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尋根的故事,左右,急急急急

2021-05-10 21:49:36 字數 5883 閱讀 2052

1樓:囧dj萬歲

貝貝在美國,21歲的錢向民出生於學識淵博且十分富有的美國華裔家庭,住在美國著名的科學城矽谷。她是美國第三代華人。她小時候,父母工作都非常忙,只好請保姆照料她和弟弟妹妹們。

家裡一個保姆來自,對她特別好。從保姆的講述中,小錢才知道,原來這個世界上還生活著許多貧窮的人。17歲那年,她一個人去了趟非洲。

在非洲時,有人問她是哪國人

,她很自然地回答她是美國人。可是人家又問,怎麼看你長得像中國人呢?她說是的,我是華裔。人家就說,那你瞭解中國嗎……每到這時,她都不知應該如何回答,因為她對中國的事一無所知。

回到家裡,她開始纏著爸爸媽媽給她講中國,她說她必須要知道自己的根!

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著名的哈佛大學。在哈佛,小錢遇到了一個從中國成都來的女生,她告訴小錢,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還有很多生活比較困難的人。她一邊向這個女生學習漢語,一邊向學校申請獎學金。

去年,她的申請終於得到了批准,她獲得了數千美元的獎學金。小錢對父親說,我應該有我自己的看法,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和感受去了解中國,而不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經驗。一位來自中國的老師告訴她,你如果要去中國,就去雲南。

人物名片

她是在美國出生並長大的女孩子。

她的爺爺是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弟弟。

她的父親是美國斯坦佛大學的院士和博士生導師、著名的醫學教授。

她是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三年級的學生。

她的名字是sarahtsien。她的中文名字叫錢向民。

在她的名片上印著:全球網路金融服務機構中國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哈佛大學、中國小額信貸扶貧研究者。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杜曉山導師的實習生。

機會:在雲南研究扶貧

錢向民回國來到了中國雲南。

小錢的中國之行,帶動了全家人的故國情,他們一起回來了。一家人先到北京登上了長城。

家人回美國去了,小錢留下來。她與一個對中國問題感興趣的美國學生團體一行25人一起到達昆明,先在雲南師大學了3個月的中文,然後那些美國學生也回美國了,只有小錢留了下來。她獨自一個來到了邊遠的麻栗坡縣。

小錢告訴我,她申請的這個專案,是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共同搞的一項名為「中國小額信貸扶貧」的研究。小錢解釋說,小額信貸從20年前就已經在世界上好多國家開始進行,並且非常成功。在這些國家,大部分窮人貸不來款。

而他們又非常需要銀行的扶持,有時就是幾百元或者上千元。可銀行一來怕他們還不起錢,二來又嫌小額信貸比較麻煩,這樣就需要一種保證和信譽。於是,鄉村銀行的信貸業務不對個人,而是對小組。

通常是若干戶組成一個小組,彼此都是鄰居,相互信任,如果一個人還不起,另外幾家就都有責任。鄉村信貸員還到那些還不起錢的農民家裡去,和他們一起打工,幫助他們還錢。我國也從數年前就開始推行這一做法,各地的扶貧組織都有這個專案。

小錢的任務就是對這個專案進行考察。她到達中國以後瞭解到,中國**非常重視扶貧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與父親先前的一些說法不一樣。她打**告訴了父親,父親佩服女兒的闖勁,並向女兒認輸。

一開始,雲南當地的專案辦公室安排小錢住在鄉招待所裡。可她一到那兒,就在菜園子裡和一群當地孩子玩起來。她看到那些男孩子每個人都揹著一個比他們身體大得多的玉米稈的柴垛,很重,就跑過去幫他們背,一直背到了男孩的家裡。

磨鍊:在貧困農家調研

這家有兩個男孩子,姓李,哥哥15歲,弟弟11歲。除了父親母親外,還有一個老奶奶。一家4口人都非常歡迎小錢的到來。

於是,小錢當即決定,就住在他們家了。她叫男孩的父親叔叔,叫母親阿姨。

李叔叔家在村子裡算是窮的。他家的房子是用草和泥巴蓋的,雖然家裡養著豬,但是吃的都是包穀飯,沒有肉,菜是從菜園裡摘的。叔叔天天出去打工,阿姨一天學都沒上過,她做小生意也不識字,就是從這個集市上買點大米,再到另一個集市上去賣,從早到晚在集市上,有時賺不到錢,最多也就賺上5元錢。

