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個人的失蹤,孤獨了整個世界

2025-07-14 17:05:09 字數 1121 閱讀 7195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存在

1樓:冰藕不知天下知

坐在車內,看街上來往的行人,很想問句「朋友,你將去向何方,現在的你,又在想些什麼?」

越長大越明白孤獨的感受,牛奶咖啡的這首《越長大越孤單》是我一直很喜歡的歌。我想這首歌,也唱出了許多人的心聲吧!

於我而言,孤獨一直伴著我,不曾離開。我害怕孤獨,卻也享受孤獨。記得高一時,我曾寫過一篇作文,叫做《孤獨亦美》。

孤獨亦美》節選:

我是乙個孤獨者,常常遭受著孤獨的侵蝕,常在孤獨裡掙扎。尤其是在這個令我既熟悉又陌生的校園裡。熟悉的是我的夢將在這裡起航,陌生的是我並不適應現在的環境。

別讓孤獨侵佔你的心,那樣你會閉塞;別讓孤獨控制了你,那樣你會拒人千里。我相信你會做得很好,在品味孤獨時使自己快樂起來。

闖開心扉,與人為友。不快樂的事,拋進日記。要學會自我療傷,為自己療治心傷;要學會樂觀的看事、看人,不要認為自己孤獨,那樣你會更孤獨,認為自己是快樂的,你將享受快樂。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存在,所以才需要抱團取暖。

可是在被生活操磨,被現實打壓之後,我們是否會有思想抽離現實,看世人在現實裡掙扎的狀態。我們會發現,每個人都滿是生活的痕跡,在諾大的世界裡,竟找不到可以傾訴的人,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也變的那麼的陌生,任何人都無法感同身受。

在這樣的現實中,我們只能揹負著沉重的大山,踽踽獨行。也許有人無比幸運,找到了那個可以為自己分擔,為自己排解苦悶的人。但絕大多數的人,始終無法找到情緒的出口。

日積月累,孤獨感與日俱增,如影隨形。壞情緒處在時刻爆發的邊緣。

有個朋友曾說過, 每個人都有很大的壓力,有自己的煩心事,別人憑什麼去接收你的負能量,去被你的壞情緒所影響?更何況,即使說出來,事情依然存在,沒有人可以幫你解決。

確實,這便是癥結所在。 但是人這種生物,生來就擁有傾訴欲。何況,越是有壓力,才越是需要去釋放壓力。而傾訴,無疑是最直接的,從長遠影響看,無疑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可是現實情況往往是,當我們想要傾訴時,卻找不到可以傾訴的那個人。

正如契訶夫筆下《苦惱》中的馬車伕姚納,當他的兒子死後,他想找人傾訴、緩解傷痛時,卻沒有人願意傾聽。而最後傾聽他的苦楚的,卻是他的馬。**中的苦惱從最初的兒子的死去,最終演變成無人可以傾訴的愁悶。

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一個人孤獨心酸的說說

一 等你熬過那些孤獨無助的時刻,你才會發現,原來自己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脆弱。原來一個人,也可以活成千軍萬馬的模樣。二 很多事,經歷了才明白,是風一場。誰也不是誰的誰,誰也成不了誰的誰。唯一成為永恆的真理是 照顧好自己,別渴望別人。三 年輕的時候,連多愁善感都要渲染的驚天動地。長大後卻學會,越痛,越不動...

習慣一個人的世界,如何習慣一個人

貌似和我以前差不多的啊 但是還是推介你去認識一些朋友 因為這樣感覺真的很好的!你說的我也懂 很多人都自以為了解別人,其實連了解自己,確定自己的存在和價值都很困難,更別提了解別人了。很多人所瞭解的他人,是他人給其他人看的自我,他人真實的自我,連他本人都未必清楚。一個人的真實想法,真正生活,對於別人永遠...

人孤獨勵志的句子,一個人孤獨勵志的句子

當一個人鎮定地承受著一個又一個重大不幸時,他靈魂的美就閃耀出來。這並不是因為他對此沒有感覺,而是因為他是一個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亞里士多德 尼可馬克倫理學 不因幸運而固步自封,不因厄運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強者,善於從順境中找到陰影,從逆境中找到光亮,時時校準自己前進的目標。易卜生 一顆高尚的心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