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汽車文化與概論的認識,談談你對汽車文化的認識

2021-03-19 18:19:29 字數 5412 閱讀 1081

1樓:天空下的卵石

你說的這個汽車文化與概論,我們當時上學的時候學過,說真的我學了好幾年了,沒什麼認識。

2樓:誰敢橫刀立馬

汽車的出現對於我們的影響是巨大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無論世界各國的汽車形態、功能有什麼差異。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汽車的速度、效能等也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節奏也不斷髮生改變。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汽車從誕生到融入社會機體,不斷地改變著人類的各個方面,凝聚並豐富著人類文化,推進著人類文明程序。

汽車文化遍及在社會生活中的各個角落,成為現代文明的重要體現。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髮展和人們生活的不斷追求,汽車文化的內容和形式會不斷延伸,將越來越深入地改變世界,影響人們的社會生活

談談你對汽車文化的認識 15

3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談談bosch吧,博世在中國發展勢頭不錯,從電視廣告裡也看得出,有些車的廣告還打出bosch abs,esp的噱頭,足見其地位之高了,當然,500強裡它始終是每年排名老大的汽配公司。

bosch在長三角地區的工廠很多,杭州的電動工具,蘇州的底盤系統,無錫的柴油機系統,上海的聯合電子等等,據我瞭解,bosch相對來說是比較輕鬆的,可能和它是德國公司有關係,雖然業務多,但是人也招得多,工資待遇可能在業內算中等的,但是,如果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學生而言,能夠進入bosch鍛鍊幾年,這個背景對於在汽配行業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如果是一個已經擁有幾年跨國企業工作背景的人來說,我覺得去bosch工作不是很好,除非是做到管理層,否則,它的待遇是提不起你的興趣的。

當然,上海陸家嘴的博世投資中國公司可能會好一些,畢竟是office嘛,不過,如果是工廠搞技術的,去的可能性比較小啦

4樓:匿名使用者

汽車文化....切。難不倒偶 的咧

卡爾·弗裡特立奇·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2023年11月25日-2023年4月4日),德國著名的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現代****的先驅者之一,人稱「汽車之父」、「汽車鼻祖」。 汽車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它在帶給我們極大便利的同時,的確也帶來了一些煩惱。但是,生活就是這樣,對任何生活方式的評價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這是一種觀念,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文化。

談談你對汽車文化的認識300字,汽車文化選修課的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特色的汽車文化和汽車消費文化現狀思考

中國從有了自己的汽車到今天,打著「自主」名號的汽車製造廠遍地開花,貌似各個都忙碌卻幸福著不亦樂乎~。但是,想過另一個不那麼務實的問題的國人卻少之又少——「中國什麼時候也造得出來自己的汽車文化呀?」

關於這個問題,關於整個汽車領域的問題,說得上話的本就不多,現有的言論多是一些「老總的話」。他們的確很熱心地推廣著中國汽車文化的一點點微步前進,說得也極正確,但是無奈總顯得聲音太小……

世界著名汽車造型設計大師喬治亞羅當著很多中外記者的面說過一句話:「中國的汽車設計缺少中國元素。」一語既出,攝人心魄。

儘管大部分人都認同喬老的評價,但至今沒有原創性體現中國元素的汽車造型設計作品出現(儘管有長安長江鱘、龍騰等概念車面世,但筆者認為僅僅是命名體現中國元素罷了)。本文試圖從設計思路和設計元素兩方面尋求如何設計體現中國元素的汽車造型。

「什麼才是中國元素?」

這是個很難一句話能說清的問題。在張藝謀的創作中,京劇的表現方式是中國元素;在吳冠中的畫中,水墨意境就是中國元素;在樑思成的心中,飛簷翹壁就是中國元素……

中國元素是中國文化的精髓, 並延續到我們現代生活中來,更起到傳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中華民族的獨有的內在和外在的特質,比如建築風格元素,紫禁城、長城、敦煌、布達拉宮、蘇州園林等;服飾風格元素,絲綢面料、唐裝、旗袍、中山裝等;文化風格元素,國畫、臉譜、京劇、印章等;自然風格元素,長江、黃河、黃山、珠穆朗瑪峰等;動物風格元素,熊貓、白鰭豚等;宗教神話風格元素,觀音、如來佛、龍、麒麟等。這些豐富多彩的元素,是中華文化在外國人心中的標誌。不僅如上所述,講究對立統

一、中庸和諧和一分為三的儒家思想、講究無為而為的道家思想等都是中國文化區別其它文化的地方,當然也屬於中國元素範疇。

當前中國現狀是人口眾多、地域遼闊、經濟高速發展、地區差異大、平均收入低、貧富差距大、石油資源較貧乏等,包括我們的民族特性是亞洲人種,勤奮、聰明、個人奮鬥、愛隨大流、講排場、注重家庭等其實都是中國元素的體現。從以上基本元素中剔除任何文化對汽車都要求的物美價廉、安全可靠等共通的效能**要求外,在訴求上中庸和諧,大氣周到應該是設計目標。

