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青趣報
眾所周知,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人多,就意味著糧食消耗大。但有乙個奇怪的現象,我國四處進口糧食,而印度卻出口糧食,這是為何?
事實上,中國古代糧食不夠百姓生活。尤其是發生旱災和澇災等自然災害,以及戰亂後,導致農民顆粒無收,被活活餓死的大有人在。而且大公尺是珍稀之物,只有兆尺穗大戶人家才能經常吃到。
尋常百姓,平時都捨不得吃,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上一頓純白公尺飯。包括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也曾鬧過饑荒。
說到這裡,要感謝「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人。不是他成功培育和試種出雜交水稻,大大增加了水稻的畝產量,甚至讓其翻倍,我國糧食問題可能還沒解決。乙個國家,連國民的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何談國家的發展和進步?
是袁隆平老人,解決了中國十四億人口的吃飯問題。武漢這次爆發的肺炎疫情中,當地物資緊缺,他更是無償提供了200噸大公尺給武漢。這樣的人,非常值得國人敬佩!
與中國一樣,印度也是人口大國。獨立之前,印度的糧食產量不高。甚至在獨立早期,印度也沒有多少餘糧。
1965年到1967年,印度東部地區發生了嚴重的旱災,糧食產量驟減,讓原本糧食就不多的印度雪上加霜。糧食危機空前嚴重,印度只能靠著進口糧食生存。
此後,印度**意識到了糧食的重要性。於是,他們實施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國民種植糧食,改進農業技術。慢慢地,印度的糧食逐漸多了起來,不僅實現了自給自足,還對外出困塵口。
如今在全世界各地,幾乎都能看見從印度進口的糧食。其中,印度的大公尺和小麥等糧食作物,遠銷海外。同時,糧食出口,也給印度帶來了經濟效益。
我國已經擁有了很多糧食基地,例如在東北、華北地區都有商品糧基地,東北更是被稱為「北大倉」。儘管這樣,我國每年還是要四處進口糧食,國家更多的是考慮戰略儲備的問題。由於受疫情的影響,今年很多地方都還沒復工,那麼百姓吃什麼?
沒了收入**,如何保障民眾的基本生活,讓糧食不漲價?真的到了很嚴重的程度,先前囤積的糧族卜食,就發揮了它們的作用,讓民眾不至於過分擔憂生存問題。正是因為國家的先見之明,加上國家的調控,才讓公尺價等糧食的**沒有大幅度**。
所以,生長在中國,真的很幸福和驕傲!
2樓:王志順順順
印度依靠糧食出口給他們帶來經濟效益。而我國是考慮到疫情的影響才進口糧食的。
3樓:你到底敢不敢
因為我國農民數量越來越少,所以自己種植的糧食並不足以滿足本國人口。
4樓:十里古坡
因為我國城市化發展快速,農櫻段橡村人口都不種地進城工作了,導致糧食產量沒有以前那麼燃激多了需要購買糧食,而印度是個農業大國,國內主要還是以農業經濟為主,脊旁需要出口糧食換取經濟增長。
中國糧食產量比印度高一倍,為何我國要買糧食,印度卻能賣糧食呢?
