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產業的帶動作用,談談旅遊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2021-03-19 18:19:21 字數 5940 閱讀 9749

1樓:謊言

旅遊業綜合性強、關聯度高、拉動作用突出。旅遊消費不僅直接拉動了民航、鐵路、公路、商業、食宿等傳統產業,也對國際金融、倉儲物流、資訊諮詢、文化創意、影視娛樂、會展博覽等新型和現代服務業發揮著重要促進作用。據統計,與旅遊相關的行業、部門已超過110個,旅遊的外延在不斷擴充套件,旅遊消費對住宿業的貢獻率超過90%,對民航和鐵路客運業貢獻率超過80%,對文化娛樂業的貢獻率超過50%,對餐飲業和商品零售業的貢獻率超過40%。

鄉村旅遊

四川郫縣友愛鎮農科村距成都市區20公里,是中國農家樂旅遊發源地,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在農科村,市民可以吃農家飯、觀農家景、做農家活、住農家屋、享農家樂、購農家物。截止2023年年底,全村共有農家樂接待戶40餘戶,日接待能力近1.

2萬人次,全村年人均收入2.4萬餘元,旅遊核心區年人均純收入4.3萬餘元。

  鄉村旅遊已成為一些地區壯大經濟的支柱產業和民生產業。中國各省都根據區位、文化、生態和經濟發展水平,形成了農家樂、休閒農莊、休閒農業園區和民俗村等休閒農業模式。  在一些偏遠地區,旅遊業的經濟功能得到更多的體現,旅遊業在消除貧困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據統計,目前中國鄉村旅遊收入受益村(寨)超過2萬個。  ****還設立專項投資**,重點支援中西部地區鄉村旅遊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國家把旅遊業放在國家整體戰略和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總體佈局中更加積極地予以支援,統籌旅遊資源保護和開發。

  國家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支援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積極配合地方**,充分發揮旅遊業的引擎帶動功能,有效促進農民增收,農村環境改善。

拉動零售業

2023年,北京旅遊購物實現收入1031.7億元,今年1~3季度,實現旅遊購物收入775億元,佔旅遊消費總額的29.4%。

北京市旅遊委副主任曹鵬程透露,將繼續將北京打造成為全國乃至亞太地區旅遊商品研發、設計和產權交易與市場營銷的中心,推動北京旅遊消費水平不斷提高。  旅遊裝備製造業、旅遊商品發展速度也非常快。以連續四屆在義烏舉辦的中國國際旅遊商品博覽會為例,該展會涵蓋旅遊裝備、酒店用品、戶外休閒、珠寶首飾及奢侈品、旅遊紀念品等五大類60餘項,今年舉辦的第四屆旅博會共實現成交額30.

96億元,其中外貿成交額10.56億元,佔34.1%,境外**商9216人次,參會國家和地區達到93個。

旅遊的發展對國家經濟的積極影響和作用是什麼?

2樓:雲端的金槍魚

作用於影響

旅遊業可以為國家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收入,擺脫地區貧困,因其投入一般較低,因此對貧困地區的幫助是巨大的。

促進了商業消費,加速了經濟增長。

合理和優化了產業結構部門,作為非生產性行業,帶動了其它的相關產業。

.跨國旅遊的飛速發展對本國的外匯收入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旅遊業詳解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憑藉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遊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

他們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

旅遊業的組成要素

旅遊資源:包括自然風光、歷史古蹟、革命遺址、建設成就、民族習俗等,是經營旅遊業的吸引能力。

旅遊設施:包括旅遊交通設施、旅遊住宿設施、旅遊餐飲設施、旅遊遊樂設施等。

旅遊服務:是包括各種勞務和管理行為相結合是經營旅遊業的接待能力。

旅遊種類

組織國內旅客在本國進行旅行遊覽活動 。

組織國內旅客到國外進行旅行遊覽活動。

接待或招徠外國人到自己國家進行旅行遊覽活動。

總結

其實旅遊業不僅僅是對國家和地區經濟帶來推動作用,更多的能夠促進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和文化成長,對於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相互認同才能使得全球合作的溝通更流暢和有效果。

