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晨景這篇短文寫了什麼等景物,在萬物復甦的春天這篇短文中主要描寫了什麼等景物

2021-03-19 18:28:12 字數 5371 閱讀 2493

1樓:聯絡

題目1、 聯絡上下文,寫出珍妮當時的心理活動。那一天,她得到了許多人的讚美.她想到了什麼?

2、 為什麼大家會誇珍妮「昂起頭來真美」?

3、讀了本文後,你從中受到了怎樣的啟迪?

答案1、一定是大家被我的蝴蝶結吸引了,我一定要昂起頭,讓更多人看見.。

2、 「昂」的意思是抬,因為珍妮原本是一個總是低著頭的小女孩,總是缺乏自信,但當她戴上蝴蝶結,不斷被店主讚美後,使她有了自信.誠然自信原本就是一種美麗,因此大家會誇珍妮 「昂起頭來真美」。

3、 一個人只要擁有自信,就擁有美麗,關鍵是要擁有自信,才能展現真正的美麗。

在萬物復甦的春天這篇短文中主要描寫了什麼等景物

2樓:忘不掉l你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訊息。唐李白《早春寄王漢陽》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唐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李白《落日憶山中》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咸陽二三月,宮柳**枝。唐李白《古風》

南京長江大橋這篇短文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描寫的

3樓:瀛洲煙雨

1. 按觀察順序,條理清楚地描寫景物。作者參觀、遊覽南京長江大橋是按照「遠看大橋—近看大橋—**後的感想」的順序來寫的。這樣寫條理清楚,不會給人雜亂無章的感覺。

2. 用總分法,具體分述。第一自然段,用「大橋在明媚的陽光下,顯得十分壯麗」的總述句,寫遠看大橋,外形雄偉壯麗;接著從「9個巨大的橋墩」、「正橋連線著22孔引橋」、「大橋分兩層」三個方面分述了大橋的高大、穩固、又寬又長,向人們展示了一幅雄偉壯麗的圖畫,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難以忘懷。

3. 「看聽」結合,具體介紹。第二自然段,作者近看大橋,運用「看聽」結合的方法來寫。

先走近正橋看到「雄偉的工農兵塑像」、「高大的橋頭」和「頂端的一面面紅旗」;再講看到筆直公路上整齊的「玉蘭花燈柱」;最後講站在橋上遠望江面十分寬闊,江上的輪船就顯得很小,「像一葉葉扁舟」;同時還側耳傾聽到火車在下層的鐵路上「呼嘯而過」。這樣按照走在正橋上所見所聞的觀察順序,具體地介紹了大橋是多麼的雄偉壯麗。

4. 借觀後所想,抒發感情。作者面對著「滔滔的江水」,看見雄偉的大橋,感慨萬千。

想到「自古稱作天塹的長江,被我們征服了」,並引用***「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詩句,抒發了「我」對人民的偉大創造力和祖國建設的偉大成就的讚美之情。

4樓:暖暖炊煙裊裊

由近及遠的順序

《南京長江大橋》

清晨,我來到南京長江大橋.今天的天氣格外好,萬里碧空飄著朵朵白雲。大橋在明媚的陽光下,顯得十分壯麗。

波浪滾滾的江水中,9個巨大的橋墩穩穩地托住橋身。正橋連線著22孔引橋,彷彿一條鋼鐵巨龍臥在大江上面。大橋分兩層,底下一層是火車道,鋪著雙軌,上面一層是公路,公路兩邊是人行道。

寬闊的公路上,行人車輛穿梭似的來來往往。

我沿著人行道,走近正橋。兩座雄偉的工農兵塑像左右挺立。塑像後面,聳立著兩個高大的橋頭堡,頂端的一面面紅旗,映著陽光,十分豔麗。

正橋筆直的公路上,一對對玉蘭花燈柱,像等候檢閱的隊伍,站得整整齊齊。我手扶著橋欄杆,站在大橋上,遠望江面,江上的輪船像一葉葉扁舟,隨著波浪時起時伏,側耳傾聽,一列列火車鳴著汽笛,從腳下呼嘯而過。

滔滔的江水浩浩蕩蕩,奔向大海。自古稱作天塹的長江,被我們征服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5樓:匿名使用者

觀察順序,條理清楚的描寫景物

這篇短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6樓:萬里

本文是按:

