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事角度,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意義

2025-06-15 13:00:05 字數 3153 閱讀 6980

1樓:網友

近年來,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大大拓展了經濟發展和就業空間,弊毀促進了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當前影響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尤其是外需的萎縮對國內經濟帶來的負效應需要內需來添補,而從中國內生髮展動力看,城鎮化仍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強勁鏈卜鎮動力。繼續加快城鎮化建設,仍將對於擴大內需、推動國民經濟增長,優化城鄉經濟結構、促進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近幾年我國城鎮化程序加快,已步入快速發展期。城鎮人口從1978年的億增加到2011年的億,30多年來增加了5億人,其中有相當數量是進城的農民工。城鎮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提高到2011年的;農村人口比重由下降到。

2011年,城鎮人口達69079萬人,比上年增加2100萬人,城鎮人口比重達到,與上年相比,上公升個棚粗百分點;鄉村人口65656萬人,減少1456萬人。城鎮人口比鄉村人口多3423萬人。

從某種意義上說,工業化是創造供給,城鎮化則主要是創造需求,是擴大內需、拉動增長的持久動力。城鎮化帶動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城鎮,帶來消費需求的大幅增加,同時還產生龐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住房建設等投資需求。如果培育得當,城鎮化將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我國城鎮化高度發展,但是會面臨到哪些問題?答案很現實

2樓:社會墨子

城市化程序導致鄉村越來越少,耕地、生物多樣性不斷減少,同時給城市帶來空氣汙染 、溫室效應等問題;城市資源是有限的,隨著鄉村人口大量湧入,不可避免帶來諸如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社會秩序混亂等社會問題。

3樓:焦點先伸

我國城鎮化高度發展,會面臨大量農民工事業,很多人壓力都特別大。人們過不幸福。

4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那肯定就是城鎮和城市能不能夠做到互相統一,是否能夠拉高國際的檔次水平。

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是在( )以後。

5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c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鏈派城鎮化總體歷程可以劃分為以下四個基本階段:①城鎮化啟動階段(1949~1957年),形成了以工業化為基本內容和動力城鎮化;②城鎮化波動發展階段(1958~1965年),這個階段是違背客觀規律城鎮化大起大落時期;③城鎮化停滯戚跡階段(1966~1978年),由於十年動亂,國民經濟面臨崩潰,分散工業佈局難以形成聚集優勢來發展城鎮;④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1979年以後),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棚仔賀推進,我國城鎮化過程擺脫了長期徘徊不前局面,步入新中國成立以來城鎮化發展最快乙個時期。

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是在(  )以後。

6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c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城鎮化總體歷程可以劃分為以下四個基本階段:①城鎮化啟動階段(1949~1957年),形成了以工業化為基本內容和動力城鎮化;②城鎮化波動發展階段(1958~1965年),這個階段是違背客觀戚跡規律城鎮化大起大落時期;③棚仔賀城鎮化停滯階段(1966~1978年),由於由於十年動亂,國民經濟面臨崩潰,分散工業佈局難以形成聚集優勢來發展城鎮;④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1979年以後),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進,我國城鏈派鎮化過程擺脫了長期徘徊不前局面,步入新中國成立以來城鎮化發展最快乙個時期。

我國城鎮化發展的前景如何?這個程序對**和農民將分別產生哪些影響。

7樓:丶丶紅

現在已經形成共識:那就是,發展特大城市及特大城市群不適合中國國情。主要是因為,我們國家人口基數太大,就算是發展。

一、二十個一兩千萬人口規模的特大城市群,也遠遠不能滿足農村人口的轉移需求。所以,我國的國家政策,是往中小城鎮發展,即大力發展城關鎮(如縣城)、經濟重鎮、以及建制鄉鎮。提高城鎮化水平,也就是主要發展這些。

城鎮化也是基於這個基礎上的。

對**而言,制定相關政策鼓勵促進中小城鎮的發展,可以轉移出更多的農村富餘勞動力。相對的,中小城鎮,也有更多的容納力。對農民而言,通過城鎮的發展和政策的扶持,由於人口更為集中,服務業將得到極大的發展。

