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問的故事和例子,關於好問的小故事25字

2025-07-16 07:50:23 字數 1216 閱讀 8392

關於好問的小故事25字

1樓:教育奮鬥達人

1、孔子周遊列國時,在魯國路遇乙個名叫項橐的七歲的小孩。孔子連續向他提出四十多個問題,項橐都對答如流。孔子連聲稱讚。

接著,項橐又反問了孔子幾個問題,孔子竟然答不出來。孔子不禁感嘆道:「小小年紀如此博學,真是後生可畏啊!

於是孔子心悅誠服地拜項橐為老師。

2、有一次,孔子有機會進入魯國的太廟。太廟是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裡面陳列著許多文物古器,還常舉行祭祀活動,在這裡,可以瞭解歷史和有關的典章制度。孔子進太廟後,就下功夫認真地進行考察,對每一件不明白的事,都向別人請教。

從廟裡陳列的件件文物古器到舉行儀式時伴奏的**,樣樣都要找人問個究竟。活動結束後,他還拉住別人的衣袖,繼續問一些自己不明白的問題。他這樣做,曾被人看不起。

有人說:「誰說這個年輕人懂得禮呢?他跑進太廟,什麼是都要問。

孔子聽了說:「不懂就問,這就是禮啊!」這就是古書上記載的「子入太廟每事問」的故事。

3\蒲松齡草亭路問。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路邊搭建茅草涼亭,記錄過路行人所講的故事,經過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蒐集,加上自己廢寢忘食的創作,終於完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劃時代的輝煌鉅著《聊齋志異》

怎麼樣才叫好故事?好故事原來要這樣寫?

2樓:新東都

怎樣才算是乙個好故事?其實在乙個好故事的設定當中,它還有乙個總原則,就是要順應,要超越讀者的預期。什麼叫做順應。

順應是我們要能站在讀者的乙個角度去想,就是我們選擇一些讀者比較熟悉的過程,我們要選擇一些比較熟悉的事情。但是我們又不能太熟悉,就是我們在寫故事的時候,應該去思考的,就是要讓大家既熟悉又不熟悉,既陌生又不是特別陌生。我們這裡需要警惕的是順應過度和超越過度。

就是我們要掌握其中的乙個度。那我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怎麼樣才算是乙個比較有趣的故事。

今天我們就分享一下外在的有趣,就我們寫乙個故事怎樣會寫得比較好。第乙個方面,是它外在要是比較有趣的,那麼外在的有趣包括三方面。第乙個是感官層面,第二個是審美層面,第三個是文學層面。

舉個例子,就是我今天化妝了,那麼感官層面的有趣是指什麼意思,就是它是能吸引人的,引起人好奇的。那我今天化妝了它這個故事,它在感官層面上它並沒有很好玩,但是如果說乙個人,她平時都不化妝,就只有今天化妝了,或者說是她在很不適宜的場景裡化著濃妝等等,就是這樣造成一種反差的感覺的話,那麼它就會特別的吸引人,它就屬於感官層面,它能讓大家在第一眼看到的時候,就覺得它是有趣的。

關於安全的例子,關於安全的小故事

一項統計表明,交通事故是造成4至14歲兒童非故意傷害的主要原因,已成為 頭號殺手 據公安部統計,2003年,我國中小學生交通死亡人數高達4104人,佔總數的3.9 受傷人數為19196人,佔總數的3.88 根據調查分析,我國中小學生易發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型別分別為 騎自行車違規 行人違反交通規則 校車...

關於勵志小故事或幽默的小故事,幽默勵志小故事

無知孩子的冒犯 copy 一日,王序帶兒子進廟燒香,他的兒子手裡拿著的竹劍碰到了一尊菩薩。和尚過來嚴肅地說 施主,你的兒子居然敢用劍劈菩薩呢?王序虔誠地說 我的兒子無知碰到菩薩,你千萬別說他劈嗎,我的兒子怎麼會做這天打雷劈的事。和尚說 你的兒子砍菩薩,是吧。王序趕緊掏十元香火錢,哀求地說 你別說那麼...

關於知學善思勤學好問的詩詞,關於文學的古詩詞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中庸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版 不學則殆。權 三人行,必有我師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本人對古典文學感興趣,想學習古典詩詞創作以及相關格律,請問有什麼較好的教材或者 可供學習?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