遊覽的先後順序來寫景抒情的。

文中突出表現了"小石潭":

全石為底、潭水清澈、游魚活潑、源流曲折、環境悽清的特點。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謝謝~~

7樓:江淮一楠

1·原文: 螞蟻

生物學家通過多年的觀察研究,對螞蟻的生話習性有了認識。

螞蟻經常到離巢穴很遠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別的螞蟻領來,它們同心協力地把食物拖回巢去。

螞蟻是靠什麼來把訊息通知給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頭上那對觸角。它們用觸角互相撞碰來傳遞訊號。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觸角就擺動得特別猛烈。

螞蟻認路的本領很強。它認路主要靠眼睛,能憑藉陸地上和天空中景物辨別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用一個圓筒圍住一群在歸途中的螞蟻,只讓它們看見天空。

螞蟻仍能準確地認清前進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圍的景物完全擋住,螞蟻就會四散亂跑起來。螞蟻還可以根據氣味認路。

有些螞蟻會在它們爬過的地方留下一種氣味,回來時,只要 它們聞到這種氣味,就能確定路線。如果用手指在螞蟻爬過的路上畫一條橫線,或者用樟腦等有怪味的東西將螞蟻要走的路畫斷,螞蟻就迷路了。

研究螞蟻的生活習性有價值嗎?有。認識螞蟻的生活習性,對於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能提供一些可貴的科學資料。

2·答案:這篇短文是按總分總的邏輯順序寫的。

8樓:天馬行空設計

文章的描寫順序    我們在語文課本和課外閱讀中,常常可以看到描寫山川風貌、自然現象、名勝古蹟等的文章,這些就是我們所說的寫景類文章;面對這類文章,我們應該怎樣確定它的描寫順序呢?  一般來說,作者常常會採用以下幾種順序來寫:

一、空間順序.如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從遠到近或從四周到中間等.

二、觀察的先後順序.它通常分兩種:一是定點觀察,如站在公園某一角,對公園進行由遠及近的觀察;又如我們登上塔頂,按東南西北的順序對塔下景物進行觀察.

另一種是移動觀察,就是隨著腳步的移動變換位置,一處一處地進行觀察.如《參觀人民大會堂》一文,作者就是按參觀的順序,依次寫了五處景物.先寫大會堂正門的國徽和柱子,其次寫**大廳的天花板和地面,接著寫大禮堂,然後寫宴會廳和會議廳.

這樣就有條理有重點地寫下了作者在大會堂依次所看到的景物.

三、時間順序.隨著時間的推移,描寫的景物也會發生變化.比如:

《觀潮》這篇課文,作者先寫潮來前江面風平浪靜,人們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寫潮來時那雄偉壯觀、驚心動魄的景象;最後寫潮過後的餘波奔湧.  我們在平時閱讀寫景類文章時,一定要注意它的描寫順序.只有明確了描寫順序,你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體會作者的感情;才會有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的感覺.

9樓:花語網

茶鄉》1.身背 迎著 踏著 巡迴2.(1)讀了這篇文章,我們似乎品嚐到清香宜人的龍井茶.

同時,我們還能品味出作者對家鄉深深的熱愛以及對家鄉的思念的情感.(2)短文第3-5自然段為第二大段,是按時間的順序描寫的.3.

沁人心脾:文中指瀰漫著早茶清香的新鮮空氣讓人感覺非常舒適.馳名中外:

文中指龍井茶的聲名傳播很遠.4.編織 映襯 迴盪 瀰漫5.

喜歡文中劃線的句子.因為這句話運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採茶姑娘們採茶動作的靈巧敏捷.

6想起故鄉那山山水水 想起採茶女勞動的場面

10樓:匿名使用者

請告訴我題目,ok?

