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出山前有工作嗎?靠什麼為生

2021-03-19 18:28:18 字數 5069 閱讀 6465

1樓:洛蘭清兮

二樓尊重比人的回答,《出師表》裡的「躬耕於南陽」說明諸葛亮出山前的確是靠種地為生的。

2樓:飛渡天

有工作,「躬耕於南陽」

軍事理論**於書籍以及和其「閨蜜」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小白臉。我這麼說是有根據的。

首先我們通過歷史分析就可以找到答案,那就是版他老婆。他老婆據《權三國演繹》中描寫的是又黑有醜,而諸葛亮好似閒雲野鶴一般整天遊手好閒,沒個能幹的老婆能行麼,這也說明為什麼諸葛亮總是不敢取二房。(想當年可是靠人家活了)

玩笑 o(∩_∩)o 哈哈

4樓:ⅶ世

「躬耕於南陽」——《出師表》

「南陽諸葛廬」——《陋室銘》

5樓:流浪街頭到結尾

自己種地著呢、、、、

6樓:匿名使用者

1樓的真是胡扯·不知道就不要亂回·

諸葛亮,沒出山之前靠什麼謀生???

7樓:天機莫言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

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珪,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郡丞。

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此處何解?亮和均都負責一定工作?]

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

獻帝春秋曰:初,豫章太守周術病卒,劉表上諸葛玄為豫章太守,治南昌。漢朝聞周術死,遣朱皓代玄。

皓從揚州太守劉繇求兵擊玄,玄退屯西城,皓入南昌。建安二年正月,西城民反,殺玄,送首詣繇。此書所云,與本傳不同。

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這裡]漢晉春秋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8樓:亂世曹丞相

他是江南名士,種地只是閒情雅緻.名士就是**後備役,劉表也是他親戚,劉表會給他錢的

9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老大們。。。看看諸葛亮的岳父你就知道了

諸葛亮的岳父是黃承彥,他的老婆是荊州刺史劉表的夫人蔡氏的親姐姐。是非常親的親戚,想也知道是個大地主,自己種地只是休閒娛樂而已。。。

10樓:難題來啊

出師表是諸葛亮自己寫的。

不能當做研究的根據

ls正解

11樓:匿名使用者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yòu )一年矣。

出於【出師表】

注意第一句話

他說他本身為「布衣」在南陽「躬耕」

所以,斷定他在效忠劉備之前,也就是三顧茅廬之前,是在叫一個南陽的地方耕地的o(∩_∩)o...

12樓:疾風

根據他自己的說法是種地...其實他就是一個地主!!!

根據:出師表 等等

13樓:黑馬王子

諸葛亮的岳父是黃承彥,他的老婆是荊州刺史劉表的夫人蔡氏的親姐姐。是非常親的親戚,想也知道是個大地主,自己種地只是休閒娛樂而已。。。

對,他娶醜妻,是政治原因,

14樓:匿名使用者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可能是個地主,再加上他媳婦家有錢。

15樓:水在江湖雲在天

他是一個農民,以種地為業。

16樓:匿名使用者

農耕 教書 行醫

這些諸葛亮都會

17樓:捭闔齋主人

種地中國人歷來講究耕讀

18樓:匿名使用者

自力耕生(自己種地,自己收穫,從不要用金錢),閒時賦詩,與眾友研討國家時勢,只有少數人知道他住在臥龍崗。(徐庶,諸葛亮的三弟,以及司馬微和龐統)

19樓:沐一漪

種地靠他醜老婆養活

炒作自己

20樓:匿名使用者

種地,不過在荊襄一帶諸葛亮親戚朋友特多,也可以幫他的

21樓:咬白牙

應該是耕讀吧!邊耕邊讀,恩恩,耕讀文化.

22樓:阿承德法國

種地,作詩,唱歌,睡覺

23樓:吳定堅

種種田,釣釣魚,養養雞,喂喂豬,讀讀書。

24樓:匿名使用者

種地。「亮耕躬隴畝」

25樓:失落的暮光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還有媳婦兒的孃家

26樓:匿名使用者

他說了啊,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27樓:

《出師表》裡,「躬耕於南陽」,種地的

諸葛亮出山之前在做什麼、怎麼做?

