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鐸之心 , 素履之往的意思

2025-07-18 14:55:07 字數 2352 閱讀 8538

1樓:小謝法律問答

木鐸之心,素履之往的意思是:心裡想去的地方,就算穿著簡單的草鞋也要前往。

一、 拼音。

木鐸之心,素履之往的拼音是[mù duó zhī xīn,sù lǚ zhī wǎng]。

二、 基本釋義。

木鐸之心,素履之往的意思是心裡想去的地方,就算穿著簡單的草鞋也要前往。比喻人用樸素坦白的態度行事,而且專心致志。後來用作比喻質樸無華、清白自守的處世態度。

三、 出處。

木鐸之心典自《論語 》: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素履之往典自《易經》 :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木鐸之心的故事:

孔子帶領學生周遊列國,一行人途經衛國儀邑這個地方的時候,儀封人(封人:鎮守卜舉邊疆的小官吏)請求拜見孔子。雖然這個人的官職並不高,但他求見的理由卻霸氣。

他聲稱,經過他這個地方的君帶晌子,他沒有不會見的。言外之意,就是他非要見見孔子不可。

孔子的學生就帶著儀封人去見了孔子,他見到孔子後,型行碧兩個人談了些什麼,《論語》沒有記載,不得而知。拜見孔子後出來,儀封人對孔子的學生們說了一句話:「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這句話振聾發聵,成為千古預言。

2樓:那拉山亦

木鐸之心,素履之往」出自現代作家七堇年的《塵曲》。

3樓:造夢啟航

<>木鐸之心 , 素履之芹帶行往的意思:心裡想去的地方,就算穿著簡單的草鞋也要前往。讀木心的書,是停不下來嫌嘩的。

雖《素履之往》是本隨筆集,但先生的妙語慧句俯拾即是。《素履之往》的書名和其中許多章行世節的名字均出自《易經》。《易·履》中有言 「初九:

素履往,無咎。象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其中的言外之意便是:在此塵世間,我願堅守吾志,縱使一人獨行,亦無悔。這大概也是木心自己一生穿行在藝術與美學中的行為準則,如同屈原所言「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木鐸之心素履之往是什麼意思 木鐸之心素履之往是啥意思

4樓:好聲音

1、「木鐸之心,素履之往」的意思是:心裡想去的地方,就算穿巖亮著簡單的草鞋。

也要前往。該句出自現代作家七堇年《塵粗納寬曲》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

一葦以航。心裡想去的地茄正方,就算穿著簡單的草鞋也要前往。

2、生命就像一場逆行之旅,就算一葉扁舟也要向前起航。《塵曲》全書分為遊記,散文,**,三個部分。 收錄了七堇年後期零散見刊的精品散文,最新創作的精彩遊記,以及中篇**《塵曲》,全書皆配以作者原創旅途攝影插圖。

3、 遊記以行走路線為線索,所見所聞所感,行文清新淡雅,高雅脫俗的審美情趣,都足以對讀者的品位起到引領和定義的作用。散文則是對以往經歷、情感的一次回顧和思考,對人生和世事的領會,字裡行間蘊藏著豐盛的情感和的深度的思考。

木鐸之心 , 素履之往的意思是什麼?

5樓:達興老師聊教育

1、木鐸之心。

典自《論語。

是教育者教書育人的初心、情懷。

原文:天下之無道胡孫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天下無道已經很久了,上天將以孔夫子。

為聖人來號令天下。)

2、素履之往。

典自《易經》

是少年書生的凌雲壯志,節操高潔,行走天下。

原文:素履之往,獨行願也。("心地純樸,品行端正,處處小心行事",表明要專心致志,遵循禮儀實現自己的意願。)

6樓:如墨絲仗

木鐸的解釋。

1).以木為舌的大鈴,銅質。古代宣佈政教法令時,巡行振鳴以引起眾人 注意 。

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 鄭玄 注:

古者將有新令,必奮木鐸以警眾,使明聽也……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周禮·地官·鄉師》:「凡四時之徵令有常者,以木鐸徇以市朝。

宋 蘇軾 《元祐三年春貼子詞·皇帝閣》 之一 :「藹藹 龍旂 色銷鎮,琅琅木鐸音。」 清 鄒容 《 革命 軍》第四章:

自古司 東亞 文化 之木鐸者,實惟我皇漢 民族 焉。」 2).以喻宣揚 教化 的人。

論語· 八佾 》:天下 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 夫子 為木鐸。」

詞語分解 木的解釋 木 ù 樹類植物的通稱:樹木餘鬥空。 喬木 。

灌木。木石(樹木和石頭,喻沒有知覺和 情感 的 東西 )。緣木求魚。

木料、木製品:木材。木器。

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棺材:棺木。 質樸 :

木訥( 樸實 遲鈍)。 呆笨:木雞。

鐸的解釋 鐸 (鐸) ó大鈴,形如鐃、鉦而有舌,古代宣佈政教法豎瞎令用的,亦為古代樂器。盛行於 中國 春秋至漢代:木鐸。

鈴鐸。鐸舞。 部首 :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