江上王安石這首詩後兩句寄託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1樓:三國之長空

一、《江上》後兩句寄託了詩遠離故鄉、時世動亂之際,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二、擴充套件知識:

1、原詞欣賞:江上

江水漾西風,江花脫晚紅。

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

2、作品簡介:《江上》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扣住「秋天」這特定的節令特點,描繪江上的秋色,情景交融,寄寓深沉,表達出作者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此詩一、二句兩寫景,其目的並不在要再現什麼秋聲秋色,而是旨在以比興手法,用景襯情:獵獵的西風帶來秋的訊息,令人心生愁緒,綿綿的江水長流不息,讓人頓時產生感觸,晚開的花兒飄落,正所謂落紅無數,也讓人鬱鬱寡歡。這些景物,都帶上了濃濃的感**彩,使人愁腸百結。

而三、四兩句,則題旨非常鮮明地凸現出來:「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特定的季節、特定的景物,觸動了詩人的離情別緒:

是自己遠離故鄉、孤身在外,湧起了桑梓之思,或者是親人在外飄泊、時世動亂,勾起了眷懷之戀。整首詩,景為情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寄寓深沉,深雋的詩韻詩味。

3、作者簡介:王安石(2023年12月18日-2023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曆二年(2023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籤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2023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

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2023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2023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鬱然病逝於鐘山(今江蘇南京),贈太傅。

紹聖元年(2023年),獲諡「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哲學上,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短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 「王荊公體」。

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12樓:匿名使用者

王安石:江上

江北秋陰一半開,晚雲含雨卻低徊。

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

王安石晚年辭官閒居於江寧府(南京)城東門與鐘山之間的「半山園」,飽覽山光水色,寫了不少精緻淡雅的山水絕句。連黃庭堅也稱讚:「荊公暮年作小詩,雅麗精絕,脫去流俗。

」此詩就是他在秋江帆影中獲得精神啟悟而作。頭兩句寫天,後兩句寫地,可見詩人眼界開闊而幽深。寫天就順手把地點(江北)、季節(秋)和時辰(晚)都交待了,卻交待在陰晴莫定的天氣變化中。

「江北秋陰一半開」,似乎有了由陰轉晴的趨勢,誰料想都秋天了,氣候還如此變化無常,逆轉為「晚雲含雨卻低徊」。陰——半晴——濃陰,不僅是天氣變化,而且是人的心理情調的變化,因而在低首徘徊的雨雲之下,有一個低首徘徊的詩人在。但是此詩的深層意義不是屈從陰暗,而是反抗陰暗。

詩人放眼遠望,視野雖然遇到「青山繚繞疑無路」的阻塞,卻又在「忽見千帆隱映來」中,視野變得豁然暢通了。詩人對光色體察甚細,遠處的千帆時顯時隱,是對應著天氣的半晴又陰對江面能見度的影響的。反抗陰暗,便能開通千帆競渡的視境,這就是詩人借山光水色的變化所體驗到的某種人生哲學、或政治哲學。

因此,此詩是以富有辨證法的思理取勝。這種思理是積極的,人們讀到南宋詩人陸游的《遊山西村》中「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名句,可能也會聯想到它。

《多謝西風》這篇閱讀短文描寫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

季節 秋天。它把後花園的桂花一齊吹放了,桐葉的零落與黃花的憔悴,是詩人的形容詞。這裡只有花的芬芳,水的澄清,天的莊嚴和純潔,以及一切秋蟲的歌唱。我曾慢步登樓 郭外的山光,郊外的村莊,遍野的牛羊,淺水湖中,尚有殘荷點點 不是殘荷,彷彿是落葉片片 莫不是荷花又重開了?那裡是秋天!樹葉青青,有如青草之爭妍...

請問這篇短文是按照什麼順序寫夏夜景物的

從中間三段的開頭可以看出來是依照時間順序描寫的。文章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夏夜的景物的 海濱的夏夜 這篇短文是按 時間 的先後順序描寫景物的,先寫 夕陽落山不久的景色 再寫 夕陽西沉的景色 再寫 夜色加濃時的景色 最後寫 我的心情 夏夜節選的短文是按 順序具體描寫夏夜的景物的,表示這一順序的詞句有 這篇短...

海濱的夏夜短文主要寫了什麼,海濱的夏夜這篇短文主要寫了什麼景物

細軟的 沙灘 晚來的 海濱 慢慢地 輕輕地 不停地 2 1 神色換成神采 2 廣漠換成廣闊 3 煞換成很 3,比喻句是 它是那麼大.活像一盞懸掛在高空的明燈 擬人句是 海水輕輕地撫摸著.發出溫柔的刷刷聲 1,思考並填空 1 總起全文 的作用 2 夕陽落山不九 夕陽逐漸西沉 夜色加濃 3 在第三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