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遷移沉澱機制,影響元素遷移成暈的主要地質因素有哪些

2021-05-30 02:43:03 字數 4372 閱讀 4740

1樓:中地數媒

形成金礦床的決定因素是金

以何種方式從岩石中被活化、萃取出來,被熱液搬運,並隨後在適當地方沉澱富集。

太古宙變質岩系的疊加作用和變質作用,以及新元古代玲瓏超單元的形成,對於膠東地區金從岩石中活化轉移到變質熱液、深熔岩漿熱液中起了重大作用。這些熱液從深處向地表運移時,在有利地段可形成金礦點。中生代時,郭家嶺超單元形成,區域上由於太平洋板塊向歐亞板塊的俯衝擠壓和幔源岩漿侵位,在區內產生高熱流體,加上斷裂作用釋放的巨大能量轉換為熱量,引起深部岩石的重熔(包括玲瓏超單元的花崗岩的受熱改造和與之有關的偉晶岩、煌斑岩脈的生成)。

這時巖體就像一個熱泵,引起周圍和深部熱液沿其裂隙對流迴圈,繼續從巖體和圍巖中淋濾、富集金等成礦元素。隨著本區地殼不斷隆起和剝蝕,在近地表的膠東巖群變質岩系和玲瓏超單元的花崗岩中,產生壓力降,溶解有金等成礦元素的熱液流向地表,並與沿裂隙迴圈的雨水和地下水發生混合,最後在有利的構造部位金沉澱富整合礦。

研究表明,在氧化電位很低的條件下,如果溫度低於350℃,金主要呈硫化氫絡合物搬運,這種絡合物的穩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ph值,在中溫中深熱液金礦的近中性、中鹼性nacl-h2o-co2流體中,主要絡合物為[au(hs2)]-,在溫度高達300~350℃、ph值近中性時,[auhs]°類可以變得更為重要。在300~350℃的高fo2流體中可以發生氯化物絡合作用,在較低的溫度下,氯化物絡合作用似乎不能使au有很大的活動性。由此可知,在早期的高溫(350℃)條件下,硫主要呈h2s氣體形式存在,au呈硫絡合物形式遷移的可能性極小,主要呈氯的絡合物,如[aucl2][aucl4]-等形式存在,隨著熱液的遷移,溫度降低(<350℃),au轉為以[au s2]-和[aus2]3-、[au(hs)2]-,[au(hs)2s]2-等形式搬運為主,它們與熱液中的鹼質,主要是鉀和鈉組成各種絡合物進行遷移。

在熱液向低能擴容帶遷移過程中,由於發生鉀化,而消耗了大量的鉀,熱液由弱鹼性變為中性-弱酸性。金絡合物由於溫度的降低和p h值的改變而變得不穩定,發生離解:

膠東金礦地質

其中釋放出的s2-離子與圍巖和熱液中的fe、cu、pb、zn等結合形成黃鐵礦、磁黃鐵礦、方鉛礦、黃銅礦、閃鋅礦等硫化物,從而形成了目前所見的多金屬硫化物中的粒間金和包體金。裂隙金的形成是由於含金熱液的多期次活動造成的,裂隙金的形成晚於多金屬硫化物,是在另一個物理化學環境下沉澱的。

測試報告中的特定元素遷移是什麼意思

2樓:摯愛任逍遙

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地理環境中發生的空間位置移動及由此引起的富集和分散過程。有機械遷移、物理化學遷移和生物遷移3種方式 。

蝕變過程中元素遷移的地球化學性狀

3樓:中地數媒

通過計算,龐西垌礦床不同蝕變帶中蝕變碎裂狀混合巖、蝕變混合質碎裂巖的tio2質量係數都為0.85;蝕變碎裂狀花崗岩、蝕變花崗質碎裂巖、碎裂狀絹英巖的tio2質量係數分別為0.53、0.

