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長城和秦始皇修的長城有什麼區別啊?

2025-07-13 06:15:18 字數 1730 閱讀 6784

1樓:靜雨

1、修建年代不同:秦始皇32年(前215年)在北方大規模修築譁蔽唯秦長城;而明長城在朱元璋統治時期開始修建,且明朝萬曆年間重建。

2、修建目的不同:修建秦長城的目的是防禦匈奴,而修築明長城亂培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禦北方蒙古遊牧民族統治者的騷擾。

3、防禦能力不同:明長城的防禦能力明顯強於秦長城。

4、起點終點不同:西起甘肅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並頃;明長城東起鴨綠江畔遼寧虎山,連線秦長城,西至居庸關,另修建祁連山東麓到甘肅嘉峪關,蜿蜒六千餘公里。

2樓:科普小星球

區別如下:1、修建年代不同:秦始皇32年(前215年)在北方大規模修築秦長城;而明長城在朱元璋統治時期開始修建,且明朝萬曆年間重建。

2、修建目的不同:修建秦長城的目的是防禦匈奴,而修築明長城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禦北方蒙古遊牧民族統治者的騷擾。

3、防禦能力不同:明長城的防禦能力明顯強於秦長城。

4、起點終點不同:西起甘肅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明長城東起鴨綠江畔遼寧虎山,連線秦長城,褲世差西至居庸關,另修建祁連山東麓到甘肅嘉峪關,蜿蜒六千餘公里。

5、材料不同:秦朝的時間比較久遠,長城用土來修築,明朝在修築長城的時候使用的是青磚和條石。

長城目前的資源主要分佈在胡皮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其中陝西省是中國長城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境內長城長度達1838千公尺 。

根據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千返讓公尺,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公尺,總長超過萬千公尺。

長城是哪個皇帝修的長城是秦始皇修建的嗎

3樓:過異的人

1、最早修長城的皇帝是秦始皇,但那是因為他是第乙個皇帝。

2、長城在秦始皇之前就有了,秦始皇只是把原來的長城連起來了。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為了相互防禦,保護本諸侯國的領土不受侵犯,他們在各自的領土上建立起一座座互防的長城,最早修築的是楚國的方城和「齊國巨防」。

明長城與秦長城的區別是什麼?

4樓:妄與梔枯

1、修築時期不同。

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線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

明長城是最後乙個大修的,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2、目的不同。

為了維護和鞏固空前統一的大帝國安全,秦始皇陸續採取了一系列國防建設和邊防守備的重大戰略措施,其一就是大規模修建萬里長城。

明長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區修築的軍事防禦工程,亦稱邊牆。

3、修繕重點不同。

秦長城第一階段的重點是維修、連線秦趙燕等戰國長城,新築培猜的部分不多,工程量不大,還沒有動用全國的人力物力。

明前期的長城工程主要是在北魏、北齊、隋長城的基礎上配模型。

秦長城和明長城的區別?

5樓:乾萊資訊諮詢

1,起始點不一樣。

秦長城它的西邊臨洮開始的,一直到了東邊是遼東地區。明長城的西邊到達了嘉峪關,東邊到達了鴨綠江。

2,作用不一樣。

秦朝的長城,是為了抵禦匈奴的進攻。明代的長城也是抵禦外來人員的進攻,但是它抵擋的是蒙古人。

3,材料不一樣。

秦朝的時間比較久遠,所以那時候的長城是用土來修築的,。明朝修築長城的時候就不一樣了,畢竟經過了幾百年的變化,明朝在修築長城的時候要比秦朝更加堅固一些,它使用的是青磚和條石。

秦始皇修長城的目的是什麼,秦始皇修築長城的目的是什麼

長城是中國國家的標誌建築之一,被稱為是古代第一軍事工程。長城最早是在西周時期建造,但當時是一段一段的,長度較短,直到秦始皇時期修築的才開始算得到上是萬里長城。秦始皇為什麼修長城呢?有一般的理解,也有一種類似野史的觀點。長城 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的六年後,他派遣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去攻打北方的匈奴,之...

秦始皇大修長城的原因是什麼,秦始皇修長城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並滅了六國諸侯,完成了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集權統一國家的大業。為了保證統一國家的軍事安全和農業生產的安定,防禦北方強大遊牧民族的侵擾,便大修長城。秦始皇修長城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最廣泛的說法是抵禦匈奴入侵。在秦始皇時期,我國的北方就已經出現了匈奴,而匈奴的出現嚴重的威脅了我國...

秦始皇修建長城的利弊各是什麼,秦始皇修建長城的好處和壞處

利 防止匈奴入侵。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第一時間講助力軍隊從東方戰場北移。由蒙恬將軍率領30萬精兵,驅逐匈奴,開拓北方疆土。而後又在原有北方諸國的長城基礎上修建了更長更堅固的城牆。長城並不是秦始皇腦子一熱開始第一個修建的。他鞏固了當時秦朝的防禦,保衛了國家故土。弊 但勞民傷財,當時的經濟水平不足以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