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環保雜訊汙染防治總結工作方案三篇

2025-06-27 04:15:54 字數 1370 閱讀 6608

環境雜訊汙染防治任務

1樓:西瓜

<>《為推動雜訊汙染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緩解雜訊擾民問畝衫攔題,印發《通州區環境雜訊汙染防治任務清單》,明確13項塌襲年度工作任務。

完善政策制度。

依據《聲環境質量標準》《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技術規範》以及轄區最新國土空間規劃及建設現狀,通過綜合分析和調查研究,力爭完成聲環境功能區劃分評估和調整工作。

2.突破交通雜訊汙染治理瓶頸。

對交通雜訊投訴嚴重的區域開展調查、摸清現狀,制定交通雜訊汙染緩解年度治理計劃。

3.深化施工雜訊汙染防治。

開展夜間施工雜訊擾民專項執法檢查,加強對重點工程協調管理,加大對迅胡違法夜間施工、超過批准期限夜間施工等雜訊擾民行為查處力度。

4.加強社會生活雜訊汙染防治。

加強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監管,加強餐飲企業雜訊擾民問題治理,強化對居民樓內經營性雜訊擾民監管。

5.嚴格工業雜訊和商業固定裝置雜訊汙染防治。

加大整治力度,強化雜訊治理,確保建築物和商業固定裝置整體廠界雜訊排放達標。

6.提公升雜訊監管能力。

提高雜訊擾民糾紛化解能力,做好「接訴即辦」工作。做好技術指導、雜訊監測等幫扶工作,提高基層執法人員業務水平。

環境雜訊的控制措施

2樓:浮淑蘭空畫

1)雜訊是一種引起人煩躁而危害人體健康的聲音.從物理角度看,雜訊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發出的聲音.由於雜訊是一種無規則的振動產生的,所以聽起來比較刺耳.(2)不安裝高音喇叭,車輛儘量少鳴喇叭,是防止雜訊的產生;積極搞好城市綠化植樹,宜用多孔建築困敬材料,加強隔音,是阻斷了雜訊的傳播;還有最簡單的就是帶上耳塞,防止枝肢雜訊進入人耳.(3)校外如果有雜訊源,找到它,阻止或設法減弱其發聲;可在校園內、汪搭慎外廣泛植樹等;關閉門窗,拉上窗簾.故答案為:(1)無規則.(2)聲源,傳播,人耳.(3)找到雜訊源,阻止或設法減弱其發聲;在校園內、外廣泛植樹、植草坪等;關閉門窗,拉上窗簾.

環境雜訊的控制措施

3樓:申屠筠

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護,在聲源和傳播途徑上無法採取措施,或採取的聲學措施仍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時,就需要對受音者或受音器官採取防護措施,如長期職業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 、耳罩或頭盔等護耳器。

噪音控制在技術上雖然現在已經成熟,但由於現代工業、交通運輸業規模很大,要採取噪音控制的企業和場所為數甚多,因此在防止噪音問題上,必須從技術、經濟和效果等方面進行綜合權衡。當然,具體問題應當具體分析。在控制室外、設計室、車間或職工長期工作的地方,噪音的強度要低;庫房或少有人去車間或空曠地方,噪音稍高一些也是可以的。

總之,對待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性質與不同持續時間的噪音,應有一定的區別。

環境噪聲汙染屬於什麼

環境噪聲汙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噪聲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並干擾他人正常生活 工作和學習的現象。環境噪聲汙染是一種能量汙染,與其他工業汙染一樣,是危害人類環境的公害。噪聲汙染有其自身的特點 噪聲是暫時性的,噪聲源停止發聲,噪聲便消失 環境噪聲源分佈是分散性的,噪聲影響的範圍是侷限性的。我國根...

噪聲汙染防治設施(措施)有哪些,飛機噪音汙染措施

為減低噪聲對四周環境和人類的影響,主要噪聲控制方式對噪聲源 噪聲的傳播路徑及接收者三者進行隔離或防護,將噪聲的能量作阻絕或吸收。例如噪聲源 馬達 加裝防震的彈簧或橡膠,吸收振動,或者包覆整個馬達。傳播的路徑一般都是使用隔音牆阻絕噪聲的傳播。而針對接收者的防護,一般是隔音窗,耳塞等。1 降低聲源噪音,...

噪聲汙染有哪些危害,噪音汙染會對人體產生哪些危害?為什麼?

噪聲的危害對聽覺器官的影響是一個從生理移行至病理的過程,造成病理性聽力損傷必須達到一定的強度和接觸時間。長期接觸較強烈的噪聲引起聽覺器官損傷的變化一般是從暫時性聽閾位移逐漸發展為永久性聽閾位移。1 暫時性聽閾位移。暫時性聽閾位移是指人或動物接觸噪聲後引起暫時性的聽閾變化,脫離噪聲環境後經過一段時間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