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慢·尋尋覓覓》原文及翻譯
1樓:名成教育
靖康之變後,國破,家亡,夫死,傷於人事。這時期李清照的作品再沒有當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為沉鬱悽婉,主要抒寫作者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淒涼的景況。此詞便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乙個愁字了得!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悽慘悲慼。乍暖還寒的時節,最難保養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麼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風急襲?一行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採摘?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乙個人怎麼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這般情景,怎麼能用乙個「愁」字了結!
尋尋覓覓:意謂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來,表現非常空虛悵惘、迷茫失落的'心態。
悽悽慘慘慼戚:憂愁苦悶的樣子。
乍暖還(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氣,忽然變暖,又轉寒冷。
將息:舊時方言,休養調理之意。
怎敵他:對付,抵擋。晚:一本作「曉」。
損:表示程度極高。
堪:可。著:亦寫作「著」。
怎生:怎樣的。生:語助詞。
梧桐更兼細雨:暗用白居易《長恨歌》「秋雨梧桐葉落時」詩意。
這次第:這光景、這情形。
怎乙個愁字了得:乙個「愁」字怎麼能概括得盡呢?
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於人事。這時期李清照的作品再沒有當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為沉鬱悽婉,主要抒寫作者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淒涼的景況。此詞便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這首詞起句便不尋常,一連用七組疊詞。不但在填詞方面,即使在詩賦曲也絕無僅有。但好處不僅在此,這七組疊詞還極富**美。
宋詞是用來演唱的,因此音調和諧是乙個很重要的內容。李清照對音律有極深造詣,所以這七組疊詞朗讀起來,便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只覺齒舌音來回反覆吟唱,徘徊低迷,婉轉悽楚,有如聽到乙個傷心之極的人在低聲傾訴,然而她還未開口就覺得已能使聽眾感覺到她的憂傷,而等她說完了,那種傷感的情緒還是沒有散去。
一種莫名其妙的愁緒在心頭和空氣中瀰漫開來,久久不散,餘味無窮。
聲聲慢的中心思想是什麼,聲聲慢 尋尋覓覓主旨是什麼
這首詞從早晨寫到黃昏,通過描寫秋日清晨的咋暖還寒和秋日黃昏的絲專絲細雨,以及天上的屬大雁,地上的的黃花,抒發了詞人孤寂落寞 悲涼愁苦的心緒。聲聲慢 尋尋覓覓 宋代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 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
宋 李清照的《聲聲慢 尋尋覓覓》是什麼意思
宋 李清照的 聲聲慢 尋尋覓覓 表達了,作者李清照,在靖康之變後,國破,家亡,夫死,傷於人事。主要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淒涼的景況。原詩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中的黃花具有的意義是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意思是 我獨處陋室若有所失地東尋西覓,但過去的一切都在動亂中失去了,永遠都尋不見 覓不回了 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環境 空房內別無長物,室外是萬木蕭條的秋景 這種環境又引起內心的感傷,於是淒涼 慘痛 悲慼之情一齊湧來,令人痛徹肺腑,難以忍受了。在信中用這句話,估計是指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