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寺的由來和歷史誰知道啊,山西老槐樹的來歷和歷史分別是什麼?

2021-03-19 18:24:11 字數 5090 閱讀 4575

1樓:人生能有幾回博

是龍槐寺吧?

龍槐寺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馬跑泉鎮龍槐村,因寺院內有一株樹齡近300年的龍爪槐而得名。龍槐寺始建於北魏,後經歷代修復重建,已形成規模巨集大、結構嚴謹的佛教建築。

因「文革」期間破壞嚴重,現有建築及塑像,多為近二、三十年修建。寺內有宋代石燈一對,高約80公分,直徑20公分,頂部有盛油、蠟的凹陷,狀若蓮瓣。又有石經幢一根,為石質八稜形,因年代久遠,其上**漫滅不可卒讀,其年代應與石燈為同一時期器物。

寺內又有四塊正方形石板,邊長約50公分,上有類似「壽」字形圖案,當地人稱為「世面」,即人們常說見過「世面」,就指這件東西。經專家鑑定,石燈、經幢、「世面」都有較高的文物研究價值。寺內名人匾額、楹聯十餘副(塊),又有石碑2塊,記錄了龍槐寺歷史和修復重建經歷。

山西老槐樹的來歷和歷史分別是什麼?

2樓:孤倚危樓

來歷是洪洞大槐樹移民。晉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處,而洪洞又是當時晉南最大、人口最多的縣,且是交通集聚地,明朝**便在洪洞城北二華里的賈村西側的廣濟寺設局駐員集中辦理移民,寺旁的大槐樹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為此,大槐樹和樹上的老鸛窩就成為移民惜別家鄉的標誌。

「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鶴窩。」數百年來,這首民謠在我國許多地區廣為流傳。

來自山東、河南等18個省市的移民後裔也經常聚首古槐遺址,緬懷600多年前大槐樹百萬大移民的滄桑歷史,形成了「大槐樹尋根」的獨特風俗。

歷史:元朝末年,元**連年對外用兵,對內實行民族壓迫,加之黃淮流域水災不斷,饑荒頻頻,終於激起紅巾軍起義。元**進行殘暴的鎮壓,兩淮、山東、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

冀、魯、豫、皖諸地深受其害,幾成無人之地。

在元末戰亂時,山西,卻相對顯得安定,風調雨順,連年豐收,較之於相鄰諸省,山西經濟繁榮,人丁興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難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區。明朝滅亡元朝後為了鞏固新政權和發展經濟,從洪武初年至永樂十五年,五十餘年間組織了八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

傳說明初大槐樹移民時人們都不願離開自己的家,官府廣貼告示,欺騙百姓:「不願遷移者,到大槐樹下集合,須在三天內趕到。願遷移者,可在家等待。」

聽到這個訊息後,人們紛紛趕往古大槐樹下,第三天,古大槐樹四周集中了十幾萬人。這時,大隊官兵包圍了大槐樹下手無寸鐵的百姓,一個**大聲宣佈:「大明皇令,凡來大槐樹之下者,一律遷走。

」不久人們醒悟過來,哭喊叫罵,但一切都無濟於事。官兵強迫人們登記,發給憑照,遷往他鄉。

洪洞是當時晉南最大,人口最多的縣。洪洞城北二華里的賈村西側有一座廣濟寺,寺院巨集大,殿宇巍峨,僧眾很多,香客不絕。寺旁有一棵「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漢槐。

汾河灘上的老鴰在樹上構窩築巢,星羅棋佈,甚為壯觀。明朝**在廣濟寺設局駐員集中辦理移民,大槐樹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時節,槐葉凋落,老鴉窩顯得十分醒目。移民們臨行之時,凝眸高大的古槐,棲息在樹杈間的老鷂不斷地發出聲聲哀鳴,令別離故土的移民潸然淚下,頻頻回首,不忍離去,最後只能看見大槐樹上的老鶴窩。

為此,大槐樹和老鶴窩就成為移民惜別家鄉的標誌。「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這就是這首民謠的來歷。

遷出的移民主要分佈在河南、河北、山東、北京、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少部分遷往陝西、甘肅、寧夏地區。從山西遷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後又轉遷到雲南、四川、貴州、新疆及東北諸省。

洪洞大槐樹移民:從明朝洪武六年(公元2023年)至明朝永樂十五年(公元2023年)共進行了十多次大規模的移民,是明初大移民的重要部分。

現在洪洞縣老槐樹下有一座「祭祖堂」,內設神櫥十座,凡從大槐樹下遷出的移民,每一個姓氏設一個牌位,共計881姓,881個牌位。正堂口,設一供桌,人口最多的王、張、李、劉等九大姓的列祖列宗牌位陳列桌上,供前來祭祖的人們祭拜。

其他姓氏,分列各神櫥內。他們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國各地的。現在說同姓的人五百年前是一家也是從這裡來的。

