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名句 今之孝者 是謂能養

2025-07-19 13:45:09 字數 1403 閱讀 9879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下句

1樓:網友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

釋義】孔子說:「現在的人啊啟隱梁,以為攜穗僅僅給父母吃好穿好,把父母養活,讓他們衣食無憂就可以叫做孝順了。但是像狗和馬這樣的畜生,也能養活他們的父母,替他們服勞役。

如果內心沒有乙份真摯的對父母的尊敬之情,那麼贍養父母與飼養犬馬又還有什麼區別呢?」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的意思是什麼?

2樓:佳爺說歷史

意思是:現在所謂的孝,是指能夠侍奉父母。就連狗與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樣分辨這兩者呢?

該句出自《論語--為政第二》: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3樓:陳瘦瘦

翻譯】子游請教什麼是孝。孔子說:「現在所謂的孝,是指能夠侍奉父母。就連狗與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樣分辨這兩者呢?」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芹橋以別乎。

出自文言文《子游問孝》。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的解釋

4樓:手機使用者

這是《論語 為政》中的一章,原文如下: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

子游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說「現在許多人認為孝就是能養父母,讓父母吃飽。其實你養狗養馬也要讓它們吃飽,如果只是給飯吃而不能真正孝敬父母,那跟養狗養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5樓:紅塵煙雨輪迴

現在的被稱之為孝順的人,是所謂能養老或意思就是說要在親人在的時候,多近一點孝道,不要等到親人離開了,才想起來去孝順已經晚了。

6樓:歌貝秀

意思是:現在所謂的孝,是指能夠侍奉父母。就連狗與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樣分辨這兩者呢?

該句出自《論語--為政第二》: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7樓:網友

網上以前有段時間傳的很廣的一句名言我不知道你知道嗎》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意思就是說要在親人在的時候,多近一點孝道,不要等到親人離開了,才想起來去孝順已經晚了。

8樓:網友

現在的被稱之為孝順的人,是所謂能養老。

9樓:霸道任

意思是今天的肖者以為為保父母就是孝敬父母。

《論語》中「善者」的古義和今義分別是什麼

古義 性情du品zhi德良好的人 今義 善良dao的人。論語裡 擇其善內者而從容之 和 鄉人之善者好之 前句 善者 指 善 的言行 所謂優點 後句 善者 則是指 善 的人 所謂 好 的人 古今異義詞 是有 詞義縮小 和 詞義轉移 等等之分的。新課標在沒講 古今異義詞 分類之前,過早地給孩子們引入什麼...

論語中思辨證的關係的名句是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譯 學習而不思考,人會被知識的表象所矇蔽 思考而不學習,則會因為疑惑而更加危險。注 語出 論語 為政 子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罔,作矇蔽,欺騙解 殆,書指危險。朱子雲 不求諸心,故緡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程子云 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五者,廢其一,...

論語十二章中學習認真的名句是,《 論語 十二章》中論述學習興趣的重要性的名句是

6.子曰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翻譯 顏回的品德多麼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飯,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窮陋的小房中,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顏回卻仍然不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德多麼高尚啊!段解 孔子讚揚顏回堅持學習而貧賤不移的精神 7.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