43、0.73。也就是說,蝕變作用的結果是圍巖質量的增加。

圖4-4至圖4-9展示了蝕變過程中混合巖和花崗岩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不同蝕變帶中質量遷移的特徵。

圖4-4 熱液蝕變岩石常量元素的tio2標準化**(混合巖)

1—蝕變碎裂狀混合巖;2—蝕變混合質碎裂巖

圖4-5 熱液蝕變岩石常量元素的tio2標準化**(花崗岩)

1—蝕變碎裂狀花崗岩;2—蝕變花崗質碎裂巖;3—碎裂絹英巖

圖4-6 熱液蝕變岩石微量元素的tio2標準化**(混合巖)

1—蝕變碎裂狀混合巖;2—蝕變混合質碎裂巖

圖4-7 熱液蝕變岩石微量元素的tio2標準化**(花崗岩)

1—蝕變碎裂狀花崗岩;2—蝕變花崗岩;3—絹英巖

圖4-8 熱液蝕變岩石稀土元素的tio2標準化**(混合巖)

1—蝕變碎裂狀混合巖;2—蝕變混合質碎裂巖

圖4-9 熱液蝕變岩石稀土元素的tio2標準化**(花崗岩)

1—蝕變碎裂狀花崗岩;2—蝕變花崗岩;3—絹英巖

1.常量元素

蝕變作用過程中,sio2、∑feo(feo+fe2o3)屬於熱液蝕變作用中總體被帶入的組分,且隨著蝕變作用的增強,其帶入量增加。它們與矽化、黃鐵礦化等蝕變作用的發育相吻合。

na2o在蝕變過程中屬於明顯被帶出的組分,且隨著蝕變強度的增加,從岩石中的帶出量增加。這可能與蝕變過程中鈉長石發生絹雲母化退變質作用引起鈉的淋濾相關。

k20、cao的情況比較複雜。混合巖在蝕變過程中k20組分先被帶入,後總體被帶出。花崗岩在蝕變過程中k20組分屬於帶入的組分。

k20組分的變化,與絹雲母化蝕變作用相關,可能是蝕變過程中圍巖的長石分解成絹雲母、石英,以及熱液與花崗岩共同作用的最終平衡結果。

熱液蝕變過程中,cao組分在混合巖中被帶入,在花崗岩中被帶出。這種差異,除受熱水溶液的影響外,可能主要與它們在岩石中的原始含量有關。

混合巖中cao含量較低(0.25%),熱液和岩石的相互作用結果是熱液提供的組分超過岩石組分的釋放,引起cao含量的淨增加。花崗岩中cao的含量較高(2.

01%),熱液和岩石之間的相互作用的最終結果是熱液提供的組分低於岩石組分的釋放,cao組分虧損。

al203的tio2標準化比值近似1,在蝕變過程中基本沒有發生遷移或略有富集。

2.微量元素

在熱液圍巖蝕變作用過程中,混合巖和花崗岩岩石中的微量元素變化趨勢總體一致。

ag、as、au、bi、cu、zn、pb、hg、sb、se、te等元素的tio2的標準化值大於1,是從成礦溶液中帶入圍巖的元素。這些元素是成礦元素或相關元素。

co、ni、cr等親鐵元素和zr、hf、nb、ta、sc、th等親石元素,在蝕變作用中基本保持不變或略有虧損、富集。

ba元素比較特殊,它在原巖為混合巖的蝕變岩石中表現為富集,在原巖為花崗岩的蝕變巖中表現出虧損特徵。其原因尚不清楚。

3.稀土元素

在熱液蝕變過程中,稀土元素具有一定的活動性。混合巖蝕變過程中表現為輕稀土元素有微弱的淋濾帶出,重稀土基本保持穩定。花崗岩蝕變過程中,輕稀土元素除ce元素有微弱的虧損外基本保持穩定,重稀土在早期顯示微弱的虧損,在晚期顯示微弱的富集。

這與前人的實驗結果一致。一般情況下,稀土元素在熱水溶液中主要以絡合物形式搬運,重稀土在熱液中相對輕稀土穩定(nesbitt,1979;talor&fryer,1983;王中剛等,1989)。

影響元素遷移成暈的主要地質因素有哪些

4樓:大愛袁寶寶

礦床是在各種不同的地質環境下形成的.按照成礦作用**、成礦物質**、成礦作用發生的條件、發展過程和生、外生和變質三大類,有人也叫做三種成礦作用系列. 1.