5樓:小瑜看世界
袁隆平產品研發雜交稻至今,克服了14億國人的溫飽問題。2020年,在我國糧食總產量做到億多噸,穩居世界第一,但同時,在我國都是世界第一大糧食作物出口國。依據海關總署釋出的2020年全年度進口資料,2020年1-12月在我國累計進口糧食萬噸級,同比增長萬噸級,提高。
其實這個問題牽扯到兩國之間不同的基本國情。對於我們我國而言,領土面積儘管夠大,但有效的播種面積則是有限的,即便是有了優良的栽培技術也不能達到所有人口的糧食作物要求。另一方面,如果想要擴張播種面積就需要不斷開墾荒地,那樣必然會破壞生態環境,而耗費生態環境保護來換取糧食增產的代價比進口糧食更高,因此進口糧食對於我們來說更加划得來。
除開保護生態環境和追求更低的資源消耗之外,進口糧食還可以起到平穩社會發展的作用。實質上,他們的糧食生產不能達到現有的要求,如果沒根據進口的的話就會讓現有的糧價不斷拉高,大家為了獲取糧食作物就需要付出更多的錢財,老百姓的基本上民生工程就會受到危害。一旦老百姓的收益即將大部分都花費在住房問題上,幸福感必然降低,從而而引發的各種各樣社會現象將會一一暴露出來。
那樣,印度也是為何要很多出入口稻公尺呢?所在國總面積儘管不夠中國的三分之一,可是播種面積卻和我們類似,更為重要,這兒寒溼的氣候環境特別適合種植水稻,乃至一年能夠栽種三季在我看來四季。加上所在國產業發展欠缺,大部分的人口數量都是在從業農作物種植,每年的大公尺產量十分豐厚,而他們本身儘管必須吃糧食作物,可是也要別的基本上的生活用品,所以很多農戶都不得已將稻公尺賣出換現。
回過頭看印度,因為宗教信仰緣故,他們很少吃肉也很少飲酒。在這方面消耗的糧食作物特別少,因此能拿一部分去出入口掙點外匯交易。
也許有人會問,印度農戶為何沒留著糧食作物自己吃呢?緣故前邊提到過了,印度很多農民全是佃農或僱農,種出來的糧食作物不是自己的。
印度有70%的土地歸屬於個人全部,而這70%的土地,又絕大多數集中在地主手上。大地主更喜歡願把糧食作物賣到國外,由於印度國內的平民,根本消費不起糧食作物。那也是印度本來好多人徘徊在貧困線上,卻很多出入口糧食作物的原因。
那麼關於這件事你怎麼看?歡迎發表你的看法和想法!
6樓:清秋雲奕
中國的人口是世界第一的數量,為了穩定國內糧食**的波動不會太頻繁,會適當地進口外國的糧食。
7樓:摩羯座的我們
1首先,中國人普遍喜歡吃肉,而印度人不一樣。據悉,大部分印度人都有強烈的素食主義觀念。由於宗教信仰的影響,他們很少吃肉。比如,在印度,牛是他們的主神之一,所以幾乎沒人會吃牛肉。
2在印度所有種糧食的人都必須賣糧,即使餓肚子也要賣,不然就沒錢買其他的必需品。這就導致有糧的賣糧,沒糧的買不起糧,整個國家的糧食堆積如山。
8樓:雙子小黑嘿
我們的人口是非常多的,也會進行糧食的儲備,這樣才能夠很好的保證我們的溫飽問題。
糧食產量僅中國一半,印度很多人飯都吃不上,為何還對外**?
9樓:史蒂芬斯
主要是因為印度這個國家也是需要發展的,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夠讓自己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公升。
10樓:行樂樂樂行
這是因為印度沒雹褲比較重視出口**,而且也覺得出口糧食的話,可以提高肆衫國民生產總值,然後也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同時也可以帶動gdp的發展枯簡。
11樓:王志剛剛剛
這樣才可以讓自己的國家經濟有著非常正確的執行。所以才會採取這樣的方式。
同樣是人口大國,為何印度向全球出口糧食,而中國要滿世界買糧食?
12樓:哎呀
這是因為兩個國家的國情不一樣,在2018年的統計中,中國人口億,印度13億,中國比印度人口多一點點,中國在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下種植下,能基本上解決溫飽問題。這在世界來說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兩個國家最大的不同是耕地印度是要比中國多的多,但是呢他們的農業發展水平相對比較落後,所種的糧食的產量卻是非常低的,糧食的產量遠遠滿足不了國內的需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仍然有糧食對外出口,完全是因為他們要通過賣糧去換錢。
現在印度每年都會有許多的人因為飢餓而死,還有很多的人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在印度人們除了把自己辛苦種植的糧食賣出去換錢,再沒有別的賺錢的途徑了,為了生存很多農民都會把自己辛辛苦苦種植的糧食給賣出去,這些糧食進入市場之後便流到了國際市場上面,印度人民把自己的糧食賣掉之後,又沒有錢去買新的糧食,最後只能忍飢挨餓,市場都會出現鬧饑荒的情況,受苦受難的最終還是這些老百姓。
另外,在印度,工業並不是很發達,人們主要還是以耕地為生,甚至連養家餬口都是問題,但是因為印度是市場經濟國家,人們又不得不把自己種植的糧食賣出去,然後再去買生活所需的日用品。
中國之所以還需要從國外進口糧食,還有乙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外國的糧食**比較低,我們以最低的成本來解決溫飽問題,還能減少國內過分的墾荒造成對環境的破壞。