談談旅遊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3樓:匿名使用者

一、旅遊

經濟的超前發展戰略

世界旅遊經濟實踐表明,各國在旅遊發展方式

上,可以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超前型發展戰略;另一種是滯後型發展戰略。超前型發展戰略是旅遊經濟超越了國民經濟總體發展階段,通過率先發展旅遊業來帶動國民經濟相關行業的發展。

滯後型發展戰略是旅遊經濟發展滯後於國民經濟總體發展的水平,即在國民經濟發展到一個相當高的程度,基礎設施已形成較強體系後,自行帶動旅遊經濟的發展。

超前型和滯後型發展戰略,是不同經濟條件下的世界各國在旅遊發展道路上的兩種選擇,具有一定的客觀必然性。與此同時,兩種發展戰略的執行環境和經濟特點有著明顯的差異。超前型發展戰略的適應條件是:

旅遊的自然和環境條件較好,旅遊資源擁有量大且旅遊產品吸引力強。適應範圍主要是:經濟基礎較好的沿海地區和旅遊資源豐厚且開發程度較高的地區。

由於超前型發展戰略是建立在國民經濟較低水平之上的,因此,該戰略追求的不是本行業內在的經濟效益而是旅遊經濟的波及效益,即利用旅遊經濟的綜合性的特點,通過對旅遊業的高強度投入,全面帶動國民經濟相關行業的發展。旅遊業發展的興衰,已經不是旅遊業本身的問題,而是國民經濟全行業發展的問題。旅遊業的作用不僅是獲取外匯和回籠貨幣,而且已成為經濟騰飛的突破口。

我們常說的「旅遊搭臺,經貿唱戲」就是這種戰略下旅遊業功能的形象化說明。

我國旅遊業是伴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而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產業。從產業執行環境來看,這種產業是建立在較弱的經濟基礎之上的,要使旅遊業在短期內形成較強的產業體系,就要加大對旅遊業的資金投入。因此,從短期效益分析,產業的投入與產出嚴重失衡,在這種情況下,旅遊業本身所具有的「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的經濟特性難以充分體現。

如果僅從旅遊產業自身效益分析,在國民經濟基礎較弱的條件下,旅遊產業的投入,似乎是沒有道理的。但是,如果從旅遊產業的巨集觀功能去分析,以下三點是值得思考的:

首先,從2023年以後,我國逐漸改變對外封閉的政策,開啟國門,向全世界開放。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必須尋找一個開放的「切入點」,而這個「切入點」就是旅遊業。旅遊業是一個具有特殊優勢的外向型國際性產業,它的執行依賴於世界範圍的客源不斷的注入,通過旅遊業的發展,可以廣泛地吸引世界各國的旅遊者,向他們提供產品和服務。

大量來自世界各國的旅遊者通過旅遊這個對外視窗,瞭解我國對外開放的方針、政策以及投資的各種有利環境,有利於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落實。

其次,旅遊業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特點。旅遊產業體系的形成,涉及眾多的相關產業,對旅遊業高強度的資金投入,可以帶動一定區域範圍內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尤其對那些擁有較豐富旅遊資源的地區,旅遊業的帶動作用更為顯著。

最後,中國經濟大發展的歷史時期裡,需要藉助國外的先進技術與裝置,從國外引進技術與裝置,就必須建立一大批創匯能力大、見效快的產業,以滿足技術與裝置引進對外匯資金的需要。與其它產業相比較,作為外向型產業之一的旅遊業,在獲取外匯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產業優勢。大力發展旅遊產業,在一個較短的時期內,可以得到一定數量的外匯流入,對於急需外匯,又缺乏強有力創匯產業的國家,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舉措。

