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是什麼動物,狗屬於什麼動物

2021-03-19 18:24:16 字數 6188 閱讀 1284

1樓:祈00願

生物的分類,種屬科目綱門界。

狗,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食肉目、裂腳亞目、犬科動物。中文亦稱"犬",狗屬於食肉目,分佈於世界各地。

有科學家認為狗是由早期人類從灰狼馴化而來,馴養時間在4萬年前~1.5萬年前,發展至今日。被稱為"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現如今是飼養率最高的寵物。其壽命約十多年。

狗屬於什麼動物

2樓:匿名使用者

狗是屬於犬科哺乳動物。

狗的簡介:

狗(拉丁文canis lupus familiaris)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食肉目、裂腳亞目、犬科動物。中文亦稱「犬」,狗屬於食肉目,分佈於世界各地。狗與馬、牛、羊、豬、雞並稱「六畜」。

有科學家認為狗是由早期人類從灰狼馴化而來,馴養時間在4萬年前~1.5萬年前,發展至今日。被稱為「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現如今是飼養率最高的寵物。其壽命約十多年。

在中國文化中,狗屬於十二生肖之一,在十二生肖中的第11位。

關於狗的知識延展:

犬類的祖先:

沒有人確切知道人與狼第一次互動發生在什麼時候。有科學家認為可能是在5萬年之前,因為至少要花這麼久的時間野狼才能發展出如今的基因差異。當時人與野狼分佈在地球表面的許多地方,演化過程可能發生在好幾個不同的地區。

有些學者則認為狼在12023年前,甚至可能在12023年前的亞洲東南部,就已經被人類從野生狼馴化為家畜、即狗,用來玩、打獵、看家護院。

狗起源於狼,已經得到了共識,但圍繞著具體的發源地和時間則是眾說紛紜。最早的狗化石證據是來自於德國12023年前的一個下頜骨化石,這些考古學證據支援狗是起源於西南亞或者歐洲,而另一方面,狗的骨骼學鑑定特徵提示狗可能起源於狼,由此提出了狗的東亞起源說。此外,不同品種的狗在形態上極富多樣性,似乎又傾向於狗起源於不同地理群體的狼的假說。

僅靠考古學,是很難提供有關狗起源的可靠線索。

狗的壽命:

(1)狗的年齡主要用以下幾點判斷:

① 牙齒的生長情況(詳見「狗-生理-牙齒」);

②齒峰及牙齒磨損程度;

③ 外形顏色。

(2)正常情況下犬的壽命在10~15年之間,平均壽命在12.6 歲左右,最長約20年以上。

狗的特徵:

(1)狗之嗅覺:

犬的嗅覺靈敏度位居各畜之首,眼瞎的狗可以利用鼻子生活的像正常狗狗。犬靈敏的嗅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氣味的敏感程度;二是辨別氣味的能力。

敏感度會因味道的種類而有所差別,約為人類嗅覺的1200倍。狗鼻子大約能辨別200萬種不同的氣味,而且它還具有高度分析的能力,能夠從許多混雜在一起的氣味中,嗅出它所尋找的那種氣味。犬對氣味的感知能力可達分子水平。

如當1立方厘米含有9000個丁酸分子時,犬就能嗅到,而在一般情況下每立方厘米的空氣中約有268×10.e+16個分子。因此,犬感受丁酸的濃度為3.

36×10.e-17二有人將硫酸稀釋千萬分之一時,犬仍能嗅出,對酸性物質的嗅覺靈敏度要高出人類幾萬倍。

歐洲肺病**會的調查結果顯示,肺癌是歐洲人的第二大致死癌症。研究發現,經過嗅覺訓練的狗能夠從100例肺癌病人的呼氣取樣中聞出71例,對於沒有肺癌的取樣也能達到372/400的辨別準確率。

(2)狗之聽覺:

聽覺感應力可達12萬赫茲,是人類的16倍。聽的最遠距離大約是人的400倍。狗對於聲音方向的辨別能力也是人類的2倍,能分辨32個方向。

它可以區分出節拍器每分鐘震動數為96或100次,133次或144次。狗對於人的口令和簡單的語言,可以根據音調音節變化建立條件反射。

狗能夠聽到四萬周波數。將經由大耳朵所收集的聲音,經過外耳道振動鼓膜,甚至振動中耳的耳小骨,傳到內耳的淋巴液,再由聽覺神經傳送到大腦。狗可分辨極細小或者高頻率的聲音(超聲波)。