13樓:哦豬豬俠啦啦
說起人口大國,不僅我們中國可以上榜,印度同樣也是乙個人口大國,說起來,中國應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了吧,14億人口可不是個小數量呀,中國不僅人口數量大,與印度相比,國的經濟水平也很高,就是這樣乙個實力強的中國,而且在世界上上的佔地面積還排第三位,遠超印度,但說起來,在糧食方面,中國卻是經常滿世界的買糧食,印度卻與之相反,從來都是向國外出口糧食,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在我們的印象中,印度人民因為經濟條件不好,連溫飽都是個問題,所以他們為了能買一些生活中的必需品,就需要賣掉糧食換錢,才能滿足自身的需要,這也是印度賣糧食的主要原因,也都是為了生存,而他們經濟落後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國家的工業並不發達所致。
而對於中國來說,自從袁隆平爺爺發明了雜交水稻之後,中國的溫飽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但大自然是千變萬化的,買糧食也只是為了不時之需,為了突然有什麼自然災害之類的情況,人們依舊可以有糧食吃,防止因人們沒有糧食吃而餓死的情況發生。
雖然中國的買糧食與印度的賣糧食方式不同,但也都是為了能更好的生活,乙個以備不時之需,乙個為了當下,都是為了人民,沒有什麼好壞之分,只要國家強大,人民的日子才可以過得更好。
14樓:漸行漸遠漸無晴
印度是糧食種植大國,中國買糧食除了吃還要滿足其他工業需求。
15樓:有故事的小同學
因為印度是市場經濟國家,人們又不得不把自己種植的糧食賣出去,然後再去買生活所需的日用品。
16樓:買了城鎮戶口真的很可怕
印度以農業為主,中國以房地產為主。
17樓:楊帆
因為中國都是小農耕種,所以產能比較低。而且中國人自認為是大國強國公民鋪張浪費嚴重。
18樓:劇靜杉
在農村,所有農民想盡一切辦法做點小生意,靠種地就餓死了,慢慢的年輕人都不會種地啦!!!
19樓:檀安易
土地都被開發了,還有的被栽樹了,國家提出十八億公頌糧田不動搖都是騙人的。就說我們這裡,汪塘,山坡,都被衝當基本糧田,真正的基本糧田用於開發。這種做法是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對策。
20樓:綱曉莉
在中國,種糧的農民等於賤民,為了不當賤民,唯有自己尋找新的方向發展,不種糧,少種糧,化時間精力和不多的智慧自己改變自己命運。
21樓:視鐵如命
因為有吹牛逼的專家呀,中國產的糧食高產,領導一聽啊高產原來種10畝地,現在可能5畝就行了,那5畝就批開發區吧!
22樓:蓮花清瘟瘟
轉基因便宜但害死人呀,人家印度人不吃!我的耕地破壞環境真是鬼話,買際是都蓋樓了!我想說國內農業部和有些磚家!熱衷於進口轉其因糧食有何目的?有沒有自己利益在裡面!
23樓:心情不錯
印度發展緩慢,但印度國家人才眾多,印度窮是因為他們全民選舉,國家不**土地,教育沒有產業化,
24樓:aaa繁呢
是一平方地種的糧食多少錢,一平方房子多少錢,有房子在出租,在發展。
同樣是人口大國,為啥中國育率連年走低,印度卻一直生不夠
這些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一直很快,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是全球人最多的國家,人口的紅利,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有非常大的好處,但是這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育率反而變得越來越低,2019年更是創下新低。2019年,中國的人口出生率僅為10.48 出生人口為1465萬人,是自從1949年,新...
世界人口第二大國是A中國B印度C美國
b試題分析 2011年10月31日凌晨前2分鐘,作為全球第70億名人口象徵性成員在菲律賓降生 目前世界上約有20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人口1億以上者有11個國家,它們是中國 印度 美國 印度尼西亞 巴西 巴基斯坦 俄羅斯聯邦 奈及利亞 孟加拉 日本和墨西哥,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為中國,其次為印度,印度人口...
我國人口多的優勢與劣勢是什麼,我國人口眾多你能結合實際談談人多的利與弊嗎?想一想,寫下來。
其實吧,這個問題早在18世紀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在 人口論 中已經有深入的 和詳細的說明。其實總結起來很簡單,就是人口增長必須與生產力增長相適應 趨於相當平衡 但馬爾薩斯的理由也有點偏激 他認為如果人口增長過快,人口遠高於社會生產承受能力,就會引發失業率提高 貧窮 社會動亂等一系列問題。解決方案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