奶奶已經老得沒有牙了,駝著背,挪著一雙小腳,卻承擔著餵豬的重擔,她每天都在不停地切著豬草。這裡是山區,交通不便,有一次小錢晚上從專案辦公室回來,黑漆漆的,她摸著石頭走了一個多小時,差點迷了路。這裡也沒有自來水,還經常停電。

廁所連著豬圈,每次上廁所不僅要先轟豬,還要再攆狗。小錢蹲在我面前邊比劃邊「呼呼呼」地「再現」她轟豬攆狗時的狀態。上廁所如此,就更談不上洗澡了。

「我就端一個臉盆倒點水,然後把頭放進去洗……」小錢生怕我不明白,又是一通連說帶比劃。雖然她的動作依然是美國式的,但她的神情倒很像一個剛從山裡出來的鄉村女孩。

這個哈佛女孩把自己當成了這個貧窮家中的一員。每天她幫著阿姨和奶奶做家務,和阿姨一起去趕集。她深深感受到李叔叔一家人對她真摯的感情,家裡那麼困難,還特意給她買了一床新被子。

臨走的時候,她悄悄去了趟鄉里的學校,把叔叔家兩個孩子的學費交上了。她記得叔叔對她說過,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孩子們能讀上書!

海外華人的故事二百字

2樓:猴傳奇

她是深具民族情懷的美籍華人,已80高齡的她還在為海外建立第一個抗日戰爭紀念館而辛勞奔波。她就是現任美國「泛亞公司」董事長,北加州和平統一促進會名譽會長、美國著名的華人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名副其實的女中豪傑、被美國**稱為「鋼鐵的木蘭花」的方李邦琴女士。

她也是美國著名的英文傳媒大亨、方氏報業帝國掌門人。在她的公司旗下除了房地產、印刷業、**公司外,還主辦了多個英文**:《亞洲人週刊》(《asianweek》)、《獨立報》報系《independent》等。

方李邦琴祖籍湖北漢川,2023年4月4日生於河南鄭州,2023年隨家人從祖國大陸到臺灣,沒想到,此去遙遙,與家鄉一隔半世紀。 她畢業 於臺灣政治大學新聞系。2023年,她在臺灣認識了留美新聞學碩士方大川,兩人結婚後從臺灣移民美國。

初到異邦,她的日子過得很艱難。她育有三子,為了撫養他們長大,為了維持生計,她與丈夫一起辛勞打拼,吃了不少苦。特別是有段時間,丈夫臥病三年,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全都壓在她的肩上。

為著家用,她最多時甚至要打三份工。她獨自一人,孑然無援,又要忙孩子們的吃喝,又要去醫院給丈夫送飯,雖然心裡很苦,卻忙得連坐下來哭一場的時間都沒有。只有到夜裡安頓好孩子們睡覺,抽空給自己下碗麵條填肚子時,眼淚才會情不自禁地掉在碗裡,和麵湯一起嚥下。

即使如此,流淚的時間也不能太久,因為放下筷子,她還得趕到一個印刷廠打夜班……

儘管如此,方李邦琴依然咬緊牙關,從來沒有倒下。她對自己說:你可以彎著腰走,也可以趴著身子爬,但是絕對不能倒下;如果你一旦倒下,那就一輩子休想再站起來。

她總是用這樣的座右銘鼓勵自己:「昨天已經過去,今天活著是準備明天怎麼過。」她相信總有一天她會用抬頭昂胸的驕傲步姿走路。

幾年後,她的人生開始復甦,她的丈夫病癒, 靠堅強的毅力和鬥志,他們辦起了個小印刷廠。她既當老闆,又當工人,什麼重活都幹,從看賬單開始學習英語,甚至自己把幾百公斤重的滾筒紙推上印刷機…… 方李邦琴和她的夫婿方大川,一直夢想有一份自己的報紙。他們認為,中文報紙能夠聚攏華人、傳播鄉情,增強海外華人的民族感,自豪感。

