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之殤:前董事長祁玉民被調查,華晨路向何方
1樓:汽車之家
12月4日,據遼寧省紀委監委釋出的訊息,華晨汽車集團控股****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祁玉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寥寥數語,但新聞字數越少,事情往往越大,這已經不是乙個秘密。
而此時,距離華晨集團宣佈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式,也僅半月有餘,祁玉民此番被查,網友目光又再度聚焦於華晨。
華晨汽車之所以被申請破產,與目前的債務有著直接關係;根據公開資料,2020年上半年,華晨集團總負債就已高達億元,扣除商譽和無形資產後,資產負債率為。
對一家汽車企業來說,千億級的負債並非乙個小數目,更重要的是,華晨汽車根本沒有償還的能力。在華晨汽車旗下 「中華」、「金盃」、「華頌」三大自主品牌和「華晨寶馬」、「華晨雷諾」兩大合資品牌中,能帶來利潤的只有華晨寶馬。
華晨汽車的窘境,主要原因來自於自主機板塊的薄弱發展,多年來的發展也主要是依靠華晨寶馬的發展。
根據財報顯示,2015-2019的五年間,如果剔除華晨寶馬的利潤,華晨汽車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累計損失億元,而同期華晨寶馬貢獻利潤共計269億元。
2020年上半年,華晨中國營收億元,淨利潤億元。不過,在剔除華晨寶馬貢獻的億元淨利潤之後,華晨中國本身則超過了億元鉅虧。
可以這麼說,華晨寶馬這麼多年來,一直是華晨的利潤奶牛,而華晨汽車也因此養成了躺贏、不思進取,抱著大樹底下好乘涼的想法。
祁玉民曾表示,「我夢想有乙個產品,保時捷調校的底盤,義大利的內飾,寶馬的發動機,是不是乙個好車就出來了?」「我知道好多人都罵我不搞自主品牌,但其實,別人比你強就是比你強,要勇於承認嘛。」
作為一家國企的掌舵人,竟有諸如此的想法,如何能指望其有自主研發及長遠發展的能力呢?
事實上,祁玉民在任的最後一年,也就是2018年,華晨汽車自主品牌全面銷量近萬輛,同比下降三成。來到2019年,銷量同比下降五成,接近腰斬,僅有45602輛。可以說,華晨自主品牌 和主流市場脫軌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有**資料稱,華晨中華2020整整上半年的銷量,僅僅只有3186輛,今年上半年也沒有釋出任何新車型,雖然今年大家都受到疫情影響,但如此銷量,慘淡已經不足以形容。
接下來,華晨汽車會如何發展,走向何方,無人知曉,我們也會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