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24分材料一羅馬向

2021-05-20 18:53:27 字數 6137 閱讀 5943

1樓:未

(1)相似:都是在領土擴張過程中逐步設立的;不同:羅馬行省總督擁有軍事、民政和司法全權;元朝行省行使權力受到**節制。(6分)

(2)相似:都是從習慣法到成文法;區別:萬民法適用於羅馬帝國統治範圍內的一切自由民;元朝法律把全國人分為四等,他們在政治待遇和法律地位上是不平等。(6分)

(3)影響:羅馬法維護了帝國統治,促進了羅馬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成為近現代法律的先驅;其中所蘊涵的人人平等、公平至上的法律觀念,產生了超越時間、地域與民族的永恆價值。元朝行省制度加強了**集權;為後世所沿用。

(10分)

(4)認識:羅馬法與元朝行省制度都是優秀的人類文化遺產;先進的制度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多樣性。(2分,答出其中一點即給2分)

試題分析:

(1)依據材料一「羅馬向海外擴張過程中,在所征服地區建立行省」和材料二「隨著大規模征服戰爭的結束,行省由臨時派出處理軍政事務的機構,逐步過渡為地方最高**」可以歸納在行省設定的背景上都是在領土擴張過程中逐步設立的;第二小問依據材料一「各行省總督擁有該行省的軍事、民政和司法全權」和材料二「仍長期保留著派出機構的性質」再結合所學進行比較即可得出羅馬與元朝行省的不同。

(2)依據材料三「成吉思汗時代的法令······習慣法還佔據著統治地位······至公元二十八年(2023年),編成《至元新格》,這是元朝的第一部法典」在依據我們對羅馬法的學習可知在法律演變形式上,羅馬和元朝都是從習慣法到成文法;第二小問可依據材料三「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經濟負擔以及其他權利義務上都有種種不平等的規定」並結合我們隊羅馬法的學習可得出他們的不同點。

(3)羅馬法與元朝的行省制度分別產生的影響,屬於考查學生基本史實的掌握,可依據課本所學進行比較分析概括歸納即可。

(4)考查學生的基本史觀問題,從文明史觀的角度說不管是羅馬法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都是人類優秀的文化遺產,在各自的國家都推動了社會歷史的進步,我們在分析比較時不能夠厚此薄彼,要堅持文明多樣性的基本原則來認識問題即可。

羅馬的詳細歷史

2樓:匿名使用者

1、王政時代:羅馬建城、地理位置公元前8世紀中葉,古代羅馬人在義大利半島中部拉丁姆平原上的臺波河下游河畔建立了羅馬城。孕育了古代羅馬文明。

2、共和時代:公元前509年,羅馬廢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開始了近500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

從公元前3世紀中葉起,羅馬共和國開始向海外擴張。通過布匿戰爭、馬其頓戰爭和敘利亞戰爭,羅馬人確立了在地中海地區的霸權。

3、帝國時代:共和到帝國公元前30年,繼凱撒之後崛起的軍事強人屋大維戰勝了政敵,結束了羅馬數十年的內戰,奪取了國家最高權力。公元前27年,他被元老院授予「奧古斯都」稱號,羅馬歷史也就以此為標誌進入了帝國時代。

到公元2世紀初,羅馬人的統治疆域達到了最大規模:東迄幼發拉底河、西抵不列顛、北達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為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環地中海大帝國。

4、危機與**:公元395年,在危機的衝擊下羅馬帝國**為兩大部分:以君士坦丁堡為都城的「東羅馬帝國」和以羅馬城為都城的「西羅馬帝國」。

5、西羅馬滅亡:公元4世紀開始,下層民眾和奴隸的反抗運動此起彼伏,日耳曼人乘虛而入,頻繁侵擾,衝擊著帝國的統治基礎。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被廢黜。