28樓:曾經都已過去了

出山前諸葛亮在躬耕南陽的這10年,通過遊學,遍訪各大軍事要地,與荊襄的名流豪傑交往,練習書法,通過岳父黃承彥和眾多名士好友不斷推銷提高知名度,自比管仲樂毅,立大志立長志,韜光養晦,靜待伯樂的到來。

通過徐庶,司馬徽的舉薦,劉備三顧茅廬,這才有了諸葛亮27年的輔佐蜀漢的事情。

諸葛亮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佔荊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

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享年54歲。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

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29樓:瀟湘雨緣

1、諸葛亮喜歡出遊,出遊使他開闊視野,不至於紙上談兵。把理論與天下的一些新聞聯絡起來,客**待。

2、諸葛亮喜歡看書,本身就很有才幹。

3、他與當時的襄陽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有結交。這些也會時常給他帶來最新時事。

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父親諸葛圭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母親章氏病逝,諸葛亮8歲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荊州劉表。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病逝;漢獻帝已從長安李傕手中逃出,遷到了曹操的許縣。諸葛亮此時已16歲,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樂毅比擬自己,當時的人對他都是不屑一顧,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幹。

他與當時的襄陽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有結交。黃承彥曾對諸葛亮說:「聽到你要選妻,我家中有一醜女,頭髮黃、**黑,但才華可與你相配。

」諸葛亮應許這頭親事,迎娶她。當時的人都以此作笑話取樂,鄉里甚至作了句諺語:「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但也有一種說法指黃月英本人極美,因此遭到鄉里其他年輕女性的嫉妒而詆譭她的容貌。

30樓:┈嘧≒嗎灬

養精蓄銳!!

為劉備打出天下!!!

31樓:匿名使用者

做農民的,至於他的才能是被羅貫中誇大大.實際他還不如周瑜,周瑜也不是氣死的,是病死的,看過三國志的都知道周瑜是個心胸寬廣的人.

一系列事情反而顯示出諸葛亮才是個心胸狹窄的人.

32樓:匿名使用者

吃飯、睡覺、唱歌,在山上狂吼

33樓:西涼王

躬耕於南陽, 苟全性命於亂世

34樓:匿名使用者

農民……哥哥。

品三國上說的很清楚。

35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出師是帶兵打仗,所以出師前是在修養軍隊!

36樓:夜★~星

鄙視諸葛亮 嗚呼哀哉 周恭謹 呵呵 諸葛亮的心胸導致了善用奇襲的魏延隕落 諸葛亮的心胸演繹了 蜀漢無大將 繆化當先鋒的悲劇 周恭謹 三國最傑出的統帥 居然被羅貫中那樣的毀謗 日了

諸葛亮出山前也沒帶過兵啊,你們憑啥要我有工作經驗呢?

37樓:匿名使用者

也許你也該去臥龍待段時間。。。

38樓:匿名使用者

人家名氣在那裡啊!!

39樓:鄞染樂煙

有些公司沒有這個要求,你可以先找學銷售類崗位去應聘,通常這類崗位對工作經驗要求不是很高。

40樓:婁金生時錦

那就從現在開始積累經驗,

埋怨是沒用的。

我也剛出來

,只有證明自己才能讓別人刮目相看,

說那麼多也不會改變別人對你的看法。

41樓:練玉花區璧

經驗的獲得有多種渠道,有些可以從書報、雜誌和網路上獲得,有些可以用心觀察再分析總結後獲得,也有些可以與人交流時獲得,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實踐中獲得。不要埋怨企業的要求,如果是你當老闆,你也會要有經驗的。先按自身條件選擇職業,然後多動腦筋分析一下,你選擇的工作需要什麼知識和經驗,面試前多做些準備,相信你一定可以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

42樓:馮金蘭進淑

哥們要是有人求你去工作

他是不會要你的工作經驗

43樓:蘇亮印煙

很有道理,其實經驗只是對不熟悉的人一種輔助鑑定,並不是一定說沒經驗的人會比有經驗的差,只是沒經驗的比有經驗的差的機率高.你這句話很有哲理,偷師了,以後反駁用..西西..

諸葛亮出山算不算逆天而行呢?

這一答題肯定有爭議,本人認為諸葛亮的出山應該是逆天而行,不識時務。理由是 從小時候看 時就知道諸葛亮會神機妙算,特別是打仗無論是曹操,周瑜碰上諸葛亮帶兵都是被打得丟盔卸甲,互相殘踏,死傷無數,繳獲若干。當然這僅是故事。有一點要實事求是的講,以諸葛亮二十七歲出道能知天下形勢,就不是等閒之輩,這說明他對...

劉備請諸葛亮出山時是公元几几幾年

207 208冬天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 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 現今湖北襄樊市.一說為今河南南陽城西 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 張飛冒著大...

出師表諸葛亮,出師表諸葛亮

諸葛亮,那個近乎完美的男子。是一處破碎,一生悽傷。曾幾何時,他火燒博望,鴻籌壯志。曾幾何時,他舌戰群儒,雄姿英發。曾幾何時,他草船借箭,談笑風生。火熄上方谷時,雨水無情地打著他堅毅的側臉,是啊,明明就要成功了,那是一種無處訴說的悲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只為了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最終秋逝五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