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族為什麼改漢姓?鮮卑族有哪些姓氏

2025-06-05 07:50:24 字數 1382 閱讀 7972

1樓:晴朗的天空

北魏孝文帝將鮮卑姓氏改為漢姓意圖為了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春物,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老的風氣,接受漢族的先進文化。

緩和階級矛盾,為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農業生產工具得到改進,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糧食產量增多,畜牧業得到發展。手工業生產日益活躍,商業活動也日趨活躍。

在北魏孝文帝將鮮卑姓氏改為漢姓改革方面,共有100多種鮮卑姓改為漢姓。其中有10個皇族宗室姓氏全部改變,除將帝姓拓跋氏改為元氏以外,又將紇骨氏改為胡氏,普氏改扒激液為周氏,拔拔氏改為長孫氏,達奚氏改為悉氏。

擴充套件資料:北魏孝文帝改姓革命內容:

1、推行均田制。

在均田制的同時又頒佈了與之相聯絡的三長制和租調製。均田制使農民分得了一定數量的土地,將農民牢牢束縛在土地上,成為國家的編戶,保證了地主們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

2、整頓吏治。

吏治的敗壞不僅激化了社會矛盾,同時也使統治階級內部產生了矛盾。在這項改革措施中,以「治績」的好壞鉛枯為標準。整肅了官僚機構,鞏固了封建統治。

3、遷都洛陽。

為了接受漢族先進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

4、實行漢制與移風易俗。

主要內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斷北語、改複姓、定族姓、遷都洛陽等,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2樓:新左右

鮮卑姓改漢姓是我國古代北魏時期的「太和改革」。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以「南伐」為名,遷都洛陽,全面改革鮮卑舊俗。規定以漢服代替鮮卑服,以漢語代替鮮卑語,遷洛鮮卑人以洛陽為籍貫,改鮮卑姓為漢姓,自己也改姓「元」。

並鼓勵鮮卑貴族與漢餘備人士族拿乎聯姻,參照南朝典章支付,改革北魏政治制度,並嚴厲鎮壓反對改革的守舊貴族,處死太子元恂。

一系列舉動推動北魏經濟、文化、社會、政治、軍事等方面的大力發展,緩解了民族隔閡,史稱「太和改革」,對北方各民族人民的融豎敏毀合和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鮮卑族有哪些姓氏

3樓:黑科技

鮮卑族姓氏:一弗、乙幹、乙弗、乙旃、万俟、乞伏、乞佛、乞扶、乞步、乞袁、口引、土難、大野、屍突、不蒙、匹婁、夫蒙、夫餘、比盧、車焜、長孫、烏丸、僕固、僕闌、僕蘭、丘林、丘敦、出連、去斤、古引、可地、可單、叱於、叱幹、叱奴、叱列、叱利、叱呂、叱李、叱門、叱盧、叱羅、弗用、疋婁、託跋、爾朱、爾綿、伊婁、伊樓、匠樓、同蹄、吐缶、吐門、吐奚、吐萬、吐羅、吐難、如稽、如羅、宇文、託跋、有婁、羽弗、羽真、艾斤、厙狄、厙門、紇幹、紇奚、紇骨、紇單、設真、達步、達勃、達奚、罕井、利非、扶餘、步鹿、沒盧、禿髮、谷渾、豆盧、那婁、那盧、庫狄、庫門、護骨、其連、叔孫、呼延、呼衍、和稽、奇斤、屈男、屈南、屈突、拂羽、拓王、拓拔、拔列、拔拔、拔略、沓盧、沮渠、阿單、阿跌、撥略、彌且、彌姐、侯骨、侯畿、俟力、俟斤、俟奴、俟亥、俟伏、俟呂、俟文。

新疆維吾爾族有什麼民歌,維吾爾族民歌有哪些

新疆民歌 新疆地區各族民歌的統稱。各族民歌的旋律優美動聽,節奏活潑鮮明,結構規整對稱,情緒熱烈歡快,大多采用七聲自然調式,也有用五聲調式,b7 1 2 4 5等變化音的使用豐富而有變化,主要伴奏樂器有手鼓 冬不拉 熱瓦甫 鐵鼓等。歌詞通俗易懂,維吾爾著名的大型民族 舞蹈史詩 十二木卡姆 長期流傳民間...

魔獸裡有娜迦族嗎,為什麼戰役裡有

如果你想玩娜迦族,下個魔獸爭霸3的地圖器,在找種族欄,那邊的,有中立娜迦,點下,沒有,再把模式換成戰役,就有了,然後選紅色的隊 你原始隊的顏色 在點娜迦族的人,在放下,等你放好後,要放好開始點 就是主基地 點上面的對號,就可以進入遊戲了。加一句,也可以該單位的屬性不是英雄也可以改的,還不明白的話,加...

桂林是什麼族的,桂林有哪些少數民族???

桂林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2003年末,廣西總人口4857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852.14萬人,佔38.13 壯族1589萬人,佔少數民族人口 下同 的85.79 主要聚居在南寧 柳州 崇左 來賓 百色 河池6個市。瑤族150.02萬人,佔8.10 主要分佈在柳州 桂林 賀州 百色 河池 來賓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