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的現代研究,苦參栽培技術

2025-07-26 12:45:10 字數 2514 閱讀 8399

苦參栽培技術

1樓:健康達人雷恩

<>苦參適合在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排水方便的砂質土壤或腐質土地塊種植,整地施肥後即可進行分根繁殖,將母株挖出後剪下粗根,按照母株上生芽和生根的數量來切株,一株要有2-3個芽,按適當的行距和株距穴栽即可,栽種完成後適當澆水。苦參發芽後、開花前、枯萎後都要進行追肥,肥料以人畜糞水為主。

一、選地整地

選擇土層深厚、肥沃以及排水功能好的砂質土壤或腐質土種植苦參,土壤最好是偏酸性的土質,選好地後,將地深翻整平,清除在土壤中殘留的樹根,枯枝、石塊及雜草等物,耕前施足底肥,一般每公頃施充分腐熟的堆肥或及肥45000-67500千克、磷酸二氫鉀75千克、尿素225千克,深翻20-50釐公尺,使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勻,作成寬120釐公尺的高畦,畦溝寬30釐公尺,溝深20釐公尺,長度應根據地勢及方便田間管理而定。

二、繁殖

苦參分根繁殖可以在春秋兩季進行,春栽的話在萌芽前進行,秋栽要等到落葉的時候進行,將母株挖出後剪下粗根,按照母株上生芽和生根的數量來切株,一株要有2-3個芽,將其切好後,就可以定好乙個行距和株距進行穴栽,栽種完成後即可進行澆水。

三、田間管理

1、封行前應勤除草、鬆土,並注意培土防止蘆頭露出地面。鬆土宜淺,以防損傷參根,封行後不再鬆土。

2、分根繁殖發芽後,開花前,枯萎後都要進行追肥,肥料以人畜糞水為主。

3、進入開花期時,除留種植株外,應及時摘除帶花蕾的整個花序,使養分集中,促進根部發育。

四、採收

苦參成熟後採收一般是在2-3年後進行,因為苦參的根系扎的比較深比較緊,所以在深挖的時候要注意不能將其挖斷。

「中藥正傳」苦參學簡史

2樓:養生達人花花

苦參首載於東漢經典著作《神農本草經》,書中雲:「主治心腹結氣,症瘕積聚,黃疸,溺有餘瀝,逐水,除癰腫」,提出苦參有破症消積,祛溼退黃,利水,消癰腫之效,書中並言苦參有「補中,明目,止淚」之功。

魏晉時期,陶弘景所著《名醫別錄》中言苦參:「無毒,養肝膽氣,安五藏,定志,益精,利九竅,除伏熱,腸澼,止渴,醒酒,小便黃赤,治惡瘡,下部蛪,平胃氣,令人嗜食」,指出苦參具有補益臟腑,益精,醒神定志,通竅,清熱除溼止痢,消瘡,殺蟲之功。

五代時期,《日華子本草》言:「苦參,殺疳蟲……治腸風瀉血,並熱痢」,指出苦參具有祛風止血,燥溼止痢之功。

唐代甄權所撰寫《藥性論》記載:「苦參悉仔能治熱毒風,皮肌煩燥生瘡,赤癩眉脫,主除大熱嗜睡,治腹中冷痛,中惡腹痛,除體悶,治心腹積聚」,提出苦參具有祛風清熱解毒,止痛,消積之功。

宋金元時期,蘇頌的《本草圖經》一書言苦參:「古今之方用治風熱瘡疹最多」,強調苦參的清熱祛風之功。由寇宗奭所著《本草衍義》言「 苦參揩齒,歲久亦病腰」,提出苦參可**齒病,但久用傷腎。

明代《滇南本草》記載苦參「涼血,解熱毒,疥癩,膿窠瘡毒最良。療**瘙癢,血風癬瘡,頑皮白屑,腸風下血,便血。消風,消腫毒,消痰毒」。

清代陳士鐸的《本草新編》對苦參功效主治具有較為全面認識,如下:「治腸風下血,熱痢刮痛難當,療狂言心燥,結胸垂死;赤癩眉脫者,祛風有功;黃疸遺溺者,逐水立效。掃遍身癢疹,止卒暴心疼知爛,殺疥蟲,破症瘕,散結氣,明目止淚,解渴生津,利九竅,通大便……至稱益腎、安五臟、定心志……」本草從新》指出苦參可「燥溼, 勝熱, 治夢遺滑精」。