對聲源的判斷能力也很強。當狗聽到聲音時,由於耳與眼的交感作用完全可以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晚上,它即使睡覺也保持著高度的警覺性,對1公里以內的聲音都能分辨清楚。

特別注意的是我們沒有必要對狗大聲叫喊,過高的聲音或音訊對它來說是一種逆境刺激,會使它有痛苦,驚恐或恐慌的感覺。

(3)狗之視力:

犬的視力大約只有人的四分之三,在所有動物種別中,狗的視力大約列在中等。狗的單眼只能看到25度,因此看不見正面最近的距離。狗狗的眼球水晶體比較大,像馬的眼球一樣變形,所以無法調節遠近感,

二、三十公尺大約是其界限。狗對移動的物體具有特別的偵視能力;它們能夠偵視到每秒鐘移動70條線的畫面,而一般的電視畫面線條的移動大約為每秒60挑。光線暗淡時,狗的視力比人的視力要好,狗是天生的食肉動物,靠著捕獵而生,所以它們在暗處也有相當的視力。

狗的眼睛能看到短波長的色彩,此外,狗的角膜也較大,容許較多的光線進入眼內,因而較易在光線暗淡處見物。但在為全沒有光線的黑暗之中,狗也無法看見。

人與犬視覺的相異處在對光的反應上,人眼對造成各種色彩的三原色(紅、綠、藍)有反應。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獸醫學院眼科副教授dennisbrooks博士說,狗的視覺和人的視覺不同;狗無法像人一樣分辨各種色彩,但狗的確可以看到某些顏色。狗能夠分辨深淺不同的藍、靛和紫色,但是對於光譜中的紅、綠等高彩度色彩卻沒有特殊的感受力。

brooks博士的研究顯示,紅色對狗來說是暗色,而綠色對狗來說則是白色,所以綠色草坪在狗看來是一片白色草地。

(4)狗之牙齒:

犬齒全部為短冠形,上頜第

一、二門齒齒冠為三峰形,中部是犬尖峰,兩側有小尖峰,其餘門齒各有犬小兩個尖峰,犬齒旱彎曲的圓錐形,尖端鋒利,是進攻和自衛的有力**,前日齒為三位形,日齒為多峰形。

① 成犬齒(恆齒)齒式為:門齒、犬齒、前臼齒、臼齒共計42枚。

② 幼犬齒齒式為:門齒、犬齒、前臼齒共計28枚,缺1枚前臼齒和臼齒。

(5)狗之汗腺:

狗和狼等犬科動物,身體裡的汗腺並不是非常發達。不能像人一樣,通過出汗來調節體溫,它們的身體一旦熱起來就很難降低體溫,所以狗非常怕熱。

狗也有外分泌汗腺和頂泌汗腺兩種汗腺。用於調節體溫的外分泌汗腺,只分布在四個爪子的肉墊上,而且非常少,僅靠爪子出一點汗,是無法降低體溫的。而引起它們體臭的頂泌汗腺,是分佈在它們全身的,和體溫調節沒有什麼關係。

狗只要覺得有一點熱,就會張開嘴,伸出舌頭,大口大口地喘氣,這樣做可以分泌大量的唾液來代替汗水。狗通過使唾液蒸發來散發熱量,降低體溫。它們大量地流口水,通過口水蒸發吸熱來降低體溫。

天氣炎熱時,僅靠這種方法是無法順利降溫的。所以,狗狗很難降低自己的體溫。特別是哈巴狗、喇叭狗、獅子狗和吉娃娃犬等頭很小的狗,因為呼吸器官較短,所以不善於調節體溫,特別怕熱,應該多加註意。

(6)狗之腸胃:

