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環保生態學校的資料,「綠色學校」的內涵

2025-07-07 04:25:11 字數 4238 閱讀 9553

1樓:網友

站在這熟悉的舞臺,也許大家一下注意到的就是我身上這件色彩絢麗的衣服,就是因為喜歡它和諧的顏色才將它買下。我們的生活,不也同樣需要這樣的顏色嗎? 可是在現實中,我們的眼睛究竟被怎樣的色彩佔據了?

碧藍的天空中,赫然出現了一道白練,隨風搖曳、飄蕩著,久久不肯散去。不遠處,巨大的煙囪正肆無忌憚地噴冒著滾滾濃煙。 兒時的我喜歡和小夥伴坐在河灘的石板上,愜意地將雙腳伸進水裡,不時有小魚游過來偷偷啄著小腳丫,於是,岸上就留下了串串銀鈴般的歡笑聲。

但,不知從哪天起,那畫面卻被紅色、褐色、黑色的液體淹沒了。洪流般的濁水不停地淌進了大地的身軀,那色彩把昔日美麗的村莊小河徹底改變了面容。陽光下刺眼的粼粼波光,也把我們的心刺痛了。

彩本不應該屬於它,在這混沌的世界,飛舞的是沙石帶舉鉛,怒吼的是風嚎。 我們失去了什麼?世界失去了什麼?

乙個聲音從胸膛裡發出了迴響。環境亮起的紅燈,召喚著多少渴望健康生活的人們。 於是,那個從心房裡萌生的,帶著太陽七色光芒的夢想啊,在閃耀的汗滴中誕生了。

它帶來了希望,帶來了憧憬,更帶來了五彩斑斕的嚮往。答攔 裹著陽光氣息的金黃色,是一望無垠的滾滾麥浪,在農家爽朗的笑聲中,聽到的是聲聲感激; 顯現蓬勃生機的綠色,那是港城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寬闊的馬路兩旁,潔美的居民小區,都被綠色點綴得美妙絕倫。

暨陽湖畔,生態園內,那綠色,撐起了一蠢好方清清淨淨的天。 再看那藍得透亮的水啊,母親河澆灌了沙洲這片故土,她更滋潤了港城83萬兒女的心田。喝著甜津津的長江水,我們怎能沒有感慨?

此刻,就在我的眼前,分明出現了一道彩虹。那是街心公園晨練的老人揮舞的扇子,翩翩的裙襬;那是竟相開放的各色嬌豔爛漫的鮮花;那是步行街的夜晚燦爛奪目的霓虹。 生態示範城,一項項殊榮給長江灘塗的張家港綴上了閃閃的明珠。

楊舍鎮更是一馬當先,在建立工作中大刀闊斧、披波斬浪的前行。 座座整潔的垃圾**房,一筆筆為環保事業籌集的捐款。 眾人拾柴火焰高,面前儘管是一條長長的路,但是我們的步伐永遠是堅定的。

就讓那永恆的鮮亮色彩永遠停留在港城大地吧。張家港精神的激勵,使我們創造過乙個又乙個奇蹟,這一次,必將又是個輝煌。祝福港城的明天更美好!

2樓:匿名使用者

寧夏治沙職業技術學院。

「綠色學校」的內涵

3樓:天然槑

分類: 社會民生 >>其他社會話題。

解析: 綠色學校」一詞產生的源頭已無從追溯,但從看到的文獻來看,「綠色學校」(green school)一直是與環境教育運動緊密相連的,可以說是作為環境教育運動發展的產物而產生的。1986年,馬來西亞教育部就曾出版過《綠化學校》一書。

而至少在20世紀90年代初,在英國就已經有激春凳不同的出版物從環境教育的視角出發,進行關於綠色學校建設的討論。由此推想,綠色學校的提出在西方國家至少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之前。也有人認為,「綠色學校」的概念最早起源於歐洲環境教育**會(feee)於1994年提出的一項全歐「綠色學校計劃」(eco-school),這一專案是乙個環境教育國際專案。

儘管參與該專案的歐洲各國學校所使用的稱謂並不一致,如愛爾蘭稱「綠色學校」,德國稱「環境學校」,葡萄牙稱「生態學校」等等,但是其內涵是相同的。

這樣看來,綠色學校是作為實現環境明旅教育目的的重要方法提出來的,它的內涵依從於對環境教育的目的和目標的理解。也森纖就是說,綠色學校的內涵決定於環境教育的內涵。因此,我們就應當從環境教育的內在要求出發去尋找綠色學校的本質含義和建設依據。

國家環保總局宣教中心**關於綠色學校的表述如下:「綠色學校」是指在實現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礎上,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在學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納入有益於環境的管理措施,並持續不斷地改進,充分利用學校內外的一切資源和機會全面提高師生環境素養的學校。

有沒有關於綠色環保教育和資料啊,急~~~~~~~~~

4樓:匿名使用者

2、家中的陽臺上多種花草盆景,經常打掃房間,經常曬被,保持家庭環境空氣清新怡人。

4、正確處理廢棄物,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合理排放生活用水。

5、保護野生動植物,不吃野生動物,保護生態平衡。

6、奉勸家人、親友不吸菸,不隨意焚燒垃圾,維護家人身體健康,保持潔淨環境。

7、塑料瓶、廢紙等收集起來賣給收廢站,減少垃圾排放。

8、家中養的寵物要看管好,防止影響鄰居休息及糞便汙染,維護和諧的生活社群和環境。

9、洗公尺水可澆花或洗菜、沖廁所。

10、將廢電池投入**箱或收集送往**站。

節約用電,保護資源,減少汙染。

5樓:蝴蝶羽蘭

可以在查「綠色環保」呀。

綠色環保,綠色校園,為主題的徵文

6樓:拾憶花仙

環保,從身邊小事做起。

有一位老太太,她每次上街買菜都要自帶乙個小布袋,每次上餐館吃飯都要自帶乙個小鋼勺。看起來很平常,但能夠像這位老同志那樣,長年自覺堅持不使用白色塑膠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確實不容易。這不但要有堅定的環保信念,還需要有良好的習慣。