綜上所述,中國旅遊經濟發展現狀和基本國情,使得中國的旅遊業發展必須採取超前型發展戰略,按照這種發展戰略,在評價中國旅遊產業執行質量時,不能就其產業內在效益去評價,而應從旅遊產業外部效益,特別是從波及與連帶效益去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對中國旅遊業發展作出客觀的評價,提高對發展旅遊業的認識。

二、旅遊經濟的推進式發展戰略

如前所述,世界旅遊業有兩種發展模式:一種是國內旅遊向國際旅遊延伸的常規發展模式;一種是國際旅遊向國內旅遊推進的非常規發展模式。所謂國內旅遊向國際旅遊延伸發展模式,是一種先發展國內旅遊,通過國內旅遊的發展,旅遊地域的延伸,形成出國旅遊,然後再發展國際接待旅遊的模式。

從社會經濟背景來看,延伸發展模式的引入是內聚式生活消費方式的變化。在一些國家裡,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科學技術的進步、工作節奏的加快,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得到改變。在緊張工作和生活環境壓抑下,人們需要暫時擺脫枯燥的城市生活環境,到大自然中尋求精神上的調整和體力上的恢復,於是旅遊消費就成為這些國家居民生活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初,居民的旅遊活動僅限於國內地域範圍,隨著國際政治經濟關係的改善和旅遊需求力度的增強,國內地域已不能適應旅遊活動發展的需要,人們開始走出國門,去領略異國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發達國家以國內旅遊為主的旅遊結構,不僅充分滿足了國內居民的旅遊需要。而且,伴隨著國際旅遊需求的增長,原先用於本國居民的旅遊資源和旅遊設施,也逐漸用於接待外國旅遊者,從而出現了國內旅遊與國際旅遊協調發展的局面。

所謂國際旅遊向國內旅遊推進模式,是一種先發展國際接待旅遊,再發展國內旅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後再發展出國旅遊,最終形成以國內旅遊為主、國內旅遊與國際旅遊協調發展的模式。這是一種先發展國際接待旅遊,通過國際接待旅遊的發展,來全面帶動以城市為主體範圍內的旅遊資源的開發、旅遊設施的建設,逐漸形成以中心城市為重心的國際旅遊體系。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居民的旅遊活動開始引入,成為這個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

中國的社會條件、經濟條件和消費條件決定,我國旅遊業發展只能採用推進發展戰略模式。採用這一模式使得我國旅遊業發展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的特點:一是旅遊業發展以基礎和資源條件較好的城市為中心,由旅遊城市向其它地區推進,逐漸形成我國的旅遊業體系。

因此,旅遊城市便構成中國旅遊業發展的基本框架。不論是旅遊資源的開發、設施的建設,還是線路的設定、區域的劃分,都是以旅遊城市為依託的。二是旅遊資源的開發是以現存的自然與人文景觀為基礎,由觀光型旅遊資源為主向混合型旅遊資源推進。

因此,目前中國旅遊目的地大多是由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較為豐富的地區所構成的。三是旅遊的組織方式,是以全程旅遊路線為主體,由路線型產品向板塊型產品推進,逐步形成路線型產品為基礎,主題型產品與特種型產品為主體的旅遊產品體系。四是旅遊設施的建設以高等級為主體,由高檔設施向中、低檔設施推進,最終形成以中檔旅遊設施為主體,高、中、低相結合的旅遊設施體系。

三、旅遊經濟跳躍式非均衡發展戰略

旅遊經濟的跳躍式非均衡發展包含兩層含義:一層是跳躍式發展,所謂跳躍式發展是指旅遊業發展在歷史階段上的超越性,在較短的時間內走完常規發展的歷程,這是在時間意義上的發展;另一層是非均衡發展,所謂非均衡發展是指旅遊業發展在地區佈局上的不均勻狀態,使旅遊業在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地位與作用不同,這是在空間意義上的發展。