狗的消化道比食草動物要短,狗胃鹽酸含量在家畜中居於首位,加之腸壁厚、吸收能力強,所以容易和適宜消化肉食食品。

3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對於這個問題人們有許多爭議。有人認為是狼的變種,有人認為是由狐狼演變來的,也有人認為是狼和狐狼雜交的產物。很多資料證明,現在生活在澳大利亞的野犬、埃及和東方的野犬,就是今天家犬的祖先。

但是有的學者認為,澳大利亞的野犬是從亞洲跑去的家犬變成的,並不是犬的祖先,所以關於犬的祖先問題,還有待進一步地考查和論證。

4樓:明豬媽媽

狗(拉丁文canis lupus familiaris)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食肉目、裂腳亞目、犬科動物。中文亦稱「犬」,狗分佈於世界各地。狗與馬、牛、羊、豬、雞並稱「六畜」。

有科學家認為狗是由早期人類從灰狼馴化而來,馴養時間在4萬年前~1.5萬年前。被稱為「人類最忠實的朋友」,是飼養率最高的寵物。

其壽命約十多年。在中國文化中,狗屬於十二生肖之一,在十二生肖中的第11位。[1]

中文學名

狗拉丁學名

canis lupus familiaris別稱犬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5樓:匿名使用者

狗屬於動物界—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犬科-犬屬-犬種。 但我覺得它也應該算是和人最接近的動物了。因為它最忠誠,它可以聽你說煩惱,卻不會洩密。

所以,看你要從生物學角度還是人類情感角度看羅!呵呵~~`

6樓:匿名使用者

狗[1],通常指家犬,也稱犬,一種常見的犬科哺乳動物,是狼的近親。被一些人稱為「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也是飼養率最高的寵物。其壽命約十多年,若無發生意外,平均壽命以小型犬為長。

狗屬於動物界—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犬科-犬屬-犬種。狗是十二生肖之一。 狗 馴化 狗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動物之一,這一點毋庸置疑。

它被馴化的年代大約在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在西安半坡文化遺址的先民生活區中,曾發現為數眾多的狗的骨殖。此外,甘肅秦安大地灣新石器文化遺址出土的彩陶壺上,也發現了4只家犬的形象,而且都描繪得生動可愛。

這都說明,當時人與狗之間的關係相當明確,狗已經成為人類的親密夥伴。

在中國,從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已不斷有關於狗的發現。例如在距今 7000~2023年前的浙江餘姚縣河姆渡遺址,發現有狗的骨架;在河北省武安縣距今2023年前的磁山遺址,發現有狗頭骨的前半部和下頜骨,從其構造上來看,無疑屬於馴養成熟的狗,與它的祖先--狼相比,差異甚大。

最令人期待的是,在中國吉林榆樹縣周家油坊等地層中,即舊石器時代的更新世晚期,約在公元前2.6萬~公元前1萬年,發現了大量哺乳類化石,除人類的化石之外,出現了家狗的頭骨「半化石"。雖然有人認為它屬於更新世動物化石,但更多的專家則認為它們是全新世或現代動物的遺骸。

這類舊石器時代的家狗遺骸,可以表明中國東北地區的居民已開始將狗家化。也就是說,東北家狗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經出現,時間大約在公元前1萬年以前。中國東北的原初人類是蒙古通古斯族,因此有理由認為,東胡、戎、狄、肅慎的先民,首先馴養了狗,其中狗戎就是有名的養狗氏族。

由此可見,東北和蒙古是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早、中期的家狗馴化的中心。除此之外,在河南安陽、河北磁山、陝西西安半坡、山東大汶口、江蘇常州等地均發掘到全新世後期家狗的骨骼化石,由此可以肯定,中國是家化狗的中心之一。 放眼世界,其他國家的考古資料也表明,狗很早就與人類文明相伴而行了:

伊拉克賈爾木早期的村莊,公元前7000~公元前2023年的遺址中發現有狗的骨骼;土耳其凱奧努遺址的狗,被測定為公元前2023年;大約與此同時,歐洲也有了家狗,在丹麥中石器時代的馬格勒莫斯文化層中有狗的發現;公元前 2023年英國約克郡的斯塔爾加爾中石器時代遺址中也發現了狗。此外曾有人公佈過,在美國愛荷達地方的洞穴中,曾發現公元前9500~公元前2023年狗的骨骼,但目前學術界對此還有爭議,尚難定論。