這一事件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標誌,也是歐洲古代歷史終結的標誌。

6、東羅馬滅亡:2023年5月29日,經過兩年的包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東羅馬滅亡。

擴充套件資料

羅馬共和國的擴張使羅馬超出了一個城邦的概念,成為一個環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多文化大國。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蓋烏斯·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羅馬共和國由此進入帝國時代。

圖拉真在位時(98年-117年),羅馬帝國達到極盛,經濟空前繁榮,疆域也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全盛時期控制了大約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

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從此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實行永久分治。

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領袖阿拉里克率領下,進入義大利,圍攻羅馬城,在城內奴隸的配合下開啟城門,掠奪而去,此後在西羅馬帝國境內建立西哥特王國。

476年,羅馬僱傭兵領袖日耳曼人奧多亞克廢黜西羅馬最後一個皇帝,西羅馬遂告滅亡。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進入了近一千年的中世紀。

3樓:貞觀之風

在公元前8世紀時,居住在臺伯河邊的一群伊斯蘇坎人,大約在公元前753年建立了羅馬城,從此他們就被稱為羅馬人。到公元前6世紀末,羅馬人已經佔領了從亞平寧山脈到地中海海濱全部。

在對外方面,立國初期的軍事成功,極大地激勵了羅馬人,他們是一個驕傲而且富有侵略性的民族。公元前2世紀尚未結束,整個地中海地區已經盡歸羅馬所有。

在公元前一世紀,羅馬的一些元帥率領各自的軍隊了互相之間的內戰,最終的勝利者屬於屋大維,他後來被稱為奧古斯都大帝。

在奧古斯都的領導下,羅馬政局安定,人民安居樂業。就羅馬帝國的歷史而言,奧古斯都是第一個、也是最有能力的皇帝。

1世紀時的多米戚安皇帝,就是一位典型的壞皇帝。他不聽任何人的意見,對付反對者十分的嚴厲殘酷,他和尼祿、卡利古拉等被稱為是羅馬帝國歷史上最壞的皇帝。

公元381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佈**教為國教,公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阿爾卡狄烏斯和霍諾里烏斯,從此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實行永久分治。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在內憂外患下滅亡。

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是拜占庭,為了紀念君士坦丁大帝被稱為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從皇帝到臣民都將自己視為羅馬人,到公元7世紀為止使用的是拉丁語。

東羅馬帝國共歷經12個朝代,93位皇帝。公元10世紀,達到了它的頂峰,獲得亞得里亞海的制海權,佔領了義大利的一部分和保加利亞的大部分。

元2023年,奧斯曼人進攻君士坦丁堡,經過兩個月的炮擊後,奧斯曼人終於攻入城內,城內的東羅馬帝**隊殊死抵抗到最後一刻,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沙場,東羅馬帝國滅亡。

4樓:幻世萌_小班

羅馬歷史 古羅馬的歷史一般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王政時代(約公元前八世紀―公元前六世紀); 共和時代(約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 帝國時代(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羅馬城的起源 據古羅馬作家瓦羅(前116―前27)推算,羅馬城奠基的日期應該是公元前754-753年間。

以後,古羅馬人習慣以公元前753年 4月21日為紀元。 關於羅馬建城有一個傳說:公元前753年,居住在拉丁平原西北一片綠洲上的幾個農牧業部落,便在距臺伯河口約25千米處建造起原始的公共古城,相傳第一個領導建城的人叫羅慕洛,「羅馬」就是因他而得名的。

據傳說,羅慕洛為它奠基時,趕著公牛和母牛,只是犁了一道不深的溝,便算作羅馬的城界,在準備開城門的地方,把犁子抬了抬,便作為城門的通道。神話傳說羅慕洛是戰神馬爾斯的兒子,他和勒莫是一對孿生兄弟。他們生下來以後不久,他們的母親西里維婭就被人殺死。

