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瞭解陳氏的歷史嗎?陳氏的來歷和起源

2025-07-26 16:55:26 字數 1280 閱讀 6713

陳氏的由來

1樓:別覓邇

陳姓在我國眾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來說,是中國的第五大姓。陳姓最早出自媯姓,是舜帝的後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後,找到舜的後人胡公滿,封他在陳這個地方,建立陳國。

到了陳閔公的時候,陳國被楚滅掉了,亡國後的陳國子孫便以原國名為姓氏,於是有了陳姓。

陳姓除了源於國名,還有從其他姓氏改名而來的,其中有一支是由少數民族改姓而成的。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北魏時期鮮卑貴族侯莫陳氏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將侯莫陳改為單姓陳。

陳姓遷變。經過數千年的繁衍生息,陳。後來,他的孫子陳世達做了長城(今浙江長興)縣令,於是陳姓人又遷居到了浙江。陳姓人已遍及中華大地,形成了以潁川、汝南、下邳、廣陵、東海等地為中心的陳氏家族。

陳姓由發源地向南遷移,始於西晉太尉陳伯,他舉家南遷到今江蘇丹陽縣霸先建立南朝陳,使陳氏家族顯赫一時,遍佈長江和粵江之間的廣大地區。唐高宗時候,陳姓人進入福建和廣東等地。五代十國以後,中原地區長期戰亂,又有大批陳姓人南遷,甚至向海外發展,從而進一步壯大了江南陳姓人的隊伍。

今日,陳姓已成為中國大陸第五大姓,臺灣第一大姓。

陳氏的來歷和起源

2樓:社會暖暖風

陳氏主要源自媯姓、劉氏改姓、白氏改姓、侯莫陳氏改姓。

1、出自媯姓。

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周武王滅商朝紂王、建立周朝以後,找到舜的後人「陳胡公媯滿」,封他在陳(今河南淮陽)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胡公滿傳至十世孫媯完,陳國內亂,陳厲公的兒子媯完怕株連自己,出逃到齊國,以故國為氏,稱陳氏。

2、信族劉氏改姓。

通志・氏族略》記載:廣滑悔弊陵(今江蘇江都東北)陳氏,實為劉氏,春秋時,因魯相無子,以外孫劉矯為嗣。

3、白氏改姓。

河南官氏志》記載:隴右白永貴,於隋初改為陳氏,此為萬年(今陝西西安)之陳氏。白姓原為龜茲王帛氏,因入仕內地,怕胡人之姓遭受歧視,而改為陳氏,史稱***。

他有孫叫令英,史稱陳令英。

陳氏的遷徙分佈

由於陳姓主力早在秦漢時期已遷離北方,東晉、隋唐的北方地區戰亂對陳姓的傷害相對要輕。陳姓在宋初由福建大批遷入廣東的潮州前帶和梅州地區,北宋末年,河南陳姓南逃抵廣東南雄,由北向廣東各地散移。

在宋、元、明時期,陳姓在南方得到了穩定的發展,陳姓在贛浙閩粵湘五省繁衍最盛,最終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

陳姓中也融入了南北民族的血液,如漢晉時期的匈奴人、北魏時期的鮮卑人、金代的女真人和清朝的滿洲八旗諸姓,這些外族與漢族長期混居後逐漸同化成漢族。

求東北艾氏的來歷,「艾」氏姓的來源!和背景!

貌似黃斑紅菇!建議弄清楚了再採食。子實體中等大。菌蓋寬5 8cm,扁半球形,後平展至中部稍下凹,桔紅至桔黃色,中部往往較深或帶黃色,老後邊緣有條紋或條紋不明顯。菌肉白色,近表皮處桔紅或黃色。味道柔和或微辛辣,氣味好聞。菌褶淡黃色,等長,有時不等長。直生至幾乎離生,稍密,褶間具橫脈,近柄處往往分叉。菌...

誰知道壽縣陳氏的由來及分門派輩?

我就是壽縣君套的陳姓,穎川郡重華堂這是17年後續的新家譜。請問是否提供始祖名諱?有空請登入陳氏宗親網論壇參與討論。裡面陳姓人比較多,希望能找到相關線索。我是壽縣迎河鎮的,姓陳,明字輩,祖宗在安豐戈店。迎河這邊4代人。wenjian459和我一樣的譜17年的我是懷玉公的後代。我也是壽縣陳式家族的,我只...

中國陳氏有多少人,全國姓陳的一共有多少人啊?

陳氏是一個多民族 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一位,人口約七千一百三十八萬四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4.46 左右。陳氏主要分佈在我國南方地區,尤以廣東 福建 四川 浙江 江蘇 河南 湖北 湖南 山東等省多此姓,在臺灣省和廣東兩省,陳氏約佔當地人口的10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