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英文翻譯

2025-07-11 07:06:13 字數 1842 閱讀 8822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出自哪?

1樓:冬天十五日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出自尚書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孔傳,言人君當固民以安國。只百返裂姓應該是國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穩固,國家才能耐碰安寧。

尚書五子之歌介昌世談紹

尚書·五子之歌記載:大禹。

的孫子太康繼承王位後,昏庸無道,貪圖享樂,在外打獵長期不歸,國都被后羿。

侵佔。太康的五個弟弟和母親被趕到洛河邊,追述大禹的告誡而作《五子之歌》

述大禹之訓誡。

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意思是說,老百姓可以親近,而不可輕視。人民為國家之本,本固了國家才能安寧。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其中對待人民的態度是乙個重要議題。特別是儒家的孔子。

孟子、荀子。

所論形成了初步的思想體系,提出了一系列命題,如安民利民民貴君輕平政愛民順從民意。

孔子、孟子、荀子都認為統治者只有贏得民心才能得到天下,因此必須愛民、順民、安民、利民。西漢政治思想家賈誼。

總結出人民是國家興衰成敗根本的結論,深入闡述了人民的重要性,完善了民本思想體系。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意思

2樓:撒彬炳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是諺語,意思是源行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穩固了國家才會安寧。這句話出自《尚書。五子之滑歲歌》,所以當時稱邦,其實可以稱為「民惟國本,本固國寧」。

固」可以理解為安定、團結,意思就是:百姓是國家的根本,基礎,百姓安居樂業,國家就能太平。

邦:其信裂睜實也是國的意思,在古代比國的概念要小。古代採取分封制。

即分土地,由擁有「天下」的「天子」國君,分封土地給諸侯,建邦,成為諸侯國。「封建社會。

一說,就是這個道理。在當時意思其實是「國為天下,而邦比國小」。秦統一六國後,自稱皇帝,實行**集權,設郡。近代,邦為國的意思更加明顯,如鄰邦,即為鄰國。

這句話同,唐朝魏徵。

納諫:「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以及孟子。

的「民為貴,社稷(國家)次之,君為輕」都是民本意思的表現。有了百姓,才會建立國家,有了國家才有君,只有百姓安居樂業才有國家的太平、強盛。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意思是什麼

3樓:齊通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意思是「根基牢固,國家才能安定,出自《尚書·五子之歌》。

意思是,祖父(大禹)曾經訓示我們說:人民可以親近,不可以輕賤失禮。人民是國家的根基,人民安定了,君位就穩固了,天下也就太平了。

雖說此訓不一定都是巖哪夏禹原話,但這的確反映了中國最早的民本思想。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意思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解釋

4樓:溫嶼

1、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是乙個漢語成語,釋義:祖先早畝前就傳下訓誡,人民是用來迅首清親近的,不能輕視與低看;人民才是國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國家才能安定。

2、典出:《尚書·五子之歌》,原文: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芹鬥邦寧。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什麼意思?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怎麼讀?

5樓:抹茶派派香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什麼意思?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怎麼讀?

拼音:mín wéi bāng běn,běn gù bāng níng,簡 拼:頃則mwbbbgbn

成語解遲乎碼釋:邦:國家。百姓是國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穩固,國家才能安寧。

成語出處:《尚書?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