他們的外祖父當時是義大利半島上的一個國王,他的弟弟為了篡奪王位,把他們裝入筐內,投入臺伯河。他們起初被一隻母狼救起,靠吃狼奶活著,後被一個牧人撫育長大。所以,羅慕洛能征慣戰,勇悍異常。

兄弟倆長大後,殺死篡位者,後來在當初得救的地方建起了新城──羅馬城。至今,在義大利的羅馬博物館裡,還陳列著一尊「母狼乳嬰」的銅像。母狼鑄於公元前5世紀,兩個男孩是在文藝復興時期添鑄的。

王政時期 從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末,這個時期稱為「王政時期」。先後有七個「國王」統治著羅馬,其中有拉丁人,有薩賓人,亦有伊達拉里亞人,除了王權之外,此時的羅馬政治體制還包括公民大會和元老院。事實上所謂「王政時期」,是羅馬從原始公社制向奴隸制社會過渡的時期。

「國王」實際就是部落聯盟首領。相傳,王政時期的最後一任國王塔克文二世,是個驕縱跋扈,獨斷專行的暴君。公元前509年,一批有權勢的貴族,驅逐了塔克文二世,把「王政」改為共和政體。

共和時期 從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在這個時期,國王由兩名選舉產生的稱為「執政官」(拉丁文叫做consul)的**所取代,兩個執政官互相牽制,元老院的地位由於控制了公共資財並有權否決公民大會的所有措施而提高了。在特別緊急的非常時刻,可以任命一位任期不超過六個月的**官(dictator)。 共和國早期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是一部從防守走向擴張的戰爭史。

剛開始的時候,羅馬人處於守勢,早年還遭到過高盧人的襲擊:「白鵝拯救了羅馬」。此後,羅馬人一直向義大利半島南端發展,並開始染指希臘人的殖民地。

公元前282年,羅馬人開始進攻他林敦:「皮洛士勝利」。以後羅馬人又進行了三次歷史上十分著名的布匿戰爭。

布匿戰爭是羅馬人與迦太基人進行的戰爭(羅馬人稱迦太基為「布匿」)。第一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64—241年)迫使羅馬人第一次轉向海上。後來又有第二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18-201年)和第三次布匿戰爭(公元前149—146年)。

在不斷征服其他民族的過程中,奴隸制開始建立和發展。公元前73年―前71年間的斯巴達克奴隸大起義是最大的一次奴隸起義。在共和時期,經過幾百年的征戰,羅馬從臺伯河上的一個城邦國家逐漸發展為一個龐大的帝國。

帝國時期 公元前27年到公元476年羅馬處於帝國時期。在羅馬由共和向帝制轉變的過程中,中間有一種過渡形態。這就是前後兩次「三頭政治」(triumvirate)。

前三頭同盟:龐培(pompey)、克拉蘇(crassus)、凱撒(caesar)。兩頭並立,凱撒**。

後三頭同盟:安東尼(antony)、雷比達(lepidus)、屋大維(octavius)。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和「大元帥」的尊號。

他直接控制行省的總督,規定稅收標準,嚴密控制軍隊。通過**集權制度的建設,屋大維建立了有效的行政管理體系,確保了200多年的穩定。 屋大維之後的4 個皇帝被後人認為是**的象徵:

提比留(公元前14-公元37年)、卡里古拉(公元37-41年)、克勞狄(公元41-54年)和尼祿(公元54-68年)。但後來又出了所謂的「五賢帝」:涅爾瓦(公元96-98年)、圖拉真(公元98-117年)、哈德良(公元117-138年)、安東尼·庇護(公元138-161年)和馬可·奧勒利烏斯(公元161-180年)。

在「五賢帝」統治期間,羅馬帝國的疆域達到最大範圍,其文化處於極盛時期。 帝國的衰落 公元330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古代希臘移民建立的城市拜占庭的舊址上建立新的帝國首都,改名為君士坦丁堡。隨著新首都的建立,帝國東部與西部利益集團的分化傾向日益暴露。