下面是關於在汽車設計中,對我們的設計具體能做些什麼的一點設想。

首先從顏色說起。

每一個民族在心理上對顏色的感覺有顯著的不同。人民對於莫種顏色的喜惡往往源自本民族的神話故事和宗教信仰。因此,顏色也具備符號性,儘管它必須依附於具體的載體(歷史、傳說、物件)。

有沒有中國獨有的中國色呢?看了張藝謀的電影,很多外國人認為大紅大綠等就是中國色。其實大紅大綠只能算中國的民間色,不能代表中國色。

認真參觀故宮和中國寺院的人都能發現真正的中國色。中國有自己的三原色,雖然也是紅、綠、藍,但和西方的紅綠藍還是有明顯的區別。中國的紅是珊瑚紅,綠是綠松石的綠,藍是青金石的藍,這三種色是國畫顏料的根本色,也是中國文化中的珍貴色。

比如藍色,西方人最喜愛的是寶石藍,但中國人是青金石藍,所以中國所有寺廟裡菩薩和如來頭頂色是青金石藍,無比莊重;西方**教堂的穹頂都是藍寶石的藍。

王大珩等在《中國顏色體系研究》中早就明確指出:對中國顏色體系色空間的明度、色調和彩度的均勻分級,應進行中國人眼的心理物理驗證實驗,提出基礎色度分級。

因此,研究和開發中國顏色漆料,不論在車身噴塗,還是在內飾上應用,都會傳達中國元素,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也更受中國人民歡迎。

第二個方面是中國線條。

綜觀中國立體造型史,從夏商周以前紅山文化中的古陶器製作用線條和圖案,到夏商周的青銅器,再到漢代的漆器,乃至漢後歷朝歷代的瓷器等,始終有一些傳承的造型元素。中國自古以來的造型設計,都從古陶造型、青銅器造型和漆器造型中汲取了豐厚的養分。汽車造型也應從中學習,但不是簡單的生搬硬套,而是提取精華元素——線條。

一根線條在達芬奇眼中被理解成一個點在平面或空間中的運動軌跡,乃至解析幾何中的一個方程式所界定的點的集合,線條無寬度也無厚度。因此對於生活在文藝復興以後或接受過文藝復興思想的西方人,對於線條的理解是基於幾何學和數學。而對於中國傳統而言,線條不僅有寬度,有厚度,還有方向,甚至能表現出速度和力量,對於線條的理解完全基於主觀感受。

所以這也是中國線條的魅力所在,正所謂「求其神韻、見其生氣」。

在汽車造型設計中,如何通過合理的設計充分表達出中國線條的寬度,厚度乃至速度和力量,是設計富含中國元素汽車的關鍵。這需要我們深入尋找中國線條,從中國繪畫中,傳統生活用品、工藝品設計中,乃至建築設計等所有造型設計中汲取養分。

以上說的都是一些侃侃而談的美好設想,然而國內當下的汽車消費文化現狀,卻絲毫讓我高興不起來啊。

第一我想談談「長」的問題。似乎有種說法,不管是歐洲美國日本多牛的車,到了中國就得入鄉隨俗。「長」則活,反之則難以生存。

大車身在中國消費者眼中則成為自身地位的一種象徵和暗示。業內專家認為,這種源自民族性格的審美和消費取向正是東西方不同民族性格所導致。這也正是國人偏愛加長版的原因所在。

帕薩特b55加長77mm,賓士加長了430mm,成為s350l,寶馬加長了140mm,成為bmw5li,此外,雷克薩斯推出了加長版ls460l,凱迪拉克也推出加長版sls等等。這些加長車,幾乎都為中國市場專門設計,寶馬方面甚至聲稱,加長寶馬不在國外賣,只對中國市場銷售。

「長」和「大」到底好不好呢?難道我們只能聽市場說了算,聽群眾說了算?

我們知道的只有,加長加寬後的車身固然可以使車的看起來大氣,闊氣,豪氣,但是如此大幅的加長車身必然是汽車的操控性,特別是轉彎是的靈敏度大大下降,如此的特殊「癖好」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車的安全性大受質疑。所以,連自身的生死都可以因為膚淺的喜好而置之度外的國人,我實在看不出高明之處。如果讓他們領導自己的汽車文化,是不是等於放任呢?

我認為稍有責任心的汽車人們,都應該盡心為中國的汽車消費導向做一些思考,發表一些聲響!

第二,排量。這又是一個讓人說不開的話題,不是嗎?

