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辰星
一、專題集郵知識普及。
基本資訊:專題集郵是以與所選專題密切相關的郵票(最好是新票)和其他閉陸郵品為收集物件,以郵票(其圖案、內容和發行目的)、郵戳圖案為研究內容,以其專題的闡述和開拓為研究方式的一項集郵活動。
專題集郵根據組集構思和郵品選擇可分為兩類:
一、同類主題圖案或同一發行目的的郵品集合。
二、在上述專題郵集基礎上深化而成,以敘述乙個有情節的故事或一段歷史為基礎,並圍繞這一情節選擇相關的、切題的郵品編組。選用票品的原則是隻要與主題開拓有關的郵品均能組編入集。
專題集郵的發展和特點:
隨著郵票印刷手段的進步,選題內容的拓展,五彩繽紛的郵票圖案成為吸引集郵者目光的焦點。再加上傳統集郵耗資較大,個人經濟上不易負擔,不少集郵者捨棄了按國別逐套集全的傳統集法,而改按只收集自己所喜好內容的郵票為主,於是專題集郵應運而生。在規範化集郵類別中,專題集郵適應性、趣味性最強,因而也是人數最多的一種方式。
集郵者在專題集郵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個性表達機會,相同的郵品(甚至只是近期的新票),可以組合成不同的形式,從不同的角度去開拓專題內容。比如同是新中國花卉逗悉郵票,既可以從植物學分類的角度去研究,又可以從花的社會性(省花、市花)方面來介紹,還可以從花卉郵票的色彩美學角度進行排列山態乎組合,各取所需,意趣橫生,從而達到寓教於郵,寓樂於郵的精神境界。所以專題集郵也是最具群眾基礎的。
2樓:吳尊是我的
專題集郵使用的郵票和集郵品應當符合"傳遞郵件或其它郵政通訊的"這一定義,並要注意優先選用比較重要的郵品:
一、從政治、歷史、文化、經濟和其它觀點看出其內涵與發行國有直接關係的票品。避免使用為了在專題集郵中趕時髦而發行的投機性郵票。這些令人懷疑的票品,原則上應完全不用。
二、正常的郵票。避免使用同時附加發行的票品謹枯(如無齒票和小型張郵票),特別是近幾年發行的。
三、真正的信銷票,避免使用預蓋票。
四、真正經過郵政部門實寄、早擾郵資正確、蓋有與專題有關郵戳的封片。避免使用紀念郵件和任何類似的為集郵者製作的郵品,如紀念封等。避免使用蓋有"優惠"戳,郵資不足,或者空白銷陸晌旦印(除非是免費公事郵件,另作別論)的,或者為了集郵貼過多郵票的封片等。
五、寫有收件人的郵件。 避免使用預訂收到的信封和明信片。
六、也可收入郵資適當的機蓋郵資郵件,但應當避免使用帶"000"號的郵戳郵件。
切合主題的孤品或其它具有獨特特徵的試模印樣、試印樣票、變體票及類似的郵品,收入郵集,可提高郵集檔次;但不應當使用一般變體票,以免對專題的闡述產生不良效果。
集郵是怎樣興起的
3樓:q月尾巴
中國的集郵活動開始於大龍郵票發行後。1879年,有人在上海《申報》刊出徵購郵票的廣告;1880年,上海清心書館出版的《花圖新報》,登載了題為《各國信館之印信》的文章,稱郵票為"印信"和"國信"。該文還介紹了外國的家長鼓勵子女集郵的情況,並稱"此亦啟迪蒙童之道也"。
這是我國最早介紹集郵的文章。
我國的集郵活動從上海興起後,天津、廣州、福州等通商口岸也陸續出現了集郵活動。但當時的集郵者大多是在華的外國人,尤其以英國、法國、義大利的商人、傳教士居多,還有一些是駐華外交人員和在清朝海關、郵政、鐵路供職的洋人。1912年上海的歐美僑民成立了上海郵票會;1909年我國第一家郵票商店在福州開業;1913年上海發行華郵貼票冊;1916年、1918年上海出現集郵副刊"郵乘·郵票考略"、中文集郵雜誌《郵志界》,都記載了處於萌芽階段的中國集郵現狀。
中國集郵進入活躍階段的標誌是中華郵票會(1922年)、新光郵票會(1925年)和甲戌郵票會(1934年)的成立。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中國集郵公司成立,《集郵》雜誌創刊,1959年郵電部舉辦中國郵票展覽,中國集郵才真正進入了蓬勃發展時期。
自80年代開始,中國的集郵進入蓬勃發展的新時期。1982年,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成立,次年分別加入國際集郵聯合會和亞洲集郵聯合會。全國集郵聯成立後,我國的群眾性集郵活動走上了有組織、健康發展的道路。
豐富多彩的集郵日、知識講座、集郵夏令營、集郵知識競賽、學術討論會、郵票交換等集郵活動,有成千上萬集郵者參加。在各種活動中,青少年集郵以普及面廣、富有時代氣息而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不少地方還把青少年集郵譽為「希望工程」,引導他們愛祖國、愛集體、愛科學,由此也形成了世界上人數最多、收益最大的集郵群體。
4樓:網友
收藏是人類的一種愛好,集郵是收藏中的一種。世界上只要出現乙個有內涵、有韻味的東西,就會被一些思想有深度的人愛上,就會去收藏它們,如名畫,瓷器等。郵票就是這類東西,它一齣現,就被一些人們看中,去收藏它們,後來,郵票發展為幾乎世界上的國家都發行它們,並把它們當成國家的名片,進一步感染了更多的人,於是集郵就更加火熱,成為人們的一項文明收藏物品。
5樓:網友
當郵票發明後,正式發行後就有人有目的的收藏郵票了!也就是集郵的歷史和郵票的歷史是一樣的!