現代研究發現,苦參的化學成分包括生物鹼、黃酮、苯丙素、二苯甲醯基衍生物、萜類、甾體、有機酸、脂肪酸、揮發油等型別,其中生物鹼和黃酮類成分是其主要的結構型別,在睜猛汪抗菌、抗炎、抗病毒和抗腫瘤方面均有重要研究價值。

苦參的相關論述

3樓:兔兒爺嵔

1、《本草綱目》:「苦參、黃柏之苦寒,皆能補腎,蓋取其苦燥溼,寒除熱也。熱生風,溼生蟲,故又能治風殺蟲。

惟腎水弱而相火勝者用之相宜,若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年高之人不可用也。張從正亦云,凡藥皆毒也,雖甘草、苦參,不可不謂之毒,久服則五味各歸其髒,必有偏勝氣增之患,諸藥皆然,學者當觸類而長之可也,至於飲食亦然。又按《史記》雲,太倉公淳于意醫齊大夫病齲齒,灸左手陽明脈,以苦參湯日漱三公升,出入慎風,五、六孫歲日愈,此亦取其去風氣溼熱殺蟲之義。

2、《本草匯言》:「姚斐成雲,苦參,祛風瀉火,燥溼去蟲之藥也。前人謂苦參補腎補陰,其論甚謬。

蓋此藥味苦氣腥,陰燥之物,穢惡難服,則滑睜惟腎氣實而溼火勝者宜之;若火衰精冷,元陽不足,及年高之人,胃虛氣弱,非所宜也。況有久服而致腰重者,因其專降而不公升,實傷腎之謂也,何有補腎補陰之功乎?」

3、《神農本草經》:「主心腹結氣,症瘕積聚,黃疸,溺有餘瀝,逐水,除癰腫,補中,明目止淚。」

4、《名醫別錄》:「養肝膽氣,安五臟,定志益精,利九竅,除伏熱腸澼,止渴,醒酒,小便黃赤,療惡瘡下部讓春瘍,平胃氣,令人嗜食。」

5、《藥性論》:「治熱毒風,皮肌煩燥生瘡,赤癩眉脫,主除大熱嗜睡,治腹中冷痛,中惡腹痛,除體悶,治心腹積聚。」

6、《滇南本草》:「涼血,解熱毒,疥癩,膿窠瘡毒。療**瘙癢,血風癬瘡,頑皮白屑,腸風下血,便血。消風,消腫毒,痰毒。」

7、《唐本草》:「治脛酸,療惡蟲。」

金桔的栽培技術,金橘的栽培技術

種植金桔是少不了好土壤的,種植金桔是要特別肥沃的土壤,而且土壤一定要鬆軟,鬆軟的土壤有助於金桔根部的呼吸性,如果土壤層特別薄,就不要去選擇種植金桔了,因為這樣會導致金桔在豐收的時候果實很瘦小,很酸也不會賣出好價錢的,所以我們要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去種植金桔。我們要給土壤進行一次翻耕,然後再把農家肥潑灑在...

辣椒栽培技術要點,辣椒的栽培技術與管理

辣椒的栽培技術與管理 辣椒的栽培技術要點是提前育苗,栽培管理主要是肥水管理。 栽培技術 辣配陪廳椒種植需要提前育苗,它有乙個很長的發芽期,在二十五到三十度的環境中,辣椒在經過催芽一系列處理後需要五到七天,低於十五度時辣椒不能發芽,辣椒種植時間很關鍵,提前種植要確定好當地的溫度,溫度不培隱高或者太高都...

蒿草的栽培技術,最新植物栽培技術

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為菊科艾屬植物黃花蒿。株高40 150釐米以上,全生育期120天左右。喜溼潤 忌乾旱,怕漬水,光照要求充足。青蒿藥用價值很高,青蒿素的衍生物可生產很多系列藥品。青蒿素主治瘧疾 結核病潮熱,治中暑 瘙癢 蕁麻疹 脂溢性皮炎和滅蚊等。全草入藥,洗淨鮮用或晒乾製藥。青蒿作物粗生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