2023年8月,時機成熟了,他們決定擴大服務的物件,除華人之外,把韓國、越南、日本等所有在美的亞裔都包括進去,一份《亞洲人週刊》(《asianweek》)就這樣在舊金山誕生了。並且很快成為所有主流亞裔聲音的政要們,希望參考的資料。

「在美國做報紙等於在老虎口中搶塊肉吃,」這一抉擇使她變成一隻勇猛的雄鷹,她因此被美國**稱為「鋼鐵木蘭花」。

方氏在美國報界不斷壯大:2023年,買下報紙《獨立報》(《indenpentent》);一年以後,舊金山另一份英文報紙《進步報》因營運不濟而倒閉,方氏救起衰落的《獨立報》;2023年,方家收購《芝加哥論壇報》旗下的7家報紙,2023年將這些報紙整合為「獨立報系」,成為全美發行量最大的非**報系。

2023年3月17日,方李邦琴的盛名達到了頂峰。那一天,已有135年曆史的美國《舊金山觀察家報》在頭版頭條位置刊出一個特大字號的通欄:「sold(被**)!

」而收購它的是美籍華人家族———以方李邦琴為董事長的方氏企業泛亞集團!這一天,她震動美國新聞界和主流社會。其時,距離她的丈夫去世已經8年。

方李邦琴這一壯舉,令美國華人揚眉吐氣,非常「解恨」。原來,一百多年前,《舊金山觀察家報》的擁有者赫氏家族是當年排華的倡導者,把中國的移民潮稱為「**」。 「其實心裡早就有一種衝動,有一天把它拿下來」。

方李邦琴直言。在收購《舊金山觀察家報》時,是抱著志在必得的信心參加那場競標角逐的。

為了表彰方李邦琴提高華人在美國地位的貢獻,2023年9月8日,舊金山市市長布朗向她頒發了「傑出華人獎」,並且宣佈這一天為「方李邦琴日」。 如今,方李邦琴女士,不但在商界十分活躍,更在推動祖國的統一大業中,在為華人爭利益爭地位中,不遺餘力地奔走著。 2023年1月,方李女士在舊金山發起成立了「北加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當年8月,她又出席了在歐洲召開的「全球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並在會上發言說:「我要為中國和平統一搖旗吶喊,兩岸只有和平統一了,中華民族才能真正振興,21世紀是華人世紀的理想才能真正實現。」 2023年中美**簽訂「十萬強計劃」 (stronginitiative)雙邊協議,預計招攬10萬名美國學生到中國留學,方李邦琴女士是唯一一名參與該計劃的華人企業家。

2023年5月,方李邦琴女士捐贈1600萬元,用於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大樓的建設,學校決定命名該大樓為「方李邦琴樓」。 對於抗戰,方李邦琴有著切膚的痛苦記憶。2023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中華民族投入全面抗戰,從那時開始,年僅2歲的方李邦琴就一直待在西安,直到抗戰勝利。

她記得,抗戰時期最響亮口號之一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她記得,5歲那年,3個哥哥決意中斷高中或大學學業,跑到西安城隍廟前廣場志願從軍;她還記得,當時母親拉著哥哥們,試圖勸阻:「不要去、不要去……」

後來,大哥殉難,另外兩個哥哥,一位加入中國空軍,榮獲「飛虎隊」獎章……「我自己親歷了抗日戰爭,還記得這場戰爭有多麼的殘酷。」她悲痛地說。

日軍侵華期間,有3千萬中國人被日本侵略者殺害。但令人驚訝的是,迄今為止,除中國內地外,包括中國臺灣和香港在內,世界上沒有一座抗日戰爭紀念館。「猶太人在二戰中被德國法西斯殺害了60萬,他們在世界各地建立了167個紀念館。

而中國人被日本鬼子殺害了3千萬,至今沒有一個海外紀念館,我感到心痛,」方李邦琴告訴記者。

2023年7月7日,即全國抗戰爆發77週年紀念日,方李邦琴宣佈捐出自己在美國舊金山市中心唐人街一座將近1000平方米建築,作為抗日戰爭紀念館,擬定2023年9月開放,迎接抗戰勝利70週年。