集郵怎麼興起的?
6樓:易書科技
集郵是指對郵票和郵品的收集、整理和研究。郵票素有「國家名片」之稱,每個國家發行郵票,無不盡選本國最優秀、最美好、最具代表性或紀念性的東西,經過精心設計,展現在郵票上。涉及的內容更是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方面面,各行各業應有盡有,使得方寸之間的小小郵票成為包羅永珍的博物館、容納豐富知識的小百科。
誰是第乙個集郵者,這可真難說。1840年「黑便士」發行不久,英國報刊就出現一條關於收集郵票的新聞報道。1841年《泰晤士報》上刊登一則徵集郵票的廣告,徵集人是位婦女,據說她已經收集了一萬多枚郵票。
她把這些「黑便士」一枚一枚地貼在牆上,裝飾她的房間。就在這一年,英國許多婦女熱衷於收集郵票,集郵就這樣逐漸興起了。
早期有成就的集郵者是法國的一位醫生,名叫勒格拉。他從1850年開始集郵,到1885年逝世,三十五年中,收集了不少郵票,他還發明瞭量齒尺。集郵源於歐洲,後來擴大到北美,隨後又遍及全球。
大概在19世紀70年代,集郵傳入我國。在舊中國,集郵的大多是商界和知識界的一些人。新中國成立後,隨著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集郵活動廣泛開展起來。
郵政派生出集郵,反過來,集郵又促進了郵政的發展。在所有的收藏活動中,集郵活動更為大眾化,它易於入門,收藏便利,可簡可繁,人人可行。對於那些沉浸於集郵之中的人來說,集郵會給他們以無窮的樂趣;對於那些追求郵品內涵的集郵者來說,集郵是一種挑戰,會給人以力量;對於集郵家而言,集郵是一門不斷擴大且永無止境的學科。
集郵的樂趣在於其多元化,沒有兩個集郵者的收藏品會完全一樣,可供選擇的郵品收集範圍不可勝數。
為什麼說集郵是一種正當的人愛好
7樓:匿名使用者
郵票的方寸空間,常體現乙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科技、經濟、文化、風土人情、自然風貌等特色,這讓郵票除了郵政價值之外還有收藏價值。
收集郵票的人大概有以下幾個目的:
1• 愛好 就是喜歡歷史、文化、繪畫等 的人收藏的乙份歷史見證,或漂亮的畫片用以懷念、欣賞。
以致編組郵集來研究說明自己喜歡的某樣東西等。
2• 研究 為了研究郵政的歷史(某個時期的郵政狀況、郵路、郵資等)
3• 儲值 郵票是國家(地區)權威機構發行的有價**,郵市正常的狀態下,郵票有儲值、增值功能。
4• 獲利 有部分人其實不應歸於「集郵的人」,他們是有錢的投資者,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而對某些郵票炒作以讓其**暴漲然後**獲益,就像**一樣。【還有一部分人是集郵愛好者,而一些重複多餘的郵票公升值後也許會**獲利以購買其它他沒有的郵票,這叫「以郵養郵」,不應歸於投資類】
5• 附庸風雅 集郵代表了一種高雅的文化愛好,有些人藉以顯示不俗。
6• 其他。
以上幾種目的也可以兼而有之,也可以變化更改。我剛開始集郵應該是因為1,後來加了3 的因素,以後也許會有2和4`。5也可能貫穿其中。
在家有什什興趣愛好,有什麼好的興趣愛好值得培養?
您好,在家的話。可以看看電影,看看書,同時也可以自己做點小手工,繡繡十字繡等等,都可以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好了,這個是很自由的 有什麼好的興趣愛好值得培養?好的興趣當然是有益於身心和自己的啦,你可以去 學學 書法 畫畫 跳舞 還可以到處參觀一些著名的書籍 博物館,當然也可以在家裡坐坐家務也可以很...
誰有培養興趣愛好的好方法
根據自身的興趣特點,培養優良的興趣品質 由於所有的人所處的環境 所受的教育及主體條件各不相同,所以學生的興趣都帶有個性特點,因而要根據自身條件進行興趣愛好的自我培養。例如,有人興趣廣泛而不集中,就應加強中心興趣的培養 有人興趣單一而不廣泛,就應加強興趣廣泛性的培養 有人興趣短暫易變,就應加強興趣穩定...
怎麼跟一個沒啥興趣愛好的女生聊天
或許在您意識裡已經對她有好感了!只是您不知道而已!和一個沒什麼興趣愛好的女孩子怎麼交往?沒有興趣慢慢培養興趣愛好,只要真心互相喜歡還在乎那麼多幹嘛,再說只要你有興趣愛好她也會漸漸地跟隨你的腳步,這個是要時間的,所以現在關鍵還是培養感情才是真的。事實上,我們在人與人交流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都會不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