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知,格物,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意思是什麼

2021-05-10 12:03:18 字數 5772 閱讀 5719

1樓:匿名使用者

大學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一個人內在的德智修養,到外發的事業完成,構成一貫不斷開展的過程。以修身為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即其內在的德智修養,就是大學三綱領中「明明德」的功夫。

齊家、(立業)、治國、平天下為管理者外發的事業完成,便是第二綱領「親民」的發揚。而物

格、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表示每一階段調整得恰到好處的狀態,即系第三綱領「止於至善」的境界

原文:物格而後知致,知致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譯文:事物的原理一一推究明白,然後才會擁有淵博的知識,徹底瞭解事物。擁有淵博的知識,徹底瞭解事物,然後意念才會誠實。

意念誠實,內心才會端正而無邪念。內心端正,然後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自身的品德提高了,家庭才會整頓好。

家庭整頓好了,然後國家才會治理好。國家治理好了,推而廣之,然後才能使天下太平。

註釋:從「物格而後知至」到「國治而後天下平」,則是反向逆推。指出在一個前提得以實現的情況下會產生的結果。

天下的萬事萬物,如果能夠推究出其內在的「理」,就會真正地豐富人的知識,人的知識得到豐富了,就套使得意思所發,自然誠實無欺章思誠實了,心便有了主幹,也就不會偏頗邪僻了。心志端正而不受外物**,身子自然便會修潔。

「物格」意即得到「聖人的教化」,此即「讀聖賢書」。南宋文天祥在《正氣歌》裡提到:「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最後又在《絕筆文》說: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而今而後,孰幾無愧!」讀聖賢書,就是要學作聖人,這就是《大學》的意旨啊!

要學作聖人,就要接受聖人的教化。接受聖人的教化,即可獲得致善惡是非的標準。懂得善惡是非的標準,才能真誠地看待自己心思的正邪,學做聖人的過程,就在於秉持聖人之教,以遏惡意之既萌,以揚善念之未生。

未生已生,則心無偏邪。心無偏邪,才能明見自己的「明德」。明見自己的「明德」,就是「身修」。

本節所說的是從「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到「致知在格物」,再從「物格而後知至」開始的迴圈往復的文字。這種將上一節話的反覆說明,迭相詮釋,極堪玩味。《周易·鹹彖》上說: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周易·鹹象》又說:「鹹,君子以虛受人。

」《孟子》則說:「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這些話的意思是說只有虛才能通,通則感,感則善。

聖人之所以和平天下者,能感人心而已。

身修之後,足以為一家表率,這樣家庭便自然而然地會治理好。在家齊的基礎上,國治與天下平也擾不是難事了。這便是古人幻想的治平道路。

即全從自身做起,從而推己及人,以道德的力量、教化的力量去影響他人,感化他人,從而達到最高的治平政治理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用功修身的人所必經的自修階段。而齊家、治國、平天下,則是身修之後所產生的良好效果。

所以作者堅信在八條目中,修身是最關鍵的一環,是普天之下,不分貴賤都應遵守的真理。

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有賴於明明德於一己之身,一己之身尚且昏暗而不能自主,又如何要求他人明其明德呢?其他人不能明其明德,不要說治國、平天下,連齊家都起不了。所以下文要接著說: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如何理解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2樓:苦味精味苦

《四書•大學》原文:「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齊家,齊家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格物:窮究事物的道理或糾正人的行為。

致知:致:求得;知:知識。即「獲得知識」之意。

誠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誠懇。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舊時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齊家:整齊家政。

治國:管理國家。

平天下:平定四方叛亂(實現祖國統一)。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

《現代漢語詞典》2023年發行的第五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3樓:加菲郎

格物,就是要求人們親歷其事,親操其物,即物窮理,增長見識。。

致知,就是求為真知。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誠意,就是要意念誠實。

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種不安的情緒,不為物慾所蔽,保持心靈的安靜。

修身,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齊家,就是要整齊好自己的家庭,。

治國,就是要為政以德,實行德治,布仁政於國中。。

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於天下,使天下太平。

4樓:君豪廣告

修行含義

正確註解: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從你的心上改起,從你的念頭改起。

錯誤的行為包括:想錯了,起心動念。說錯了言語,身體做錯了造作,你改過來。

你照著聖賢的教育改,他不讓你做得你別做,他讓你做得你做。

算命不如認命 認命不如修命

正確註解:修命的根本是修心,心是人的行為舉止等各種生命表現的根源。心善則行必善,心惡則行必惡。修心才能從根本上改變人的命運中不好的一切。

平天下含義

正確註解:就是天下太平。

5樓:哥依然是帥

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

我們大家都知道,過去儒家教育講「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實際上就是「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個意思是什麼?我們做人首先要把人做好。

做人做好靠的是什麼?靠的是自己的心要正。心正,這個人美德明白於天下。

整頓好自己的人,才能整頓好自己的國家。整頓好自己的家,再整頓好自己的家人,那麼自我修養很重要,所以要端正思想,自我完善。

我們不管做事做人,講到底就是我們經常講的一句話:要懂得不管你在世界上做什麼事情,心要平、意要正。要懂得心平,氣才能靜;心不平,人的氣就不靜,很多人經常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很多人經常做錯很多事情。