悠悠六百年多年過去了,古槐已不復存在,消失在歷史的風塵之中。槐鄉的後裔已遍佈全國二十多個省,四百多個縣,有的還遠在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遙想當年祖輩們扶老攜幼,離鄉背井,在頻頻回首遙望大槐樹和老鴿窩時,灑下了多少傷心淚,願大槐樹與海內外同胞永遠根連根,心連心。

3樓:匿名使用者

據記載,明朝時在洪洞城北二華里的賈村西側有一座廣濟寺,寺院巨集大,殿宇巍峨,僧眾很多,香客不絕。

寺旁有一棵「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漢槐,車馬大道從樹蔭下通過。汾河灘上的老鷂在樹上構窩築巢,星羅棋佈,甚為壯觀。明朝**在廣濟寺設局駐員集中辦理移民,大槐樹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4樓:依米嚕潮流服飾

山西老槐樹的來歷:

山西老愧樹,又稱洪洞大槐樹,古大槐樹,它的來歷這還得從元末明初說起。

元朝末年,天災人禍接踵而至,一邊是不堪壓迫剝削的農民揭竿而起,另一邊是中原地區連續的水、 旱、蝗、疫四大災害。

天災和人禍折磨得河南、山東、河北、安徽等地「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

人們為了求生,起義更是不斷爆發,元朝**自然也是重兵鎮壓起義軍。

後來,朱元璋出兵江淮,派徐達、常遇春北伐,進取山東,收復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結束了元末長年的兵災。

但水、旱、蝗、 疫已使中原之地「死亡百姓無數,村莊城邑多成墟」。山西與河南、山東、安徽等地相比,卻是**兩重天。

中原地區的兵亂及各種災疫很少波及山西,那裡大部分地區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人丁興盛。

於是,明朝建立後,前前後後經歷了很多次,曠日持久的移民活動,而多次移民都聚焦大槐樹老鸛 窩。

據史料記載,從洪武初年至永樂十五年,五十餘年間組織了八次大規 模的移民活動,涉及到了十八個省的 四百九十多個縣市的八百八十二個姓氏。

山西是人口稠密之處,而當時的洪洞縣又是晉南最大、人口最多的縣,擔負民眾外移自然首當其衝。

山西《洪洞縣誌》以及洪洞縣《大槐樹志》記載,明永樂年間,當地官府曾七次在大槐樹左側的廣濟寺集中澤、潞、沁、汾和平陽沒有土地的農民以及人多地少的百姓遷往中原一帶,並給所遷之民以耕牛、種子和路費。

寺旁有一棵「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漢槐。當地官府人員在樹下為被移之民辦理手續,登記造冊,按所去地點編隊,然後發給一應物品。

被遷者拖兒帶女,戀戀不捨地離開家鄉時,凝眸古槐,耳聞棲息在樹杈間的老鸛不斷地發出悽楚的哀鳴,想著自己這一去再不能返回故土了,觸目生情,不禁潸然淚下。

為了讓子女永遠記住自己的家鄉,老人就指著大槐樹和上邊的老鸛窩對孩子們說:「以後若能回到家鄉,忘了咱村莊的話,就先找這棵築有老鸛窩的大槐樹,然後再慢慢找自己的老家。」

這就是「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灌窩」的由來。

山西老槐樹的歷史:

明初有個袁公正,字成甫,曾隨朱元璋打天下,南征北戰,屢建戰功,官拜鎮威將軍。

明朝統一後,首要的大計,是移民墾荒。袁公正又自動報名,舉家從洪洞遷至山東曹縣黃崗集落戶。

當時很受朱元璋欣賞,親賜一塊「袁氏題名玉碑」,還給他提升了**頭銜。

袁公正在曹州以北約20公里處的關王廟北土崗上安下家來,取名「袁家固堆」,並題詞曰:「洪洞分枝老門第,曹州安居舊家風。」

陝西省的山西移民比較多,大概是與山西一河之隔距離近的緣故。

據徵集的譜諜看,武功縣的戴氏、麟遊縣的趙氏、邢氏、扶風縣的劉氏、彬縣的陳氏、固源縣的鄭氏、米脂縣的楊氏、並氏、眉縣的劉氏,其先祖都是明初從洪洞遷去的。

綜前所述,洪洞大槐樹下的移民,當初直接遷入地是豫、魯、冀、京、皖、蘇、鄂、陝、甘、寧、晉等省市。

然而數百年間,峰迴路轉,這些地方的移民後裔,又輾轉遷到雲南、四川、貴州、新疆、東北、港臺等地。

特別是近幾十年裡,遷移的浪潮此起彼伏。

例如解放前的「走西口」、「下關東」、「下南洋」,建國後的城市知青「支邊」、「上山下鄉」。

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的出國留學、探親、定居,更使洪洞移民後裔的足跡,踏遍了神州大地、天涯海角。