農村富餘人口在轉移到城鎮後,生活水平 肯定比農村要好多了。這樣,就可以吸引更多的農村人口轉移出來。這也算是「休克**」吧。

農村人口通過只准農轉非,不能非轉農的措施,人口壓力減輕後,就可以發展規模種植了,形成農業工人群體,實現農業現代化,慢慢地達到共同富裕。因此,理論上說,最後還留在農村的農民,將是最後富起來的人。

8樓:網友

城鎮化前景肯定會不錯的,現在國家政策網中小城鎮便宜,提高城鎮化水平。

對**而言,制定相關政策鼓勵促進中小城鎮的發展,對農民而言,通過城鎮的發展和政策的扶持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我國城鎮化發展的前景怎樣?這種程序對**和農民將分別產生什麼影響?

9樓:丶丶紅

我國城鎮化發展的方針是,大力發展城關鎮、經濟重鎮、一般鄉鎮,帶動全國的成城鎮化建設。像國外那種以發展特大城市或城市群的方法來推進城城鎮化發展,早以被拋棄。主要原因就是,就算在我國發展起一二十個能容納人口一兩千萬的特大城市群,也不能解決我國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的需求。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深入,「小**大社會」將成為現實。更多的農民將洗腳進城,成為市民。由於人口的集中,第三產業將得到極大發展。

而服務業的繁榮,就意味著資金的流動很快。人們將比在農村時有錢得多,吸引更多的農民進城。當發展到一定程度,農村人口稀少時,就可以實行規模化、產業化農業,將最後一批農民轉化為現代化農業工人。

所以,留守在農村的人,將是「共同富裕」目標中,最後一批富起來的人。

在快速城鎮化階段,影響城市發展關鍵因素是( )。

10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c快速城鎮化頌御運和住野梁房制度改革帶來大量住房需求,城鎮住房制度從實物福利分配製度、單位制獨立大院逐漸為住房市場化所代替,**和單位作為住拆祥房**主體地位逐漸讓位於市場為主體住宅房地產開發。

我國城鎮化程序出現新發展趨勢是(  )。

11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b在新城鎮化機制作用下,我國城鎮化程序出現新發展趨勢包括:①東部沿海地區城鎮化總體快於中西部內陸地區,但中西部地區將不斷加速;②以大城市為主體多元化城鎮化道路將成為我國城鎮化戰略主要選擇;③城市群、都市圈等將成為城鎮化重要空間單元;④在沿海一些發達特大城市,開始出現了社會居住分化、「郊區化」趨勢。

你認為我國城鎮化發展的前景怎麼樣

10月21日,中小城市綠皮書在北京釋出。根據最新中小城市劃分標準,全國共有中小城市2816個,經濟總量佔全國84 以上。然而,這批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響和輻射區域的城鎮化率僅僅為35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 2017年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路徑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我國城鎮化水平在2011年邁過50...

城鎮化帶來的環境問題,城鎮化給社會發展帶來了哪些影響

工業三廢 大氣汙染 水源汙染 土壤汙染 你在適當擴充就足夠了 交通擁擠,空氣質量惡化,人均公共資源減少,社會矛盾加劇,人口問題突出。城鎮化給社會發展帶來了哪些影響 凡事都有正反兩面。反的方面是 耕地面積減少了,一些有著深刻歷史意義的村莊不見了。正的方面是,人均收入增加了,帶動了當地經濟生產力等等 城...

中國城鎮化的開始時間,中國城鎮化發展歷程

1 歷程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城鎮化程序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 第一階段 1949 1957年。建國初三年恢復時期以後,我國很快進入了 一五計劃 的大規模工業化建設和城市建設時期,國家採取 重點前進 的城市發展方針,城鎮化得到了穩步推進。城鎮化水平由10.6 提高到15.4 平均每年提高0.6個百分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