這座抗日戰爭紀念館,將是中國內陸以外世界上第一個抗日戰爭紀念館。它坐落在舊金山唐人街的**地段。這是一棟三層建築,總面積約有1000平方米,市場售價高於100萬美元,為方李邦琴所有。

方李邦琴說,自己將這棟建築捐獻出來,供首個海外抗日戰爭紀念館永久無償使用。

在這座海外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內容將包括中國人民抗戰、海外僑胞支援國內抗戰以及美國等反法西斯盟國對中國的支援等三部分。方李邦琴將抗戰分為4個不同的時期:2023年至2023年是第一個時期,為抗戰前期;2023年至2023年是第二個時期,為中國艱苦抗戰時期,即獨立抗戰時期;而2023年至2023年是第三個時期,此時中國開始有了美國等盟友的援助,為共同抗戰時期;剩下的部分就是最後一個時期,標誌著抗戰最終勝利。

紀念館還將展示一些**、模型,甚至戰爭期間來往的信件等珍貴史料。方李邦琴設想,將一些著名的戰役做成模型,如四行倉庫保衛戰、臺兒莊之戰,重點展示戰爭的悲壯和中國人不屈不撓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這座海外抗戰紀念館還將設立一個聲音儲存室,讓一些參加過抗戰、並且還在世的人來口述歷史,將他們的記憶儲存下來,以此來記錄民間每個家庭的抗戰故事。

2023年12月初至中旬,方李邦琴回國停留了10多天。此次回國除了接受中國外交學院授予她「名譽教授」榮譽外,主要時間都花在蒐集抗戰紀念館展覽的歷史資料。為了蒐集史料,方李邦琴去了上海和長沙。

在聽說重慶有一傢俬人建的抗戰紀念館後,她又趕往重慶取經。

為建海外抗戰紀念館,方李邦琴近兩年多次回國。她參觀過盧溝橋抗戰紀念館、武漢的中山艦、山東的臺兒莊紀念館......無論中國各處,只要對她建立海外抗戰紀念館有幫助,她都會前往參觀取經。

海外抗日戰爭紀念館將坐落在著名的舊金山中國城,這裡有許多世界各地的遊人。「如果遊客能到海外抗日戰爭紀念館那怕參觀幾分鐘,都將產生很大的影響力,」方李邦琴自信地說。

「抗日戰爭快結束70週年了,但日本仍有人想否定侵略歷史,建立海外抗戰紀念館,其旨宗就是以史為鑑,警鐘長鳴。」方李邦琴女士如是說。

抗戰老兵為紀念館題詞。

我與什麼的故事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我與書的故事 書,是我成長的夥伴,就像高爾基先生說的那樣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啊,讀書有很多好處,但是有時也難免因讀書而誤事。下面就是一個典型的範例。去年的一天,媽媽因為廠裡有事出去了,臨走前叮囑我說 廚房裡燒著水,水開了別忘了把壺拿下來。我不耐煩的答應了。可媽媽 知道她的話,我左耳朵進,右耳朵...

字左右的好句好詞,急急急急急急急

春暖花開 春風送暖 春風拂面 春意盎然 百花盛開 大地回春 萬物復甦 萬木爭春 永珍更新 萬紫千紅 陽春三月 乍暖還寒 風和日麗 和風細雨 鳥語花香 氣象萬千 欣欣向榮 鶯歌燕舞 春光明媚 鳥語花香 春風拂面 春意昂然 春光融融 一表人才 風度翩翩,大腹便便,膀大腰園 披頭散髮 虎背熊腰 衣冠楚楚 ...

千字文的故事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小故事

遠古時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飽受海浸水淹之苦。堯帝開始起用禹的父親鯀治理洪水。鯀治水逢洪築壩,遇水建堤,採用 堙 的辦法,九年而水不息。堯的助手舜行視鯀治水無功,將他誅殺在羽山。舜命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他從冀州開始,踏遍九州進行實地考察,決定採用因勢疏導洪水的辦法。當時的紹興地區也受到洪水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