從考古來看,狗的遺骸,早在公元前七八千年以前的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以及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有發現。在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河南舞陽賈湖、甘肅秦安大地灣、湖南澧縣夢溪,及稍後的仰韶文化、大汶口、龍山文化文化時期飼養已相當普遍。

公元前13世紀甲骨文對「六畜」作了記載,在甲骨文文中,就有「五十羊 五十犬」的文字記錄。[全文]

從人類發展史的總體情況看,養狗的習俗可能淵源甚早,大約在舊石器時代的狩獵生產中,作為狩獵的最佳助手,狗已開始步入被馴養的行列,故狗應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家畜動物之一,而養狗習俗也應當是畜牧業中發生最早的生產習俗之一。

中國的家狗遺骨,迄今在河南、河北、陝西、山東、山西、湖南、湖北、遼寧、內蒙古、安徽、江蘇、上海、福建、臺灣等省份內的20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均有發現,遺骨的年代最早可達距今7000--2023年,如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均發現了家狗骨骼。這種現象表明,在中國整個新石器時代中,養狗的習俗在南、北方地區都是十分風行的。

有關夏朝養狗的習俗,目前在文獻記述和考古發掘中可資驗證的材料都不太多,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曾發現有陶塑家狗的實物和殉狗的墓例,說明夏代也是存在養狗習俗的。從新石器時代和商、周時期均十分盛行養狗的情況分析,夏代的養狗習俗也應該是較為流行的。

商朝的養狗習俗,在考古材料中表現得尤為鮮明,以鄭州二里崗,安陽殷墟文化為代表的商文化遺址,均發現有大量的家犬骨骼。在商代的墓葬(尤其是晚期墓葬)中,用狗作殉獸的習俗十分流行,殷墟歷年來發掘的殷代墓葬,不管是貴族或平民墓,多半見有在棺底(腰坑)或棺面(二層臺)上下殉葬家狗的現象,江蘇銅山丘灣發掘的社祭遺存中也發現用較多的狗來祭祀的現象,這些現象表明,商代養狗習俗的風行,是與日常生活之需(如食用和利用家狗作防衛)和殉葬、祭祀之風密切相關的。甲骨文中也有不少用狗作祭牲的記錄.

如「其寧風,三羊,三犬,三豕」;「…貞,,尞於東五犬五羊五豕」;「丁巳卜,又尞於父丁百犬百豕卯百牛」。這表明家狗在商朝人心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物質和精神利用價值。春秋時期的大力士朱亥,戰國時期的荊軻摯友高漸離,都是屠狗賣肉出身的名家,由此說明狗的社會地位和作用。

狗是什麼動物?狗屬於什麼動物

狗,英文名dog,一種哺乳動物。對於這個問題人們有許多爭議。有人認為是狼的變種,有人認為是由狐狼演變來的,也有人認為是狼和狐狼雜交的產物。很多資料證明,現在生活在澳大利亞的野犬 埃及和東方的野犬,就是今天家犬的祖先。但是有的學者認為,澳大利亞的野犬是從亞洲跑去的家犬變成的,並不是犬的祖先,所以關於犬...

長得像狗的動物,長得像狗的動物

從樓主的描述中,感覺應該是狗獾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樓上的答案,黃鼬的體重一般梁氏也就1kg左右,基本不可能有神氏10斤重。叫聲也不像狗遊渣散。應該是黃鼠狼,學名黃鼬 應該是齁子,也近獾 它可以站起來,喜歡吃玉米,也會迷倒人 這就是黃鼠狼帶老 如果樓主所講動物並非如此,還需另加飢橡考慮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

什麼動物使雞狗不寧,什麼動物能使雞犬不寧

霜降碧bai天靜,秋事促西風。寒聲du隱地,初聽中夜zhi入梧桐。起dao瞰高城回專望,寥落關河千里,屬一醉與君同。疊鼓鬧清曉,飛騎引雕弓。歲將晚,客爭笑,問衰翁。平生豪氣安在,沈領為誰雄。何似當筵虎士,揮手絃聲響處,雙雁落遙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雲中。什麼動物能使雞犬不寧 是蛇這個生肖。因為狗和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