東西兩部分的分立已經難以避免。羅馬大將狄奧多西在379年當了羅馬帝國的皇帝。395年他死時將帝國分為東西兩半,給他的兩個兒子。

這樣從395年開始,羅馬帝國就**成東、西兩部。東羅馬帝國建都在君士坦丁堡,西羅馬帝國建都在羅馬城。 在西羅馬帝國,經濟蕭條,社會矛盾尖銳,人民起義不斷,外族也在不斷侵蝕。

特別是從巴爾幹半島來的西哥特人對西羅馬的威脅最大,410年,西哥特人兵臨羅馬城下,羅馬城內的奴隸乘機造反,西哥特人佔領了羅馬城。452年,匈奴軍隊進犯義大利;455年,汪達爾人又攻佔了羅馬城。476年9月,羅馬的日耳曼僱傭兵首領多亞克廢黜了羅馬末代皇帝羅慕盧斯·奧古斯圖盧斯,西羅馬帝國滅亡。

羅馬大事記 約公元前753年,傳說羅馬建城。 約公元前509年,羅馬王政時代結束,共和國建立。 公元前449年,頒行十二銅表法。

公元前264-前241年,羅馬與迦太基爆發第一次布匿戰爭。 公元前218-前201年,羅馬與迦太基爆發第二次布匿戰爭。 公元前149-前146年,羅馬與迦太基爆發第三次布匿戰爭,迦太基城被摧毀。

公元前2世紀30年代-前1世紀30年代,內戰時代。 公元前73-前71年,斯巴達克奴隸大起義。 公元前60年,龐培、克拉蘇、凱撒結成「前三頭政治」。

公元前43年,安東尼、雷比達、屋大維結成「後三頭政治」。 公元前27年,屋大維確立元首制,建立羅馬帝國。 公元14-68年,羅馬帝國朱里亞·克勞狄王朝。

公元69-96年,羅馬帝國弗拉維王朝。 公元79年,羅馬維蘇威火山爆發,龐貝等城被湮沒。 公元96-192年,羅馬帝國安東尼王朝。

公元193-235年,羅馬帝國塞維魯王朝。 公元212年,羅馬皇帝卡拉卡拉頒佈敕令,把羅馬公民權授予境內自由人。 公元235-284年,羅馬社會陷入「三世紀危機」,蠻族開始越境入侵。

公元284-305年,戴克裡先進行改革。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皇帝頒佈「米蘭敕令」,承認**教合法。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遷都拜佔廷,改名君士坦丁堡。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為東西兩部分。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洛·奧古斯都被廢除,西羅馬帝國滅亡。 公元2023年,奧斯曼帝**隊攻陷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滅亡。

夠不夠?我從網上找的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隨和同為

1 吐蕃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2 澶淵之盟 使人民安居樂業,保持宋遼一百多年相對和平的局面,促進了雙方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3 清朝 駐藏大臣 自治區 有利於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有利於民族間的融合與經濟文化交流。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胡佛2023年競

1 凡爾賽 華盛頓體系 寫完整得1分 2 雅爾塔會議,聯合國 3 蘇聯解體,經濟全球一體化,政治多極化趨勢。試題分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國際關係格局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解答如下 1 閱讀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一戰結束後,帝國主義先後召開凡爾賽會議和華盛頓會議,確立了戰後的國際關係格局凡爾賽 華盛頓體系,暫...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從19世紀70年代到甲午戰爭前,民族資

1 分佈在沿海地區和主要通商口岸。主要以輕紡 加工工業為主,工業體系不完備。2 自然 東部地區自然資源豐富 交通便利。社會角度 列強入侵較早,加速了自然經濟瓦解 外商在此開辦工廠 沿海地區人口眾多,勞動力市場及消費市場大。3 上海開埠 發昌機器廠 江南製造總局 輪船招商局 商務印書館 抵制美貨運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