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最愛禿頭小寶貝
漢高祖劉邦晚年的舉氏時候,多次想要改立皇三子劉如意為太子,但見到太子劉盈和商山四皓在一起的時候,便絕了改立太子的念頭,並對劉如意的母親戚夫人說了這樣一句話:
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
既然太子無法改易了,那麼現在的太子必將在劉邦駕崩之後襲號為帝,成為天下的新主人,也自然會成為戚姬的主人,為什麼劉邦卻說呂后是戚姬的主人呢?
很多人據此認為,劉邦早就看出,太子劉盈仁弱,就算繼位為帝,也是漢高後呂雉的傀儡,天下大權盡在呂后的掌握之中,因此成為戚姬主人的是呂后而非劉盈。並且據此推斷,劉邦之所以要改立太子,就是不想看到呂后掌權的一面,但劉邦晚年實在是沒有能力動呂后了。
實際上絕非如此,劉邦之所以會對戚姬說出「呂后真爾主矣」的話是因為劉邦要留戚姬在後宮之內為質,讓戚姬的兒子劉如意投鼠忌器不敢造反,既然在後宮之中,又是劉盈的長輩,所以戚姬的直接主子當然是將來要做皇太后的呂雉,而非將來要做皇帝的劉盈了檔答拍。
說什麼劉邦沒能力動呂后,純屬腦補。
瞧瞧劉邦臨死前是怎麼收拾樊噲的吧:
高帝怒曰:「噲見吾病,乃冀我死也。」用陳平謀而召絳侯周勃受詔床下,曰:「陳平亟馳傳載勃代噲將,平至軍中即斬噲頭!
連乙個追隨劉邦征戰多年的將軍,劉邦都能說殺行羨便殺,動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呂后,豈不易如反掌?
問題是,劉邦為什麼要動呂后?
劉邦根本就沒有動呂后的需要。
劉邦之所以要改立皇三子劉如意為太子,並不是因為呂后不是乙個合格的皇后,也不是因為呂后多麼有權力,而是因為劉盈確實不是當帝王的料。
2樓:塵一書
是不願意動她,呂后是他髮妻,太子生母,劉邦不忍心動她。
3樓:社會生活家
是不願意動呂后,畢竟呂后是自己的妻子,很早的時候就跟隨自己的身邊。
4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是不願意,因為動了呂后大漢面臨的風險很大,政權交接會出現問題。
歷史上的漢高祖劉邦,是不願意動呂后還是沒能力動呂后?
5樓:小l不一樣
我覺得是沒有能力動呂后,因為呂后肯定明白這一關係。
歷史上的劉邦到底是不願意動呂后還是沒能力動呂后?
漢初期漢高祖劉邦寵愛戚夫人,喜歡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甚至想換掉當時的太子,讓劉如意當太子,但是呂后請了商山四皓幫助太子,劉邦知道太子羽翼既成,無法撼動這個事實,最後只能接受這個結果。劉邦死後,呂后掌握朝政,她把戚夫人囚禁起來做成了人彘,折磨戚夫人直到戚夫人死亡。劉邦的愛妾和兒子受到了呂后的殺害。那麼...
為何龐德寧願死,也不願意跟隨劉邦?
因為他知道,劉邦死的早,要追隨劉邦就得死了才行。他之所以寧願死也不願意跟隨劉邦,主要是他認為他跟隨著劉邦並沒有好的未來,而且劉邦本來對於他就不是特別的重用。因為龐德是非常講究大義的,但是他覺得劉邦是個小人,不講究誠信,因此寧死也不願跟隨劉邦。因為他知道就算自己跟著劉邦打了勝仗,劉邦當了皇上,自己仍然...
為何我們都願意聽假話,卻不願意聽真話?
為什麼有的人喜歡聽假話,不喜歡聽真話?現在的人之所以變得虛偽,不喜歡聽真話,那是因為真話其實對人的傷害是最致命的,因為真話當中物物往往透露出人最脆弱或者是最醜陋的一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當別人對你說真話的時候,你都會覺得特別的刺耳,所以就不願讓自己的缺點暴露在別人的眼中,所以就不喜歡聽真話。因為在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