從時間發展意義上而言,中國旅遊經濟發展充分利用國情特點,選擇跳躍式發展戰略,有可能較快地跨越單一的接待海外入境旅遊者階段,而進入接待海外入境旅遊者和接待國內旅遊者共同發展的階段,從而形成具有特色的旅遊產業發展道路。預計到本世紀末,中國將成為世界旅遊業發達國家,即大體用15年左右的時間,走完國內其它產業和發展中國家30~40年的發展路程,這是我國旅遊業的發展趨勢。這一判斷的依據:

一是中國的旅遊經濟基礎國情,兼具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雙重特徵。一方面由於人口眾多,造**均水平的諸多指標在世界各國排序中處於較低水平,表現出不發達的特點;但是另一方面國家整體的經濟實力並不弱,2023年已居世界第八位,產業門類齊全,特別是旅遊所依託的相關部門已初具規模。旅遊業是天然的外向型產業,國家總體對外的實力水平至關重要,我國的國家經濟實力完全能夠支撐我國成為入境旅遊業的接待大國。

二是中國旅遊業的客源市場廣闊豐富。目前中國遠離歐美等主要國外旅遊客源產出地,使入境旅遊規模受限和風險較大。但從長遠看,我國擁有可替代的巨大新市場:

表現在擁有大量具有血統親緣的華裔客源;擁有以日本、東南亞等為代表的鄰近國家或地區的旅遊客源市場;再加上國內發達地區自然產生和「示範效應」激發的國內旅遊者數量可觀。多層次多渠道的巨大客源市場,將促使我國旅遊業實行跳躍式發展。

從空間意義上而言,國際上旅遊發達城市和國土面積相對狹小的國家和地區,旅遊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甚至主體產業者不乏其例,如義大利、西班牙、奧地利、泰國、新加坡等。但是在美國、日本、獨聯體、德國等工業發達國家或旅遊接待大國,旅遊業都未成為支柱產業。在中國這樣現代交通水平相對較低,經濟發展不平衡,地域廣大的國度中,加上旅遊業本身具有的脆弱性等因素,決定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旅遊業很難成為支撐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但從旅遊業在國家總體發展中所處地位的判斷,並不妨礙旅遊業在我國某些具備條件的地區和城市可以大有作為。如北京、西安、杭州、桂林、昆明、承德、深圳等城市和地區,旅遊業完全可能發展成為支柱產業。可以肯定,經過多方面共同努力和國家對外開放程度的擴大,旅遊業同樣可以成為主導產業或支援區域性地區和城市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產業,並將對國民經濟全域性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作用。

區域旅遊業的發展,對下列產業帶動作用最明顯的是

d旅遊抄業,國際上襲 稱為旅遊產業,是憑藉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 接待遊客 為其提供交通 遊覽 住宿 餐飲 購物 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 旅遊業 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它們統屬於服務業。一個區域旅遊業的發展,會直接帶動當地服務業的發展。所以本題選...

旅遊業的帶動性指什麼,旅遊業是什麼產業?有什麼特點?

旅遊業的發展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十分有利的帶動作用。根據中國統計年鑑的資料表明,2017年,我國旅遊業總收入達到了5.3萬億元,這為我國帶來了十分可觀的經濟收益。2009年12月,中國第一次提出將旅遊業培育發展成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型支柱性產業,十二五期間 旅遊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戰略型支柱產業...

旅遊景區在旅遊業中的重要作用,簡述旅遊景區在旅遊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於旅遊翻譯是一種跨文化交際,旅遊景區的翻譯是我國旅遊業對外宣傳的主要渠道,其翻譯質量直接影響到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和旅遊國際化程序。簡述旅遊景區在旅遊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旅遊景區,是以旅遊及其相關活動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區域場所,能夠滿足遊客參觀遊覽 休閒度假 康樂健身等旅遊需求,具備相應的旅遊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