德國人魯茲。羅森在中國工作剛剛滿一年,他驚訝地發現,中國人對新車型和高檔汽車是如此地熱衷,中國的車市也似乎正在成為一個國際新車型的秀場,而即使在一些偏遠的中小城市,也時常會出現高檔的suv或跑車。

國內的****開始大步挺進開始,隨著車市出現的爆發性增長,新車型的推出也隨之開始步入高峰。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的新車型中,大排量的汽車比例不斷上升。在2023年以前,我國車型中,排量在1.

4升以下的車型約佔33%。在2023年推出的新車型中,小排量車佔25%。2023年推出的新車型中小排量車佔33.

3%,大排量車型卻佔到當年新車型的50%。到了2023年大排量車型更是爆發上市,共有10款2.0升及以上的車型上市。

這一年,小排量新車型約佔當年全部新車型的25.5%,2.0升以上的新車型佔全年新車型的32.

5%。到了2023年,中國引進轎車的排量越來越大,如別克榮御排量3.6升,國產賓士e280排量3.0升,天籟排量3.

5升,奧迪a8排量4.2升……在2023年上市的新車型中,排量在2.0以上的佔72%,而2023年,更多排量高於3.

0升的國外品牌轎車在中國投產。

排量的增大得讓人觸目驚心了。不難看出,中國的消費者對車本身提出了什麼樣的要求。如果說80後的人的生活態度是「我喜歡,我就喜歡!

」那麼,為什麼作為很看不慣這種浮躁也好,不可理喻也罷的那些年輕人的思想的,在買車大軍中頂大梁的老一輩人們。我想問你們,為什麼你們也顯得意氣用事了呢?

大型車是美國人的最愛

由於美國地廣人稀,道路交通非常發達,所以按照美國人自己的說法,美國是真正的汽車社會。

美國不僅是全球擁有汽車數量最多的國家,也同樣是在用汽車體形最大的國家。大體積、大排氣量是美國汽車的標誌。在各種車型中,suv和皮卡是美國人的最愛。

據統計,2023年全美售出的越野車超過300萬輛,與2023年的100萬輛相比增加了兩倍。根據**,到2023年,越野車在美國汽車的銷售中將佔到四成。而皮卡的銷售更是經久不衰,由於需要經常拖曳房車或遊艇等大型物體,美式皮卡在設計上採用大排量發動機(大多安裝5至6升的增壓柴油發動機)。

為了滿足野外休閒的較高要求,許多車採用的是四輪驅動。

國情才是決定因素

2023年,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戴維?史密斯博士在南京表示,中國不能克隆美國的汽車消費文化。他指出,目前在全世界每天生產的8200萬桶石油中,美國每天就要消費掉2040萬桶,而這些石油資源75%消費在交通工具上;但美國人仍然越來越多地使用耗油量大的運動型多用汽車。

他認為,美國式的汽車消費文化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大氣汙染,並同樣產生了一些社會問題。如果中國要按照美國的消費模式下去,必將會造成能源、環境以及社會方面的問題。

但中國車市的事實卻表明,美國式的汽車消費正在成為中國模仿的物件。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中國人對於汽車消費的認識。雖然現在汽車開始從奢侈品向正常品或必備品過渡,但愛面子和大即是好的傳統觀念依然對購車者有著很大的影響。

雖然從本質上說,小汽車的擁有是一種個人的消費行為,不應受到限制,但事實上,汽車的執行會帶來汙染增加,使道路變得擁擠、降低其他運載工具行駛速度,干擾和影響步行者的行為等,從而使社會成本遠遠大於私人成本。

禮儀與文化的關係,談談對「禮儀與文化」的認識,1000字

首先,弄明白,禮儀是什麼,文化又是什麼。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絡,區別又在 個人認為,禮儀算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並且是某種文化的具體表現之一。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 約定俗成的程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 交往 溝通 情商等內容。而文化則是由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文化是指一個群體 可以是...

談談你對環境的認識,談談你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和建議

什麼是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就是運用現代環境科學 理論和方法 技術,採取行政的 法律的 經濟的 科學技術的等多方面措施,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防止和治理環境汙染和破壞,綜合整治環境,保護人體健康,促進社會經濟與環境協調持續發展。這一概念明確了環境保護的指導理論 目的 內容和應採取的措施,尤其是將合理開發...

談談你對企業文化的看法談談你對企業文化的看法

企業文化是宗教 指導員工日常的言行 為員工規劃美好的將來 如果每個員工都相信它 企業就可以進步得很和諧 問題有點籠統,多加幾個定語就好了,比如談談你對中小 民營 臺資 日資 歐美企業文化的看法。100人到400人之間企業文化。私人企業,溫州樂清這一塊地方的。你們企業有什麼樣的文化?組織文化是組織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