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要有很好的修養。不管你做什麼事情,一切從你的心開始,要正心,就是你明白自己的心要幹什麼,你的心才會正。比方說,我們每天要懂得跟自己的心一直在打交道,不是錢財。

跟心打交道,其實講到底就是你在找尋一種感覺。你的錢財有多少,也是你的感覺;你的物質得到了和失去,也是你的感覺;事業的成與敗,還是你的感覺。所以物質在你的手裡是臨時的擁有,你擁有的物質只是你的心認可。

你說「我有這個東西在心裡」,但是很多人忘記了這個東西的存在,你說你還有嗎?所以我們開心也是心理活動,傷心也是心理活動,有時候用心來使自己滿足,你就不會嫌棄人間的一切。要認知自己的心,認清自己的心,因為心和你所接觸的五欲六塵有關係。

心不動,一切都是原樣;心一動,你的人就會動。

我們每天用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界,使自己心中產生了分別心、執著心,而這些分別、執著就是你的心中已經形成一個相了。大家想一想:我們過去得到了多少,失去了多少;我們擁有了多少,後來又沒有了多少;我們成功了多少,後來失敗了多少。

我們一個人的好和壞,善和惡,福和禍,大與小,黑與白,長與短,其實都是心裡想象出來的一種心相,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如果你死抓住不放,就叫「著相」;如果你能放下這些感覺,你就脫離了「眾生相」;如果你什麼事情都不把「我」放在前面,那你就是「無我相」。

我們做人,很多人一輩子把煩惱都寫在了臉上,他們過得非常難受,庸庸碌碌的。為什麼很多大人的臉不好看?因為整天板著臉。

小孩的臉為什麼好看?因為天真。所以想要讓自己變得更美,先要從內心將煩惱去除——用一個方法,那就是自己要懂得心相,你就能去除我相,知道心和相的關係,你就可以放下。

其實,我們人一輩子就是個心的安慰,很多人很苦,就是心得不到安慰。實際上,人不需要太多的東西,而真正需要的是心,治理心就是治理了你的家。所以,學佛、做人就是要從正心開始。

心好了,家庭就好了;家庭好了,社會就好了;社會好了,國家就好了;國家好了,世界才會平安太平。要懂得這個道理,就是無論如何要學會端正自己的思維。我們的心為什麼會得不到滿足、空虛呢?

因為我們找不到自己的感覺。因為人是快樂的少,痛苦的多,所以怎麼都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感覺,就開始慢慢地失去了安樂心和知足心,住得再好也感覺自己環境不好,心中壓抑;生活得再好,還是覺得不滿足。

我們人從生到死,每天不間斷地產生各種各樣的相,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一個境轉到另一個境,人的心沒有一時一刻的清淨。人的心不清淨,你的相就會不乾淨,你就會著相。所以要懂得這些道理,不管在人間碰到多少煩惱,要懂得心不轉,境轉而心不轉,你才不會給自己製造各種各樣的慾望。

所以不管別人怎樣,你自己管好自己,因為我們是受過佛陀教育的人,因為我們是真正地符合宇宙執行規律的人,因為我們懂得什麼是正、什麼是邪。我們每個人要按照這個真理去認真實行,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所以倫理道德、觀念的培養,實際上就是要大家懂得佛法界中常講的「心」和「相」。

----恭錄:白話佛 法  心正是根 離相為要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什麼意思

6樓:說太多不如沉黙

意思如下:

事物的原理一一推究明白,然後才會擁有淵

博的知識,徹底瞭解事物。擁有淵博的知識,徹底瞭解事物,然後意念才會誠實。意念誠實,內心才會端正而無邪念。

內心端正,然後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自身的品德提高了,家庭才會整頓好。家庭整頓好了,然後國家才會治理好。

國家治理好了,推而廣之,然後才能使天下太平。這是從一個人內在的德智修養,到外發的事業完成,構成一貫不斷開展的過程。

出處:儒家的著作《大學》

部分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釋義: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穫。

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總結:《大學》是儒家思想經典很重要的一部分,大學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一個人內在的德智修養,到外發的事業完成,構成一貫不斷開展的過程。

以修身為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即其內在的德智修養,就是大學三綱領中「明明德」的功夫。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 事物原理,掌握事物本源,意念誠實,端正心意。格物,就是要求人們親歷其事,親操其物,即物窮理,增長見識。致知,就是求為真知。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誠意,就是要意念誠實。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種不安的情緒,不為物慾所蔽,保持心靈的安靜。出自曾子 禮記 大學 原文選段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

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格物致知 現代漢語詞典 解釋為 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格物致知 一詞出自 大學 格,至也。物,猶事也。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這是朱子對 格物致知 最概括 精確的表述。推極吾之知識,欲其...

《大學》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之」中的「格物」和「物格

格物的意思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認識世間萬物。物格的意思是事理得到窮究。原句的意思是 事理後才能獲得正確認識,認識正確後才能意念真城。原句出自於春秋曾子的 大學 大學 原文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