無可置疑,環境意識與人們的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在大學校園裡我們最容易找到環境保護的支持者。但是,我們同樣也能夠經常在大學的食堂垃圾桶裡發現大量的剩飯剩菜。筆者還聽說有這麼一位大學生,他熱心環保事業,曾積極奔赴雲南邊陲保護金絲猴,但他卻可以數次忘了關掉水房裡嘩嘩流的水龍頭。

這提醒我們,全面的環境保護和全民族環保意識的普及與提高,決非輕而易舉;環境保護不僅僅包括動物、森林的保護、防止大氣和水的汙染這樣一些「大事」,也包括我們周圍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各種小事。

人類對環境的保護,歸根結底是基於保護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資源,保護我們生存發展的最起碼條件。當工業文明進入20世紀後,它對環境的破壞日趨嚴重,對資源的使用走向了濫用,這引起了人們越來越高度的警惕。各國**為了保護環境,採取了許多措施,環境保護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並且成為人類社會的共識。

今天,提起環境保護,幾乎沒有什麼人會公開反對,但是真正做到自覺長久地保護環境,保護資源,還有許多工作在等待著我們去做。我認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樹立起環保意識,具體地說就是樹立資源意識,生存意識。要讓大家都認識到,保護環境與資源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保護環境不僅是關乎子孫後代的千秋大業,而且已經直接關係到人類社會今天的生存!

不能抱著環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別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對保護環境有任何鬆懈和怕麻煩的思想。**部門對環境保護固然負有重要的責任,而每個單位,每個企業,每個人對此更是承擔了更為直接、更為具體的責任。只要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恆,就一定能為社會、也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藍天。

在這一點上,北京的中學生們已經為我們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議,難道我們還有什麼需要猶豫的嗎?

綠色的學校

7樓:網友

綠色的學校] 綠色的學校 莒縣夏莊鎮馬坡完小三年級 史鑫 我們的學校有很多花,有遊凱迎春花、月季、牡丹花、喇叭花、一串紅、虞美人等,紅的鮮豔,綠的好看,紅花綠葉,把校園裝飾的好看極了 校園裡的樹很多,有國槐、柳樹、松柏、芙蓉樹、法國梧桐等,生長茂盛,綠色的學校。夏天,綠蔭成片,我們在清涼的樹蔭下快樂的玩耍,小學生作文《綠色的學校》。 神消喚校園裡有蘑菇亭、有「攀登科學高峰」的巨型雕塑、有兩塊大大的草坪、有假山水池、有兩個荷花池。

過一陣子,當它們生長旺盛的時侯,又給學校橋知增添了美麗。 指導教師: 王彥祥。

相關專題:尚無資料 〔綠色的學校〕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環保素材:建立「綠色學校」宣傳資料之

8樓:青檸姑娘

—全家來節約。

1、空調不低於26度全國節電上億度。

2、多坐公交和地鐵既省能源又便捷。

3、在外就餐要打包別把節約當口號。

4、派戚陵電腦不讓空執行兩面用紙處處省。

5、燈泡換成節能燈用電能省近八成。

6、無人房間燈不亮人走燈滅好習慣。

7、垃圾分類不亂扔**利用好再生。

8、買菜挎起菜籃子仔唯重複使用無數次。

9、馬桶水箱放塊磚省水好用特會算。

10、洗菜洗臉多用盆廢水拖地或衝廁。

11、節能電器仔細挑省錢才是硬指標。

12、不用電器斷電源節電10%能看見。

13、買車重選經濟型不求面子重節能。

14、出差自備洗漱品巾單少換省資源。

15、多走樓梯練身體少用電梯少用電。

16、夏天西裝應少穿不打領帶為省電。

17、處處不讓水長流年百億噸水不漏。

18、崗位工作高效率重複塵戚勞動浪費多。

19、轎車每週停一天緩解堵塞省能源。

20、路見浪費勤制止身邊節約不可少。

綠色環保我做起代表什麼數字,綠色環保的資料

1 請您愛護綠色,綠bai是生命之源du。2 踏破zhi青氈可惜,多行數步無妨。3 用dao愛心呵護每一片專綠色。屬 4 繞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綠。5 茵茵綠草地,腳下請留情。6 小草給我一片綠,我給小草一份愛。7 我愛花,我愛草,我愛青青小樹苗。綠色環保的資料 綠色環保是人類為了保護大自然而採取的一...

外地車輛的綠色環保標誌怎麼辦理,綠色環保標誌要怎麼領取?

1.帶齊 行bai駛證 機du動車登記 zhi證 車主 身份證 三證原件 dao,到本市相回關部門辦理。若答車是公有的,則應帶 行駛證 機動車登記證 企業機構 證 或 企業營業執照 三證原件辦理。2.如果 企業機構 證 機動車登記證 不能出示原件,則應將原件所有的頁面影印,並且蓋上單位公章,當原件使...

綠色環保演講稿,關於綠色環保的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朋友們 關於綠色環保的演講稿 關於校園綠色環保的演講稿 大家都知道,由於人類向自然界過度的索取,已經導致了大自然無情的報復 颶風 暴雨 暴風雪 洪澇 乾旱 蟲害 酷暑 森林大火 等災情不期而至,全世界因乾旱等原因而造成的遷移性難民預計到2025年達到1億人。慘痛的生態教訓,已經引起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