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盧山瀑布》抒發了詩人嚮往怎樣的思想感情

2021-05-19 05:33:13 字數 5496 閱讀 8987

1樓:逝去的愛

望廬山瀑布

李白(唐)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和嚮往的思想感情。

望廬山瀑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樓:北島無夢丷

《望廬山瀑布》描繪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望廬山瀑布》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原文如下: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如下:

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嫋嫋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

彷彿三千尺水流飛奔直衝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3樓:金果

《望廬山瀑布》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的思想感情。

《望廬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絕句,它是李白遊歷廬山時寫下的風景詩。這首詩抓住瀑布的動態美,運用比喻、誇張等修辭方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壯與美麗。

原文: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擴充套件資料:

賞析: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

由於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彷彿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雲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

此句為瀑布設定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

「掛前川」 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緻地描寫瀑布。「飛流」表現瀑布凌空而出,噴湧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誇張,寫山的高峻。

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於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

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李白是積極浪漫主義的藝術大師,這首詩表現了他豪放不羈的精神、激奮的愛國熱情和橫空飄逸的才氣。

詩人積極浪漫地調動想象、誇張、比喻等藝術手法來突現廬山開先瀑布的變幻多姿和雄奇壯觀,把瀑布描繪成了獨具個性的藝術形象。

全詩融情於景。廬山瀑布「飛流直下」的氣勢,洋溢著詩人昂揚激進的思想,蘊含著他對祖國錦繡山河的深切感情。詩人豐富獨特的想象,使全詩的字裡行間飄蕩著浪漫主義的色彩。

詩人又調動襯托、誇張、比擬等修辭手段,更使全詩神采飛揚,渾然天成。蘇東坡十分讚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

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樑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捲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頭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當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當塗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

上元三年 (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給了李陽冰,賦《臨終歌》而與世長辭。

4樓:匿名使用者

《望廬山瀑布》表達了詩人被廬山瀑布落差之大,其壯麗氣勢所震撼,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壯麗景色和鬼斧神工的讚頌,抒發了對大自然秀麗山河的欣賞和敬意。具體詩文如下: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意思是香爐峰上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於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雲霞。遠遠望去瀑布就像長河一樣懸掛在山前。瀑布彷彿三千尺的水流飛奔而下,都讓人以為是是銀河從九天之上墜落這山崖之中了。

李白的詩詞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描寫能力,香爐峰到了李白筆下具有浪漫主義色彩。七言詩看第五個字,「掛」前川的「掛」字化動為靜,「掛」字就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敬意。

擴充套件資料

《望廬山瀑布》一共有兩首,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本詩是李白於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出遊金陵圖中游玩廬山有感而發所作。該詩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了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色,用誇張比喻的修辭手法刻畫瀑布,將瀑布描寫的雄偉萬千。

其前兩句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偉景象,既有朦朧美,又有雄壯美,後兩句用誇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進一步描繪瀑布的形象和氣勢,可謂字字珠璣。

5樓:匿名使用者

寫廬山瀑布,顯得格外瑰麗雄奇,生活靈動,充滿了勇往直前的陽剛之氣,表現了詩人豪放的性格,表達他對祖國山水的熱愛與讚美,描繪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6樓:博達國學

李白「萬里一瀉,末勢猶壯」的感嘆

7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讚美之情,以及描寫祖國。山川壯大的情感。

8樓:匿名使用者

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春望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9樓:韓琴

《春望》這首詩描寫了都城淪陷後春日遠眺中見到的荒涼冷落的景象,抒發了詩人憂國思親的情懷,表達了對祖國山河的無限熱愛。

《春望》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全詩原文如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白話文釋義: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祿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軍攻陷潼關,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今屬寧夏),是為唐肅宗,改元至德。

詩人杜甫聞訊,即將家屬安頓在都州,隻身一人投奔肅宗朝廷,結果不幸在途中被叛軍俘獲,解送至長安,後因官職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肅宗至德二年(756)春,身處淪陷區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

