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1樓:顏小二述哲文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這句話十分經典,出自道家《老子》一書。理解這句話,這裡面向大眾,不宜太學術,那我們就落地來說說它的精妙內涵吧。
什麼才算是「學到」?我依稀記得以前老師對我說,讀書一開始是越讀越厚,然後才是越讀越薄。或許這麼個過程,我們也可以當作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的乙個過程。
真正的"學到",在於運用知識時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也就是知識不是外在的條框,沒有約束自己的意味。自己行為符合「要求」,不是因為別人對自己有「要求」,而是這種「要求」與自己合二為一,自己合理言行,不過自然而為罷了。
理解得淺顯些,「為學日益」大抵是「口服心可能不服」的狀態,「為道日損」大抵便是表裡如一的狀態,而「無為」則暗含無「偽裝」之意。當然,在修養心性方面,老子這段話還有更精妙的解讀,這裡不作過多發揮。
1、「為學日益」是學習的第一階段
我們知道,我們修習知識,有乙個從認識到理解,再到認同的過程。而我們學習的第一階段,可能停留在從認識到理解的階段。
為學日益」的過程中,我們不斷積累知識,但是我們可能並沒有打心底去接納這些「知識」,我們需要不斷深入理解「知識」,繼而能上公升到下乙個「為學日損」的階段。這種時候,知識與學習主體本身,雖然建立了「認知」關係,但是因為缺乏「認可」,知識還是外在的存在,並且越學越多。
2、從理解到認同,是乙個減少的過程
而從「理解」到「認同」,我們其實也可以理解成是乙個將外在知識消化理解成自己一部分的過程,這個過程,對於學習主體認識但尚未吸收的知識的來說,是乙個「減」的過程。
外在的知識不斷減少,變成內在的認知,這是學習的高階階段,是質的飛躍,也是老子所說的「為學習日損」階段。
3、減損的效果,是「無為」
道家的「無為」很有意思,不是什麼事情都不做,而是講求心境上的「順」,頗有一股「從心所欲」但卻不「傷人害己」的逍遙和高明。
而「為學日益,味道日損」的最後結果,就是讓最初「所學」,成為自己打心底認同的「存在」,以至於自己去「順勢而為」的時候,無「強迫」之意,歸於「無為」,而又「無所不為」。由此可見,老子確實「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中的「損的智慧」確實高明。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2樓:白露飲塵霜
這句出自道德經的話,前半句很容易理解,就是如果研究學問的話,每日學習、精進,會越來越好。
如果研究道這個東西呢,那就要每天減少一點自己的主觀想法,這樣才能越來越接近道。
原話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南懷尺御禪瑾在老子他說裡講,人如果想收穫成功的人生,要具備兩種能力:提得起和放得下。
提得起就是做學問要為學日益,放得下是修道要為道日損。
但是作為普通人,具備這兩種能力,兩種智慧,兩種勇氣,所謂智勇又全,那就太難了。
普通的人,叫他做學問,才用功讀了乙個禮拜的書,便覺得很累,就停下來去玩了,為學不能日益。
去修道做工夫的話,放不下,剛打坐幾天,又覺得一天到晚坐著,淡而無味,浪費時間,也要跑出去玩玩,為道日損也做不到。
因此,一般人多半都在為學未益、為道未損的情況下,提也提不起,放也放不下,就那樣過了一生。
這便是今日所拆皮得,對於未來的路,要有乙個清醒的認識,對於自己的生活,也得有乙個明確的規劃了。
首先得有乙個賺錢吃飯的能力,這是要為學日益的;然後要有豐盈的精神生活,為道日損,既不對未來的生活擔心,又有人生的終極追求。
這樣的未來,是值得期待的未來。是時候開始著手準備了。陵塵。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是什麼意思
3樓:藕露
出自老子的《道德經》。
學」是指知識或技術,具有有限性、易把握性和可傳授性。「道」是指自然、天之道,也指世間一切正法、大學問,具有無限性、難以把握性和不可傳授性。
益」是指增加、擴充、豐滿、完善,即精益求精。「損」乃減、剪、簡。
無為」即自然、天之道。「無不為」,不是「有為」的簡單的不自然的層次。「無為」而「無不為」,是以天合天、以道合道、自然而然。
為學日益」即是說學習知識與技術要不斷豐滿完善、精益求精。而「為道日損」是指從主觀到客觀、從理想到現實、從物質到精神過程中的阻隔障礙都要一一剪除,以期求我與自然的便捷溝通,與道會合,實現藝術與人生的最佳狀態。
損之又損、減之又減、簡而再簡、約而再約,「道」便顯露出來。在這個求「道」的過程中,就已經開闢出一塊廣闊的空間來。這麼乙個複雜的過程,是乙個華去而樸存的過程,雖為而非為、不為而為。
4樓:biu的一聲
意思很明瞭,就是說文盲們,別幻想自己是一念清明、恍然頓悟的天才了,踏踏實實的求學吧,不上下求索,腦子裡一團漿糊,活像乙個213。又怎麼能理解什麼叫無為?
藝術的最高境界是什麼,藝術的最高境界
不同人對於 高 的理解是不同的。野獸派認為越狂亂畫越是他們派中的高手,荒誕專派認為越荒誕越是本派屬宗師,現實派認為只要作品能馬上賣上大錢就是 大師 所以看出,個人修養的層次,是決定你認為 高 的基礎。在有道德的人眼裡,藝術是催生人善感,達到與自然和諧的境界,表現一種德在裡面,這就是有德人眼中的藝術之...
藝術的最高境界是什麼,藝術的最高境界
藝術有最高境界嗎?任何東西每時都在變化 藝術的魅力在於它的包容性 它是讓人自由感覺的 藝術的最高境界是沒有高峰的,是學無止境的,沒有哪位藝術家自信達到藝術最高峰,所謂天外有人,人外有天 一山自比一山高,是很讓人遐想的。就像武俠 中道無止境一樣。天地生陰陽,陰陽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
聰明的最高境界是老實,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修養的最高境界是善良。
是直接,坦誠,交流知識,你會學到更多東西 作文老實與聰明 範文20篇 2015年高考 微博 語文考試已經結束,以下為2015年四川卷高考作文題 老實與聰明 一次班會課上,同學們圍繞 學會做人,我看老實與聰明 討論。甲 老實就是實誠 忠厚,聰明就是機制 敏銳。乙 老實和聰明可為一個人兼而有之。丙 老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