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三 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三大改造的意義 這標誌著我國基本上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革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我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

三控兩管一協調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大神們幫幫忙

三控兩管一協調是一種工程建設中監理的工作 建設監理工作的 三控 兩管 一協調 主要內容。監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就是控制,基本工作就是 三控 兩管 一協調 編輯本段 三控 是 工程進度控制 是指專案實施階段 包括設計準備 設計 施工 施工前準備各階段 的進度控制。控制的目的是 通過採用控制措施,確保專案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