詩篇一開頭描寫了春望所見:山河依舊,可是國都已經淪陷,城池也在戰火中殘破不堪了,亂草叢生,林木荒蕪。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又令人滿目悽然。

詩人寫今日景物,實為抒發人去物非的歷史感,藉助景物反託情感,為全詩創造了一片荒涼悽慘的氣氛。

「國破」和「城春」兩個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時存在並形成強烈的反差。「城春」當指春天花草樹木繁盛茂密,煙景明麗的季節,可是由於「國破」,國家衰敗,國都淪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頹垣殘壁,只是「草木深」。表現了強烈的黍離之悲。

頷聯寫花無情而有淚,鳥無恨而驚心,花鳥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感時」、「恨別」都濃聚著杜甫因時傷懷,苦悶沉痛的憂愁。詩人痛感國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會增添內心的傷痛。

這聯通過景物描寫,借景生情,移情於物。表現了詩人憂傷國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頸聯寫戰火已經連續不斷地進行了一個春天,仍然沒有結束。「家書抵萬金」反映了詩人在訊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戰爭是一封家信勝過「萬金」的真正原因,這也是所有受戰爭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廣大人民反對戰爭,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願望。

尾聯寫自己的衰老和哀怨,烽火連月,家信不至,國愁家憂齊上心頭,內憂外患糾纏難解。頭髮白了、疏了,從頭髮的變化,使讀者感到詩人內心的痛苦和愁怨,讀者更加體會到詩人傷時憂國、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這是一個感人至深、完整豐滿的藝術形象。

10樓:宿命本無能為力

1、《春望》這首詩的前四句寫春日長安悽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後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繫國事的情懷,充溢著悽苦哀思。這首詩格律嚴整,頷聯分別以「感時花濺淚」應首聯國破之嘆,以「恨別鳥驚心』』應頸聯思家之憂,尾聯則強調憂思之深導致發白而稀疏,對仗精巧,聲情悲壯,表現了詩人愛國之情。

2、《春望》是唐朝詩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詩。原文: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3、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4、創作背景:

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祿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軍攻陷潼關,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今屬寧夏),世稱肅宗,改元至德。

杜甫聞訊,即將家屬安頓在都州,隻身一人投奔肅宗朝廷,結果不幸在途中被叛軍俘獲,解送至長安,後因官職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處淪陷區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

11樓:匿名使用者

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全篇憂國,傷時,念家,悲己,顯示了詩人一貫心繫天下、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這正是本詩沉鬱悲壯、動慨千古的內在原因。

12樓:百度使用者

全詩抒發了詩人憂國、傷時、悲己的情感,以及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13樓:百度使用者

抒發了憂民憂國的情感,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戀親人的美好情操

14樓:百度使用者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

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悽然。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

」(《溫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託感於景,為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

「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字尾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說:

「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淡淺深,動奪天巧。」(《唐音癸籤》卷九)

春望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抒發了詩人熱愛國家 期待和平和憂國憂民 感時傷懷的高尚情懷。春望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春望 這首詩描寫了都城淪陷後春日遠眺中見到的荒涼冷落的景象,抒發了詩人憂國思親的情懷,表達了對祖國山河的無限熱愛。春望 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全詩原文如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

《望廬山瀑布》古詩抒發了對什麼的讚美之情

望廬山瀑來布水二首 其一西登源 香爐峰,南見bai 瀑布水。掛流三百 du丈,噴壑數十里。欻如飛電zhi來,隱dao若白虹起。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裡。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閒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且諧宿...

《登高》杜甫,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落bai 木蕭蕭 引起詩 人 du悲秋 之感,zhi長江滾滾 引起詩dao人對身世的感慨專。之後寫登高的感慨,交屬織著對國運艱難的關注,同時對淪落他鄉不勝感傷。抒寫自己常年遠離家鄉為異鄉客,孤獨登臺逢秋生悲,淪落不遇,晚年多病的感慨。杜甫的 登高 一詩中,頸聯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既抒發了漂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