山西移民次數

關於移民的次數,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經學者們的反覆考證,洪武、永樂兩朝共有17次。簡單的情況是:

洪武六年(2023年),從山西及河北正定府移民至安徽鳳陽墾荒。

洪武九年(2023年)十一月,再從山西及正定府移民至鳳陽墾荒。因為是冬天,**發給移民過冬的棉衣。

洪武十三年(2023年)五月,從山西招募2.4萬戶百姓從軍,後又都復員為老百姓,就地安置墾荒種地。

洪武二十一年(2023年)八月,又從山西的澤州、潞州,挑選「田少丁多」或無田之家,遷往彰德、正定、臨清、歸德、太康等地墾種。

洪武二十二年(2023年)九月,山西沁州百姓張從整等116戶自願外遷屯田,戶部給予獎勵,讓他們回沁州招募居民。

同年同月,後軍都督朱榮向朝廷報告:由山西遷居到大名、廣平、東昌三府的百姓,一共分給他們2.6萬頃土地。

同年十一月,命後軍都督府僉事李恪等遷移山西百姓,到彰德、衛輝、歸德、臨清、東昌等地栽桑種棗,墾荒種地。

洪武二十五年(2023年)八月,馮勝、傅友德與常升等到山西招募百姓從軍,共設16個衛所。大約是平陽府選了9衛,太原、遼、沁、汾選了7衛,每衛5600人,共有9萬餘人。

同年十二月,朝廷命後軍都督僉事李恪、徐禮去山西招募移民共598戶,分別遷至彰德、衛輝、廣平、大名、東昌、開封、懷慶等地。

洪武二十八年(2023年)正月,山西馬步官軍2.66萬人,往塞北築城屯田。

建文四年(2023年),戶部核實太原、平陽二府,澤、潞、遼、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無田之家」,遷至北平各府、州、縣。

永樂二年(2023年)九月,從太原、平陽、澤、潞、遼、汾、沁移民1萬戶,充實北京。

永樂三年(2023年)九月,再次從以上地區移民1萬戶,充實北京。

永樂四年(2023年)正月,湖廣、山西、山東等縣吏李懋等214戶人願到北京為民,戶部給他們發了安家費。

永樂五年(2023年)五月,朝廷命戶部從山西的平陽、澤、潞及山東的登、萊等州,招募了5000戶到北京的上林苑監,牧養栽種。

永樂十五年(2023年)五月,山西平陽、大同、蔚州、廣靈等府州,向朝廷申請到北京、廣平、清河、正定、冀州、南宮等府州縣為民,開荒種地,依律交稅,得到**的獎勵和資助。

綜上所述,明初從洪武六年(2023年)到永樂十五年(2023年),近半個世紀中,從山西向外地移民17次,每次數百戶,甚至上萬戶,前後人數達到100萬以上。

回顧中國歷史上**組織的移民活動,漢代僅限於屯墾戍邊,並沒有形成全國規模;三國割據一方,各自分散屯田。

唐代移民屯墾興盛,但安史之亂以後廢弛;宋代重文輕武,屯田時盛時衰;元代全國興屯,但很快天下大亂。

所以說,明初山西移民,是有組織、有計劃的官方移民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

柳這個姓氏的由來誰知道啊,柳的姓氏由來

柳氏系承展禽 名人不絕史書 柳下惠坐懷不亂 是大家所熟悉的一個著名典故。這位被孟子讚譽為 聖之和 的聖賢君子,正是中國柳姓的始祖。柳下惠是春秋時代的魯國人,是制禮作樂的周公的後裔,則後世的柳姓,當然也是發源于山東的一個古姓了。關於柳姓的姓源,姓纂 上面是這樣記載的 周公孫魯孝公子展,展孫無駭以王父子...

大興善寺的歷史沿革,誰知道西安大興善寺裡面這個案是什麼來頭,什麼木料

大興善寺,佛教八宗 之一 密宗 祖庭,是隋唐皇家寺院,帝都長安三大譯經場之一,位於長安城東靖善坊內 今西安市小寨興善寺西街 長安志 卷七載 寺殿崇廣,為京城之最。誰知道西安大興善寺裡面這個案是什麼來頭,什麼木料 這是進口的巴西花梨木!大概比較名貴的紅木吧 這應該是雲南千年樟樹 西安有名的寺院?一 大...

誰知道盤縣丹霞山的歷史和傳說

神話傳說 傳說一金雞口銜銅梁從天飛來,飛在郭瑞峙山,一僧追蹤而來,決定在瑞峙山建廟時,金雞銜銅梁飛至趙官三膀子一座山上,該山搖動不定,後稱該山為搖動山。金雞又銜樑飛到丹霞山頂,待密林中兩虎坐守銅梁兩側後,棄樑而飛。僧人到達山頂,把銅梁鑄成祖師殿大梁和一尊真武祖師銅像,一口銅鐘,建成廟宇。一天夜裡,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