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諸侯林立,袁紹是早期霸主,為何曹劉孫最終能脫穎而出呢?

2025-06-20 08:40:23 字數 1711 閱讀 8338

1樓:小白醬子

因為曹劉孫最後的爭奪,凸顯出了個人的計謀和個人的能力,並且深得人心!

2樓:bat誰主沉浮

袁紹本人志大才疏,早晚會被歷史淘汰,而曹劉孫才是當今的英雄豪傑,因此他們能脫穎而出。

3樓:啦啦隊地方

因為曹操劉備和孫權他們的實力非常強,並且他們當時都抓住了機遇。最終脫穎而出。

袁紹本是漢末霸主,起點比曹操劉備孫權還高,為何會輸得一敗塗地?

4樓:雙子顧大貓

因為袁紹並不能好好的管理自己的手下,導致很多手下背叛了他。

5樓:村幹部的日常

因為袁紹不會用人,再加上又沒有大的志向,所以才會敗。

6樓:善良的

因為袁紹沒本事啊,而且性格也不是能幹大事的人。

7樓:網友

我覺得這是他自作自受的,因為他並沒有善待身邊的人。

8樓:新鮮妃子笑

袁紹有很大的優勢,但是袁紹太過自負,不聽取他人建議,因此失敗,曹操,劉備,孫權三人都不是弱者,很有能力,最終脫穎而出。

9樓:孤獨的yu呀

因為他們知人善任,懂得使用有知識的人才,並且他們順應大勢。隨著國家的政策開始實施自己的方略,得以得到平民的支援。

對於那些投降的諸侯,袁紹劉備曹操都是用什麼方式對待的?

10樓:往往人來

袁紹先是封豪宅再是賞美女最闊綽,劉備則是放其田家生活,而心機極重的曹操則是把那些沒用的,讓他們先招降,然後還慢慢處死,三個當中數曹操最狠。

11樓:勝利村寧

都不會再作用了,因為他們都知道,有了第1次的背叛,那麼就不再是真心實意的效忠於自己了。

漢末三國群雄除了曹操劉備孫權還有哪些諸侯得以善終

12樓:網友

在漢末三國期間,先後在中國大地上出現了很多諸侯,重演春秋戰國的局面,先後有韓遂、董卓、公孫瓚、袁紹、袁術、曹操、陶謙、孫堅、孫策、孫權、劉備等人,群雄割據一方,互相征戰。

在這一段時間內,除了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人成功登頂,割據一方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之外,這個世間還有四個人得到了善終。

在這裡,我對於善終的定義是:生前割據一方,是漢末群雄,投降之後,能夠自然死亡,或者在位時候死亡。

第一位:張魯,字公祺。祖籍沛國豐縣(今江蘇豐縣)。

東漢末年割據漢中一帶的軍閥,雄據漢中近三十年,後投降曹操,被封為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食邑萬戶。去世後被追諡號為「原」,葬於鄴城東。

第二位:劉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劉焉在進入益州之後,派張魯盤踞漢中,張魯截斷交通,斬殺漢使,從此益州與**道路不通。劉焉治下的益州因而處於半獨立的狀態。

第三位:公孫度,字公升濟,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人,東漢末年遼東地區割據軍閥。東征高句麗,西擊烏桓,南取遼東半島,越海取膠東半島,開疆千里。

第四位:馬超,字孟起,扶風郡茂陵(今陝西興平)人,馬騰之子,漢末三國名將,漢末群雄之一。潼關之戰被曹操擊敗,後先後依附於張魯、劉璋、劉備,於223年1月病逝,終年47歲,被蜀後主劉禪追諡為威侯。

這四個人都是漢末群雄,割據一方,或者在投降一方勢力之後,自然死亡,或者是在位的時候死亡,故而認為這四人在漢末三國這段時間是善終的。

有人說袁紹才是開啟漢末亂世的罪魁禍首,這要從何說起?

作為獨霸冀州,雄踞北方的袁紹當然也不是個凡夫俗子。郭嘉評價他 多謀寡斷 曹操認為袁紹 辦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 那是相對於曹操 劉備這類超級梟雄而言,而其他諸侯,誰能與袁紹相提並論?袁紹的腦袋瓜子絕對不白給。漢靈帝駕崩後,太子辯少年即皇帝位,屠戶何進成為大將軍,輔佐朝政,掌握了國家大權。曹操刺董未...

為什麼漢晉明的諸侯王與十六國的諸侯王不同

漢晉明的諸侯王其實也有不同,懶得解釋了,總之他們是皇帝的宗親,有相當高政治地位,但除了漢早期和晉,唐宋明都基本沒實權。十六國是東晉時期北方各少數民族割據自稱為王,他們跟南方漢人的晉王朝毫無瓜葛。為什麼漢朝之後的許多朝代還有諸候叛亂,為什麼不用推恩令呢?漢以後基本沒有漢朝那樣的封王。只有明朝和漢朝的封...

鬧書荒了!幾本秦末或者漢末的小說,不要帶系統的

穿越之極限奇來 兵 完成了自 漢末三國的任務,馬bai孝du全回到了現代,緊zhi接著,他將前往明dao末。馬孝全會在明末遇到什麼事?到了明末,他會成什麼樣的人,會有什麼樣的身份?明末.正是國家內憂外患的階段,也是閹黨 錦衣衛肆虐的年代.戰國征途 高原在一次保護任務中,從飛機上穿越到戰國末期的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