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舉鼎,電視上是舉了起來,歷史真的舉了起來嗎?

2025-07-23 23:55:14 字數 1710 閱讀 3126

1樓:粗飯少糧

秦武王(西元前325年——元前307年)又被叫做武烈王、悼武王。秦武王是戰國時期的秦國國君,秦惠文王之子。

說到秦武王的名字叫嬴蕩,聽到他的名字你們估計是不是多少有點驚訝?秦武王在秦惠文王去世後即位,那年他才十九歲。他的父親秦惠文王也是19歲當的國君,雖然他們兩人即位時的年齡一樣,人生卻是完全不同。

其實這位國君多好的前途啊,19歲即位,年輕有為,秦國也國勢鼎盛,諸侯皆懼。哪兒哪兒都好,就是有點傻缺,喜歡跟人家比力氣,見什麼都不服不吝,尤其看不得大玩意。23歲那年外出,看見人家洛陽的大鼎,較上勁了,聽說姓孟的大力士能舉起來,非說自己也能舉起來,結果還真舉起來了,可是沒抗住,掉下來砸斷了大腿,擱著當時醫療條件也差點,沒過兩天就死在洛陽了。

也算是獻身舉重了。

在影視劇的渲染下,秦武王嬴蕩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印象更是深入人心。然而,歷史上真正的秦武王形象還是很正面的。從他的諡號「武」就可以看出秦武王還是有一番作為的。

所謂諡號就是帝王死後,後人根據他一生的得失而立的稱號。這個「武」絕對不是貶義的。現在來說說這個「武」體現在哪個方面。

秦武王雖然只是在位四年,但他對內對外都算得上是立有戰功。對內,他延續了祖輩對巴蜀和義渠部的鎮壓態度,在穩固秦國大後方的問題上卓有成效。對外,也就是秦的稱霸事業來說,秦武王也是秦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第一人。

秦武王還完成了丞相官職的制度化。而丞相制度直到明代朱元璋時期的時候才被廢除。歷經約1500年。所以呀,在位四年,舉鼎而死的秦武王也算是建立過萬世功業的。

2樓:神級小玩家

歷史上秦武王應當是舉起了鼎,因為根據史記的記載「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八月,武王死。,也就是說秦武王是被鼎砸中了大腿而死的,這就說明秦武王的確把鼎舉起了,只是非常勉強導致沒有舉穩,因而喪命。

3樓:有常

我認為歷史上真的舉起來了,因為秦武王是有很大的力氣的,而且能夠將鼎舉起來。

4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沒有,他就是因此而喪生的,直接被鼎給砸死了,這也是他出名的原因。

秦武王舉鼎真的會死嗎?

5樓:伴你娛行天下

贏蕩確實是舉鼎而亡的。

贏蕩是戰國時期的人物,是秦惠文王的兒子,也就是秦武王。身高體壯,孔武好戰,但是他23歲就死了。

他本來就是乙個喜歡比試武力的人,有些爭強好勝。在秦武王四年八月的時候,贏蕩和孟說比賽舉鼎。秦武王看到孟說都能舉起九鼎,也躍躍欲試,不顧周圍人的勸阻,親自上前試圖抬起九鼎。

孔武有力的秦武王確實將鼎舉起了,但在放下九鼎的時候,卻因為力氣耗盡,不小心讓九鼎砸傷了自己的腳。秦武王傷得很重,當晚就因為疼痛和流血過多去世了。他也成為史上第乙個被自己搬起來的「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的君王,被人傳為笑談。

嬴蕩:功勳卓著的帝王

1、在政治上,秦武王讓秦國與遠道而來的東方強國齊國建交,保護了秦國不受到周邊小國如南韓、魏國等的侵犯,穩固了自己的政權,也維護了簡尺國家利益。

2、軍事上,他出兵平定蜀亂,保護秦國不受到南方楚國的侵襲。為了取得肥沃的中原地帶,他聯合魏國率軍攻打南韓的宜陽悉漏縣,佔領了這一方軍事要攔陸高地,為之後秦國遠交近攻統一六國創造了條件。

3、經濟上,他重視農業,抑制商業,鼓勵民眾生育以促進經濟發展。雖然在位時間只有4年,但他讓秦國國富民安,擁有了不可小覷的實力。如此種種,豈是乙個只會比拼蠻力的武夫能做到的呢?

歷史上秦武王真的舉鼎了嗎,舉的是多重的鼎

應該可以,現在一樣有大力士嘛。古代大鼎一般都千斤。所以才叫千斤頂。歷史上秦武王真的舉鼎了嗎?舉的是多重的鼎?秦鼎之最,當屬秦始皇陵百戲俑陪葬坑中部過洞內出土的秦代青銅大鼎,通高61cm 重212kg,是目前發現的最大 最重的一件秦鼎。現藏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上述秦鼎造型相近,用俗話講都是大肚,短粗腿...

秦武王舉鼎是什麼故事

秦武王四年 前307年 武王與孟說比賽舉 龍文赤鼎 結果大鼎脫手,砸斷脛骨,到了晚上,氣絕而亡,年僅23歲。通俗點說就是秦武王是個崇尚武力的粗人,有一天和別人比誰力氣大去舉鼎,結果裝逼失敗大鼎掉下來把腿給砸斷了就嗝屁了 應該是大鼎掉下來砸到自己有內出血,那個時候內出血就是個死 秦軍佔領宜陽,周都洛陽...

歷史上秦武王真的是舉鼎被壓死的嗎

是的。秦武王 公元前329年 公元前307年 又稱秦武烈王 秦悼武王,嬴姓,名蕩,秦惠文王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10年 公元前307年在位。秦武王重武好戰,在位期間,平蜀亂,設丞相,拔宜陽,置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築堤修橋。秦武王身高體壯,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 烏獲 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