內生成礦作用 地 球內部熱能是導致這類成礦作用得以發生的能量**,最重要的就是與巖。

影響地球化學元素遷移能力有哪些

5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上使化學元素遷移的主要靠水和氣,再就是火山的爆發,人工的開採。

礦質的遷移和沉澱

6樓:中地數媒

流體包裹體成分計算的ph值多集中在6~8,為偏鹼性流體。包裹體的均一溫度為120~400℃,集中在200~300℃,成礦壓力為(0.2-2)×108pa。

與國外典型的綠巖帶金礦基本一致。

圖2-15 斷層中流體壓力(p流)和剪應力(t)隨時間的變化曲線(據mccaig,1988)

a-斷層中磨擦滑動帶內的變化特徵;b-斷層中半塑性變形帶內的變化特徵

儘管流體包裹體成分中cl-在陰離子含量中佔優勢,但從礦石中存在大量硫化物推測,還原硫在成礦流體中應起決定性的作用。shen-berger(1995)的研究表明,當ph值近中性,溶解硫的總量保持在0.01~0.

1mol/l時,金的溶解度可達(1~100)×10-9,而只要金的濃度為(1~10)×10-9,就足以形成有經濟品位的金礦化。此外,fyfe(1991)認為在高溫狀態下,co2等氣體相即可直接攜帶大量的金。seward(1991)的研究表明:

「au(2)硫氫配合物對大多數熱液金礦床的形成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根據成礦流體的組分、溫度和壓力,與其他配合體如氯化物形成配合物在某種程度上對溶液中金的總量有所貢獻」。

礦質的沉澱可能有三個原因:①剪下帶的韌-脆性過渡帶,當流體壓力(p液)小於靜巖壓力(p巖)時,礦液持續聚集,而當p液大於p巖時,塑性變形的岩石發生破裂(水力壓碎作用),從而造成壓力的驟然減小,流體發生不混溶,au的配合物失穩沉澱(圖2-15)。石英中氣相和液相包體共生的現象說明了不混溶現象的存在,而控礦剪下帶成礦時多次的韌-脆性重複轉換也是水力壓碎作用的反映。

在五臺山東腰莊金礦床,水力壓碎作用形成的礫岩極為發育。②較熱的成礦熱液和較冷的天水發生混合冷卻過程。岩石的滲透率在韌-脆性過渡帶之下較小,而其上較大,被下滲的天水飽和充填,當沿韌性剪下帶上升的高溫含礦流體到達韌脆性過渡帶之上時遇到了較冷的天水,二種流體混合使成礦溶液失穩而沉澱成礦。

③氧化還原反應,如還原性強的含礦流體和氧化性強的圍巖(含有丰度的fe3+)發生蝕變反應,產生硫化作用,導致金的沉澱。

有害微量元素燃燒遷移行為的環境效應

在燃煤過程中,有害微量元素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揮發性元素,他們在燃燒過程中以氣態形式直接排入大氣,或者以化學或物理形式吸附在超細飛灰顆粒的表面進入大氣環境,從而對大氣環境造成汙染。同時,煙道中排放出的飛灰顆粒也會沉積到地表,對土壤和水環境造成汙染。燃燒過程中有害微量元素對環境的汙染主要取決於兩方面 一...

礦質元素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

提供電子給氫離子 成為還原態的高能氫原子?都忘了 好幾年沒看生物了下面你看看可能用得著 鎂是葉綠素的組成成分。如果缺少鎂,葉片失去了綠色,不能製造營養物質 鐵對於葉綠素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在形成葉綠素的過程中所必需的礦質元素。使葉子綠色更濃。它既可以從植物的根吸收,也可以由葉的表面直接吸收。植物...

土壤中哪些元素影響植物生長,土壤的成分中,( )和( )是植物生長必需的營養元素。( )是動植物腐爛時產生的黑色物質。

一粒種子落人士中,在適當的條件下,它就要發芽 生根,長成一棵植物,在經歷幾個生育階段以後,它又會結出豐碩的籽實。在植物生長的過程中,它需要各種生活條件,如空氣 熱量 溫度 光 機械支撐 養分和水分。植物在沙地裡不能很好地生長,因為它們從沙裡得不到足夠的水分。植物在粘土裡也不能很好地生長,粘土裡儲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