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學中的格物致知如何理解

2021-05-30 08:29:47 字數 2660 閱讀 9767

1樓:匿名使用者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源於《禮記

2樓:匿名使用者

「格物」意為推敲事物,「致知」是說得到答案,總的來說就是「推敲事物後得到答案」也就是建議我們要有敢於探索,敢於實踐的精神。

3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講:瞭解事物本質

格物窮理裡的「格」是什麼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研究,求知的意思

這個意思可能是從"尋找道路(或各,注意這些字的聲旁,"各"有可能是詞根,在甲骨文裡"各"是"來,到"之意.),或者在尋找的路上"引申出來的探索之意.

格物,就是探求事物蘊含的真理,至於盯著竹子在那各種腦補,這種研究方式,仁者見仁,智者見者吧,我覺的是種2b的行為.

5樓:樂歪歪的泡泡

研究,倒騰,追求達到對事物的本質的理解。也可以解釋為通過對一般事物的研究找到天地執行的規律,即自然法則。這是宋明理學對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進一步發展。

「格物致知」思想是一種靜態的,孤立的,唯心的方**。強調對「物」的徹底追究,但所得卻來自於內心的頓悟。這主要是因為理學家們「格物」的目的不是要真正瞭解事物的自然屬性而是要從自然中找到一種與儒學基本道德基礎相吻合的自然規律,以期將自然與社會合二為一。

但是因為「格物致知」的探求方式是靜態和孤立的,不能運用聯絡與發展的觀點進行合理的研究,所以,實際上,理學家是找不到這種「自然法則」的。那麼,他們只能依靠自身的頓悟,即求之於內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只必然導致唯心主義。

「格」的方式一般是觀察,當然這實際上是很荒謬的,王陽明看了好幾天的竹子也得不出個結論來。

6樓:匿名使用者

格應該就是研究吧。反覆觀察反覆思索。

可以看看王守仁同志的經歷

格物窮理是程朱理學提出的理論。具體怎麼格不大清楚。大概是說宇宙萬物都是有理的。人啊貓啊狗啊。竹子啊都有理。格出來就可以了

。天理麼。這個幾千年來都沒有個統一的答案。不過大家都認為那是通曉宇宙奧祕的唯一密碼。也就是道

胡說八道。拋磚引玉。坐等樓下專家來。

7樓:我是陳寅恪

弄清這個問題,首先要弄理解「格

物致知」這個使用更廣泛的概念!「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學的一個核心思想。

格物致知:謂研究事物原理而獲得知識。為中國古代認識論的重要命題之 一。

語出《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鄭玄注:

「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此致或為至。」

《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格物致知」一詞出自《大學》。格,至也。物,猶事也。

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這是朱子對「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確的表述。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對於朱熹的的解釋,我們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窮理,凡事都要弄個明白,探個究竟;致知,即做個真正的明白人,為人行事決不湖塗

詞 目 格物致知

發 音 gé wù zhì zhī

釋 義 格:推究;致:求得。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出 處 《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其次說「守仁格竹」,王守仁(王陽明)明朝中期人,開始信奉程朱理學,於是對著家門口的竹子,想「格物致知」獲得事理,7天不吃不喝,什麼理也沒格出來,反倒病倒了,於是開始懷疑程朱理學,後終於提出「心即是理」「心外無理」「理在心中」等觀點。

8樓:朱秦文湘

程朱理學:提出以理為核心的學說。

理有三層含義:1.萬物的本源,執行原則。2.儒家倫理道德 3.人性獲得理的方法:格物致知。就是研究萬物去獲得理。也就是說理在萬物之中。

於是王守仁為了獲得理(不獲得就沒有人性,沒有道德,不明白萬物執行原則),就去研究竹子,結果七天七夜,沒研究出來還生了病。但病好後,他卻成為一代宗師,因為他提出理在心中,不需要研究萬物只需要內心反省,坐在家裡就行,這就是獲得理的新方法--發明本心。

不管是程朱理學還是陸王心學都把人性等同於倫理道德,讓大家去追求儒家的三綱五常的思想,然後約束人們的思想。所以理學被統治者確立為主流思想。

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和我交流。

9樓:匿名使用者

格:推究(包括研究和推理)

他們格的是天理與人道 包括天地之間的執行與法則、人生的道理與意義等等 只要是有哲理的東西都可以格 比如厚黑學、生存哲學、學問與真理等等

我剛才查了一下守仁格竹 說王守仁坐著觀察竹子很久 結果啥也沒格出來 這說明1、王守仁的格是坐在竹子旁邊觀察 2、王守仁沒有通過觀察竹子體悟到所謂的天理 所以王守仁格竹失敗了 3、王守仁格竹無有所得還累病了 但病了之後他又想通了一些問題 所以我覺得又可以認為王守仁格竹成功了

我的結論就是:1、格什麼、怎麼格每個人都不盡相同 能否有所得也不一定

2、王守仁格竹雖然沒體悟到天理 卻想到了一些別的哲學 也算是偶有所得

3、格是一種方式 也是一種態度 物件與方式不重要 成功與失敗也不重要 只要能夠有所得 就此格不虛 畢竟被蘋果砸出萬有引力定律的只有牛頓一個人

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格物致知 現代漢語詞典 解釋為 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格物致知 一詞出自 大學 格,至也。物,猶事也。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這是朱子對 格物致知 最概括 精確的表述。推極吾之知識,欲其...

參考《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和《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兩篇文章,給老師提幾條建?急急急急急

1 學校不該把老師逼的太緊.工資不應該跟成績掛鉤.2 老師不應該把脾氣撒在學生身上.現在的老師是一種特殊的服務行業.3 尤其是小學和初中的老師,很多人一生的人生觀都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所以你們應當儘量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拿出人文關懷.為學生做出正確的榜樣.在心情不好時,應當休假.成功的喜劇演員無論心...

管理學基礎如何理解管理的內涵,如何理解管理的內涵

管理抄是管理者為有效地達到組bai織目標,對組du織資源和組織活動有意識 有zhi組織 不斷地進行協調 dao活動。它包括以下幾層意思 1 管理是一種有意識,有組織的群體活動。2 管理是一個動態的協調過程,主要協調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和利益關係,它貫穿於整個管理過程的始終。3 管理是圍繞著某一共同目標進...